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打造“行走的大思政金課”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尹希寧
“我們實地感受了革命先輩在艱苦環境下英勇不屈的抗戰精神。”走進雲嶺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北京大學“力行計劃”研究生暑期社會實踐安徽宣城服務團成員王智超感慨道。
今年暑期,首都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在“青春爲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主題下,依託“青年服務國家”工作品牌,立足首都特色和高質量發展需求,打造“8+4+X”社會實踐項目羣,引導首都青年學子紮根理論拓視野,重溫歷史樹情懷,深入基層接地氣,在親身參與中傳播新思想、感悟新時代。
作爲構建高校“大思政”體系、推動高校共青團工作高質量發展的重點任務,社會實踐如何在深化構建大思政工作格局中發揮獨特作用?
首都青年學子走進展館、深研資料、講解故事,從歷史視角觀察黨的理論創新進程,以歷史思維梳理高質量發展的生成脈絡,在實踐中傳承紅色基因,體悟理論創新的歷史邏輯。
今年暑期,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心,理工情——弘揚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志願宣講團”的學生謝楓苡和團隊成員“變身”講師,爲小學生講解《回到延安》情景課程。
在謝楓苡看來,同學們在情景演繹的創新形式中,更快實現了延安精神主旨要義入腦入心,宣講團成員們也以青春之力爲大中小學思政一體化建設貢獻了微薄之力。
此外,今年的首都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以區域化團建爲依託,將北京92所高校、16個區組成六個校地共建片區,全面加強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際合作,開展學生感興趣、行業有需求、學校有特色的實踐活動。
“農村廁所污水垃圾治理一直困擾我們,依託‘北京排水集團給排水工匠技師學院’平臺,聯合雄安北排公司,我們看到了破題的希望。”對於攻克農村廁所污水垃圾治理難題,北京農業職業學院“雄安新區白洋澱農村污水垃圾廁所一體化治理調研暑期社會實踐團”趙宇航信心滿滿。
走出校園,首都青年學子在暑期社會實踐中探索開展專業理論學習與專業實踐有機融合,實現社會實踐橫向融通專業理論教學體系,豐富“大思政課”內容供給、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中央美術學院陝北非遺追跡暑期社會實踐團深入榆林市及周邊各縣區,通過調研採風、藝術創作和展覽策劃,將綿延千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當代美術巧妙融合,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該團隊成員吳泓震介紹,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實踐團汲取當地非遺文化的精髓,創作出了一系列既富有地方特色又充滿時代精神的藝術作品,給非遺文化帶來新的生命力。
北京農學院“農”向未來,“槽”長鶯飛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團還前往北京市順義區北石槽鎮的田間地頭、涉農企業,在家庭農場製作了一系列教學視頻介紹不同蔬菜的生長週期和採摘技巧,科普蔬菜的科學培育和採摘知識。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系統工程上,也活躍着首都大學生的身影。北京信息科技大學“花園信鴿”下花園宣傳實踐團成員宋奕丹在張家口市下花園區走村莊、看項目、聽介紹,感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生動實踐和現實成效。“此次實踐讓我貼近社會現實、鍛鍊實踐能力、培養團隊精神並激發了我對社會問題和民生福祉的關注和思考。”宋奕丹說。
未來,北京共青團將持續以“青年服務國家”工作品牌爲牽引,進一步豐富首都大學生社會實踐服務平臺供給,打造一批體悟新時代、奮鬥新徵程、展現新作爲的精品項目,不斷健全完善服務首都青年學子實踐體系建設,動員首都青年師生在基層治理體系的親身參與和社會觀察中推動新時代首都高質量發展。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