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疫後條例過關 政府暗槓450億(李晴果)
行政院21日三讀通過《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示意圖,中時資料照)
在民衆的引頸期盼下,立法院院會終於在21日三讀通過《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以下簡稱《疫後條例》),也就是人們所熟知的「普發現金條例」,每人可發6000元。
這項條例看似政府大方發錢,然而其中卻仍有些值得深究之處。首先當然是發放金額的問題,在野黨所提的版本是每人普發1萬元,但遭到否決。依財政部今年最新發布的稅收統計,2022年稅收超徵高達4950億元,創下歷史最高紀錄。依此金額,蔡政府完全有能力可以普發1萬元。何況自民進黨政府執政以來,除了2020年之外,幾乎每一年都出現稅收超徵,且超徵金額都超過千億元,累計超徵稅收已逾1.5兆元,但之前因輿論未重視,政府也打馬虎眼,從來沒有清楚說明那麼一大筆錢要怎麼用,顯然政府是「暗槓」了不少。
今年既然如前行政院長蘇貞昌所說的,要以發現金的方式讓全民共享經濟果實,那就要補上前幾年該普發而未發的金額纔對吧!如此一來,每人發1萬元並不爲過。然而,超收了1.5兆元只分給每個國民6000元,這個政府實在是吝嗇到有剩了。
其次,根據《疫後條例》,這次規範超徵稅收用於普發現金、挹注健保基金、擴大公共運輸補貼等10類項目的金額以3800億元爲限。這讓人好奇,政府的超徵金額明明高達4950億元,依規定要補貼地方700億元,那麼,剩下的450億元去哪裡了?這項條例完全沒有交待,蔡政府也未明說,是預備拿來當作中央的私房錢嗎?450億元憑空消失,茲事體大,民衆可別因爲可以拿個6000元就覺得無所謂了。
在野黨民代更是應該繼續追究其他隱藏的錢何在?前幾年超徵的稅收是怎麼用的,也應該要一併瞭解。蔡政府的習性是你不問他就不講,跟全民打模糊仗,唏哩呼嚕之間不知是不是有國庫通黨庫的疑慮?全民要好好提防。
政府估計民衆應該在4月分可以領到這筆錢。去年12月確定超徵額、今年2月通過相關條例,然後要等到4月才分錢,明明用ATM就可以領了,爲什麼要等那麼久?這個政府不是效率太差,就是很會算計,多留一個月就可多收近80億元的利息,難怪政府就想把錢兜在懷裡揣久一點。
《疫後條例》自公佈日施行至2025年12月31日止,也就是還有超過2年半的時間。爲什麼需要這麼長的執行期?按規畫,普發現金今年4月完成,其他如對臺電和勞保的補貼都是在補過去年度的虧損和差額,所以應該也是今年度即可完成,何須跨到明年之後?莫非與2024年的大選民進黨需要大量資金,以及2025年非核家園可能因爲電力供應造成的問題有賴補貼,所以才大幅拉長適用期間嗎?立委最好深入瞭解。
超徵稅收本來並不是什麼政績,而是顯示政府規畫能力不足,如今累積了這麼多錢,政府使用時又有那麼多「眉角」,讓人感覺這個政府不但小氣,而且還很不老實。
(作者爲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