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閱讀日 百條路徑走讀臺灣

國立臺灣博物館長洪世佑(左起)、國立臺灣美術館長樑永斐、總策展人李明璁、文化部長李永得、《紙上明治村》作者凌宗魁及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共同見證2022走讀臺灣啓動。(文化部提供)

配合423世界閱讀日,文化部亦宣告推動「2022走讀臺灣」活動,由文化部所屬館所與民間書店共同響應,在全臺舉辦超過百條走讀路徑,文化部長李永得期盼「讓閱讀成爲生活的日常」,透過走讀打造跨領域的閱讀風氣。

李永得指出,這2年人類經歷了疫情,今年又發生俄烏戰爭,自己對〈書比槍炮要強大〉這篇文章中所提到「書是思想交流的媒介,是靈魂對話的場所」尤其有感,希望藉着閱讀能促進不同族羣、地域的理解,使得戰爭、侵略的發生減少。他指出,書最重要的角色就是自由,「有自由的出版、自由的閱讀、自由的選擇,纔能有真正的交流對話」。

策展人李明璁表示,「走」和「讀」看起來是兩回事,但是爲一體的兩面,如法國詩人韓波的詩句「生活在他方」,藉着閱讀能想像生活各種不同的可能性,當生活可以在他方,旅行也可以發生在自己的周遭,他認爲走讀的精神在於不斷地探索、出走與返回,不斷地充電。

今年的走讀臺灣以「走讀自由島,多元新視界」爲題,文化部表示,此計劃自2019年起迄今累積超過300條路徑,挖掘許多文本與地景,今年文化部17個附屬館所的走讀活動,將融合閩南語、原住民族語、馬祖語及手語等國家語言,包羅文學、音樂、建築、工藝、在地民俗、漫畫等多元主題。

陸續舉辦的走讀活動,包括5月即開放報名的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辦理「從北門到松山─臺北鐵道探源走讀」以臺北機廠爲核心,介紹臺北市的鐵道紋理及近代產業發展史等活動。另有線上走讀透過今昔照片及文本選句,用不同的角度走讀臺北車站、中華商場等地。此外,2022臺北國際書展的「城市在閱讀」活動也同步串聯起跑,將陸續於全臺藝文館所、獨立書店舉辦展覽、讀書會、閱讀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