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新臺灣模式 飛蛾撲火(邱淑媞)

圖爲化學兵在路上消毒的畫面。(本報系資料照)

其實,誰不想過正常生活?問題是,在3月終於再度多日本土案例掛零、百業正要復甦、社交可望正常化、也能減少戴口罩的好光景之下,不正是絕大多數民衆都在過正常生活?如果想讓國際商務也正常化,那麼,有沒有更合適的開放時機或方法,例如入境對象開放但維持檢疫標準,或先讓大家喘息一段時間,等國際疫情趨緩、風雨變小再開放?不然也該先有更周延的應變整備、更科學的決策分析再開放。瘟疫肆虐,能算哪門子的正常? 必然又重創經濟。

Omicron並不輕微,在很多國家造成比Delta更高的新冠傷亡。有些國家刻意壓低新冠死亡數字,但總死因的超額死亡卻仍是大幅且長時間上升,並沒有比Delta遜色多少。羣體免疫並不存在:英國人95%有免疫力、超過90%的長者打了第3劑,一樣死傷慘重,並且正歷經第二波傷亡。兒童染病比前幾波更嚴重,有腦部病變、多重器官系統發炎,且恐留下新冠後遺症。

各國與病毒交戰的減災心得是:一、疫苗打底減重症:高齡者第3劑接種率越高越好,最好95%以上,6~11歲開放施打。二、檢驗量能是重中之重,校園、職場與健康照護場所必須規律做檢驗,以減少爆發羣聚之風險。三、做好空氣傳播防護,必須戴更高品質的口罩(N95或雙層口罩),加強通風,在人羣雜處之處增設HEPA空氣清淨機;若必須脫下口罩時,最好在有做社交泡泡的場所或戶外(例如在戶外通風處用午餐)。四、備足抗病毒藥物,強化基層醫療防線。

當疫調已無法進行,就必須有普及而便利的檢驗。檢驗頻率與降低羣聚之效果呈正相關;每天驗可達最佳效果。普及檢驗是及早發現的關鍵,也纔可能在黃金時間(發病5天內)及早開始使用抗病毒藥物,減少重症。

在各國自身情境下,重症數與死亡數是與其總體感染數相依;不希望重症數衝太快、衝太多,則必須搭配動態的公共衛生措施,例如鼓勵遠距上班、遠距上課,在疫情升高時減少餐廳內用人數、限制大型活動等。若堅持正常生活,疫情就會斷崖式加速失控。

醫療崩潰並非疫情失控主因,而是疫情失控的下場。Omicron時代的醫療崩潰,與醫師們傳統的想像不一樣,並非來自收治確診病人,而是來自社區疫情,經由工作人員或探病者傳入醫院與機構。醫院可以拒絕家屬探視,卻不能沒有醫護上班。社區疫情越嚴重,醫護越容易在社區遭感染,透過照護病人、與同事吃飯、開會,成爲走動式傳染源,造成大量醫護被隔離,癱瘓醫療人力;更糟的是,院內都是高風險者,一旦感染,死亡率非常高。這就是我所稱的「病毒攻入心臟」,也纔是全球Omicron下醫療崩潰的真相。

醫師們高喊保留醫療量能之際,卻沒有建議政府擴充緊急隔離處所、沒有要求提高防疫作爲,反而是叫政治人物把病人推回家裡、感染家屬,甚至高喊與病毒共存,這反而是加速社區疫情失控,增加醫院淪陷風險;而且,隨染疫人數上衝,重症數也竄升,再多加護病房也不夠用,完全是緣木求魚。

而不負責任的政治人物,自去年讓許多病人慘死於飯店,如今侈談開放多時,仍沒有備妥緊急隔離資源,才每日300多例就高喊居家照護,要人民一人感染、全家遭殃,既沒有給N95,也沒有教導使用HEPA、住在有窗的房間,根本是增加家庭悲劇。試想:當有人遭家人感染傷亡,活着的人會有多麼自責、難受!

種種跡象很清楚顯示,不論是中央的民進黨,或地方的新北市政府,在決定開放或「與病毒共存」之前,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決定、防疫負擔與社會負擔會高到什麼程度,好像以爲真的是放假、什麼都不做,風雨就會過去。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沒有準備,等人死了,互推責任,有用嗎?人死,還能復生嗎?商家倒閉了,損失的財產回得來嗎?

去年,雙北靠「逆時中」,讓疫情重新歸零,但,5至11月的疫情釀成830人死亡,不僅致死率高達5.7%,爲全球同期之3倍,更可怕的是,5至7月臺灣的總死因死亡數有驚人的超額,6月的超額死亡達到無疫情時的15.29%,而2021年5~7月總死亡數比2020年同期高出5572人(13.4%)。

人禍未遠,今年又搞出防疫「新臺灣模式」,綠營的高雄、屏東、桃園首長,紛紛「逆貞昌」求生,倒是已有去年傷亡經驗的新北,反而要跑前鋒,迫不及待與病毒共存,人民怎能不被火紋身?

(作者爲健康永續教育基金會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