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培 先考取教師再培訓

日前聯合報大篇幅討論臺灣的師資培育制度,真的很用心,我們更應該慶幸,終於有媒體關注到這個議題。這個問題和師資培育法當然有關,和市場經濟更是息息相關。其實有不少國家都出現了師資培育供需不平衡、學校找不到優良師資的問題。現在問題已經浮現,而且越來越嚴重,我們必須謹慎面對並且思考解決之道。

師資培育可以朝以下方向修正:

一、讓師範院校往綜合大學方向發展。師範院校不再畫地自限,可和其他大學一樣,培養國家需要的各類人才,只保留教育學院,負責教育研究、教育科目教學和教育實習即可。基本上歐美國家都已朝上述方向修正,並且在校名拿掉「師範」兩字,臺灣現有的師範大學已逐步轉型爲綜合大學,現有的幾所教育大學也應研究與普通大學或科技大學進行整並,重新盤整規畫。

二、先考取教師職位,再培訓。目前由於少子化的關係,各級學校紛紛減班或關閉。師範院校學生苦於要不要修教育學程、要不要去實習、要不要參加教師資格考試而煩惱。因爲忙了半天,最後還是找不到正式的教師職缺,一直在各地流浪也不是辦法,到頭來一場空。此時發現不對,再回頭已百年身,很難再和其他大學科系的學生在業界競爭。不如先讓年輕學子在大學畢業之後先謀得職位(考上的人一定確保有教師職缺),再安心去教育學院修習教育科目,然後安排實習之後再上崗。

三、難以覓得的特殊類科人才教師,應該適度給予津貼。理工、科技類教師待遇不如業界,美國曾經實施給予較高報酬的待遇。有人認爲要同工同酬,其實必要時期應該採取必要的手段。再說何謂同工同酬,如何理清?

四、目前有很多人在學校現場擔任代理教師,其中不乏學歷相當優秀且熱中於工作的好老師。教育部似乎可以透過一定正當程序的篩選流程,選出一批適合的人選,經過培訓後給予教師資格,讓其繼續爲教育貢獻心力,以彌補人力不足的窘境,這總比找不到老師好得太多了!

五、改善教師工作環境和教師待遇。目前在校園內當老師,勞心勞力又不安全,動輒得咎,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動不動就面臨校事會議、面臨上級調查,老師身心俱疲卻沒人支持,不如歸去。這也是留不住老師的重要因素之一。政府應該持續改善教師工作環境和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