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馬訪陸 吹和風(白德華)

南京中山陵國父祭壇內保留中國國民黨的黨徽。(王爵𬀩攝)

前總統馬英九計劃3月27日至4月7日首訪大陸,這是兩岸分治74年以來,首位踏上大陸的中華民國卸任總統。從透露的行程來看,馬英九將前往南京、武漢、長沙、重慶及上海5城市,不含北京,大大降低了此行政治的氛圍,但按大陸習慣,和涉臺高層如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國臺辦主任宋濤會見勢所難免,一方面給今年兩岸「大交流」帶來一次高潮,另方面也是爲兩岸和平再吹東風,訪問效應欲小不易。

馬英九基金會已將這次訪陸定調爲「家事與青年」兩層次,前者主要藉中國人傳統的掃墓時節前往祭祖,另外就是再推一把兩岸青年交流。從行程安排可見,作爲中華民國首次赴陸的卸任總統,南京中山陵是外界觀察的主要重點。

南京中山陵是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的「衣冠冢」所在,也是兩岸最具「臍帶效應」的場域。2008年馬當選總統後,兩岸交流逐步踏入「深水區」,「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也成爲大陸須面對的問題。無疑,2014年2月時任陸委會主委王鬱琦參訪中山陵,是一次兩岸最接近核心議題的有益嘗試。

王鬱琦是在2月12日抵達中山陵向國父陵寢獻花致敬,當時王鬱琦在祭文中以「民國」紀年提出「中華民國」國號,祭獻花圈以「大陸委員會主委」落款,將三民主義與「九二共識」並陳,直稱「國父倡議的三民主義、五權憲法,在臺灣已具體實踐」,最後向陸喊話「正視兩岸現實」。這一嘗試在2015年11月7日新加坡舉行的「馬習會」達到高潮,馬英九在閉門會議向習近平提出「一箇中國,各自表述」,某方面看也是實現臺灣要求的「平等、尊嚴、對等」的兩岸對話。

馬英九此行訪陸的政治意涵尚難與2005年時任國民黨主席連戰訪陸相較。當年陳水扁第二任期形格勢禁,中共總書記胡錦濤高調會見連戰,雙方發表「五項願景」聲明,對兩岸帶來震撼,也反映了當年民意的鐘擺效應。雖然去年九合一選舉民進黨慘敗,但至今未見藍營具翻轉形勢的堅強韌性,加上馬性格保守,恐亦難帶起風雲效果。

不過作爲卸任總統首訪,中共涉臺高層的重視可以預期,預料政協主席王滬寧及國臺辦主任宋濤都將會見;對話也必圍繞兩岸和平及「大交流」,特別是以青年學子交流爲主軸,或許大陸會利用時機再放利多也說不定。

馬訪陸之際,正值蔡英文訪中美洲並過境美國。令人聯想的畫面是,一方卸任總統訪陸,從「九二共識」談「中華民國」各表;另一方現任總統訪美,不談「中華民國」,卻大談「臺灣」;前後任總統在中美「各自表述臺灣」何等有趣!但這卻反映了臺灣夾縫中求生存的現實困境。臺灣能否擺脫此等困境,2024又將是臺灣人民抉擇的時刻了。

(作者爲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