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寺還是廟 到底那裡不一樣?

一般來說,除了「寺」是指佛教供奉佛陀與禮佛僧人所住之處外,由於東方佛儒道合一的傳統影響,廟、祠、觀、庵各有不同的主題。

寺:

相傳東漢明帝時,印度僧人以白馬馱經東來,最初住在洛陽鴻臚寺。後來鴻臚寺改建,取名白馬寺,漸漸演變以來,寺就成了僧人住所的通稱。

廟:

原本是古代供祭祀祖宗的地方,古有太廟、文廟、武廟、家廟等,後來廣泛應用於祭祀其他神祇的宗教建築,像是城隍廟、土地公廟、財神廟等。

宮:

原指帝王居所,傳統上只有主神神格爲帝后或王爺級的寺廟纔會稱宮,如天后宮、鎮瀾宮、行天宮等。

祠:

這是專指祭祀自家祖宗或英烈先賢等等的建築,如姓氏宗祠、忠烈祠、褒忠祠等。

觀:

通稱道觀,原指宮殿的高大門闕,後來演變爲道教崇祀的所在。道觀原本只作爲道士修真養靜的場地,也是維持道門法統的道場。大多數道觀內,都修建了數量不等的多座殿堂,以供奉各路道教神仙。

庵:

本來是指結草爲屋,後用來指僧尼供佛禮佛的小寺廟,再演變爲佛教女子出家行佛事的專用建築,像是尼姑庵、水月庵。

雖然各個建築的名稱不盡相同,但只要虔誠禮佛敬神、敬天謝地的情懷不減,凡事行正坐端,凡人想要遠災納福的心願,不論到哪祈福,都會心想事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