守護“腕上安全”,兒童智能手錶前路在哪兒

一面方便聯絡,一面存在安全性等隱憂,兒童智能手錶發展站在“岔路口”。

近日,北京市教委官方微信公衆號“首都教育”發文稱,近年來,兒童智能手錶在發展中伴隨的隱患備受關注。回答問題離譜、播放不適宜未成年人觀看的內容、誘導學生充值遊戲……在學生中越來越普及的兒童智能手錶,頻頻爆出問題,令家長擔憂。對此,北京市教委呼籲,要多方合力守護兒童“腕上安全”。

就當下的技術而言,兒童智能手錶是否真正“智能”仍被畫上了問號,守護兒童“腕上安全”刻不容緩。

兒童智能手錶幾乎成剛需

臨近一年一度的電商促銷大節“雙11”,兒童智能手錶銷售火爆。中國城市報記者發現,政府補貼家電範圍內,可以覆蓋部分兒童智能手錶,再加上平臺滿減與品牌折扣,消費者比平常購買要划算很多,價格在300多元到2000多元不等。

據介紹,不同價位的手錶在軟件系統上差異不大,主要是在硬件上有所區別,配置好的手錶可以導航、刷公交、門禁等,在定位上還可以精確到樓層。

中國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22—2027年中國兒童智能手錶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顯示,我國5歲至12歲兒童的人口規模達到1.7億。在這一年齡段的兒童中,智能手錶的普及率已經達到30%,這意味着平均每3個孩子中就有1個佩戴智能手錶。

在部分家長看來,給孩子配備一塊兒童智能手錶已是剛需。“考慮到確實需要掌握孩子的位置,又不想給他帶手機,我就給孩子買了一塊兒童手錶。”北京家長吳澗告訴中國城市報記者,自己孩子今年上小學二年級,班上的同學們幾乎人手一塊智能手錶。

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袁帥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類產品不僅具備實時定位、通話溝通等安全監護功能,還融入了學習輔導、娛樂互動等多元化應用,滿足了家長與孩子間的即時通訊需求,同時也豐富了孩子的課餘生活,因此廣受歡迎。”

兒童智能手錶產品力上升

卻屢屢“翻車”

激烈的市場競爭倒逼兒童智能手錶不斷迭代更新,商家對兒童智能手錶的功能進行過度開發,以高端化和差異化提高產品力,以至於大大超出需要,將其發展成“腕上手機”。兒童智能手錶的功能越來越複雜,這也令其社交和娛樂屬性被不斷放大。隨之而來的問題日益顯現,比如誘導遊戲消費、“涉黃涉暴”、泄漏定位、孩子視力下降、沉迷虛擬社交等。

黑貓投訴平臺上,有投訴者稱,兒童智能手錶上一款遊戲誘導孩子在未經家長允許的情況下充值了299元的會員。還有家長提出,兒童智能手錶功能過度開發易造成學生沉迷,比如紅包積分設置,讓不少學生熱衷於賺積分、搶紅包,極易上癮。

此前,“360兒童手錶智能回答毀三觀”話題曾衝上微博熱搜榜。有網友發佈視頻稱,向360智能兒童手錶提問“中國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嗎”時,手錶的回答中包含了“所有高科技都是西方人發明的”和“歷史是可以捏造的”等不當內容。

此外,孩子的地理位置、圖片視頻、通話錄音等隱私也面臨泄露風險。

智能兒童手錶迭代升級,本應更智能、更安全,爲何卻屢屢“翻車”?

中國金融智庫特邀研究院餘豐慧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採訪時分析:“一方面,市場上部分產品的質量參差不齊,一些廠商爲了降低成本,在軟件開發和內容審覈上投入不足,導致產品容易出現錯誤回答或顯示不當內容;另一方面,監管不夠嚴格,對於兒童使用的產品,特別是涉及隱私保護的,如果沒有嚴格的法律法規約束,很容易被不良商家鑽空子,利用孩子的天真無邪進行不當操作或誘導消費。”

360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周鴻禕也在視頻上熱搜的當晚在微博發文就360兒童手錶答疑時出現錯誤爭議言論道歉。周鴻禕稱,經過快速檢查,出現問題的這款手錶是2022年5月份的一箇舊版本,其中沒有裝入公司的大模型。它回答問題不是通過人工智能,而是通過抓取互聯網公開網站上的信息來回答問題。目前公司已經快速完成了整改,刪除了上述所有的有害信息,並正在將軟件升級到人工智能版本。

“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幻覺是每個產品都會存在的,只能不停地訓練和改進。”另有技術人員透露,現階段各家做的安全措施都差不多,只能通過人工校對,設置一些預警的關鍵詞等。

也有教育領域專業學者表示,部分兒童手錶頻頻出現“毀三觀”的答案,背後的原因更值得深思,折射出一些企業缺乏社會責任感,在研發產品時沒有從保護未成年人權益、呵護未成年人成長的角度去設計產品,導致產品在使用中出現各種問題。

誰來守護兒童“腕上安全”

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與應用,AI與智能手錶的結合帶給產品更多信息交互功能,對於兒童智能手機的信息內容安全提出更大挑戰。孩子是祖國未來的花朵,與其相關的問題不容忽視。

北京市教委官方微信公衆號“首都教育”在近日的發文中呼籲,要多方合力守護孩子的“腕上安全”。對於學校和家長而言,讓兒童形成正確的技術觀、良好的媒介使用習慣也尤爲重要。

“真正落實多方合力守護兒童‘腕上安全’,需要政府、企業、學校、家長等各方共同努力。”袁帥認爲,政府應加強對兒童智能手錶市場的監管,制定和完善相關技術安全標準,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爲的處罰力度,而企業應增強責任意識,提升產品安全性和內容審覈能力,確保智能手錶的合法合規運營。

其實,兒童智能手錶市場亂象已引起相關部門高度關注。今年3月起實施的《兒童智能手錶個人信息和權益保護指南》對於網絡信息內容安全提出明確要求,包括髮布和傳播安全、內容安全管理等,明確建立網絡信息內容監測和阻斷機制,營造有利於兒童健康成長的網絡空間等。

今年7月,中央網信辦啓動“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明確要求重點整治兒童智能設備。其中指出,兒童智能設備存在自帶APP包含可能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內容,以及以積分排行、功能解鎖、背景更新等爲名,誘導未成年人過度消費等問題。

科方得智庫研究負責人張新原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採訪時建議,學校和社區可以組織家長,舉行座談會、教育講座等活動,幫助家長了解兒童智能手錶的使用注意事項,合理引導孩子使用。同時,兒童智能手錶廠商應該加強對用戶數據的保護,確保用戶隱私不被泄露或濫用。

“隨着技術的進步和消費者需求的不斷提升,未來,兒童智能手錶將會更加註重安全性、實用性和教育性。”在餘豐慧看來,真正好的兒童智能手錶應該具備強大的定位功能,確保孩子的安全,同時,還有良好的通信質量,保障孩子與家人之間的順暢交流,更要有嚴格的內容過濾機制,避免不適宜的信息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並提供一定的學習輔助功能,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中國城市報記者 張亞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