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土壤日:一起關注全國土壤“大摸底”

新華社北京12月5日電 題:世界土壤日:一起關注全國土壤“大摸底”

新華社記者古一平

今年12月5日是第十一個世界土壤日,主題是“促進土壤養護:測量、監測、管理”。記者從農業農村部瞭解到,我國對土壤的最新一次“大摸底”——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取得階段性進展。

準確的土壤數據和信息對於掌握土壤性狀、促進可持續土壤管理、保障糧食安全十分重要。

土壤普查是對土壤形成條件、土壤類型、土壤質量、土壤利用及其潛力的調查。全國土壤普查已開展過兩次,第一次於1958年至1960年開展,重點圍繞摸清耕地土壤資源分佈和農民改土用土的經驗來開展。第二次於1979年至1984年開展,查清了當時我國土壤資源的類型、數量、分佈等基本性狀,重點關注土壤肥力。

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於2022年正式啓動,計劃用4年時間,重點對耕地、園地、林地、草地等農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土壤開展一次“全面體檢”。

這次普查都查些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員張佳寶在5日農業農村部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介紹:

——查性狀,除了摸清土壤物理性狀、化學性狀,包括土壤質地、有機質、酸鹼度和養分元素等以外,還要調查全國典型土壤的生物性狀。例如,土壤過酸或者過鹼,植物就長不好;土壤中蚯蚓比較多,土壤就比較肥沃。通過查清這些性狀,瞭解土壤資源,有助於因地制宜地保護和利用。

——查類型,在1米深的土體當中調查不同深度土壤層次的性狀特徵,辨別其類型。比如,黃淮海平原有一種土壤是上砂下黏的,這類土壤保水保肥,穩產高產,羣衆叫它“蒙金土”;而山地丘陵的土壤不同程度地存在土層淺薄、土壤礫石含量高,容易漏水漏肥,這類土壤生產性能低,改良難度大。

——查利用,充分掌握土壤現在的利用狀況,包括耕地周邊自然條件、農田基礎設施狀況、種植作物種類、化肥農藥投入等,這些因素對土壤質量變化有特別影響。通過對比不同利用模式下土壤性狀的變化,篩選出高質高效的投入產出模式,進一步提高農產品質量和競爭力。

據瞭解,爲完成如此規模的土壤普查工作,農業農村部會同有關部門組織3萬多家單位40多萬名普查工作者,深入2860個縣採集樣點287.2萬個,採集樣品311萬份……

信息化時代的土壤三普,範圍更大,內容更豐富,要求更高、更科學。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所長吳文斌介紹,土壤普查不是對地表的每一寸土壤都進行調查,而是用一個採樣點的土壤性狀來代表類似的一片區域。前兩次普查,受限於當時的技術條件,主要靠專家經驗找點,而這次土壤三普是在充分繼承歷史普查成果的基礎上,在國家層面統一構建集土壤類型、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現狀等於一體的電子化工作底圖,結合土壤空間分佈規律,在底圖上精準佈設樣點,經各省份校覈認定後,最終完成全部樣點佈設。

在普查技術方面,這次普查的全過程、各環節充分利用了地理信息系統、遙感、全球定位系統、移動互聯、雲計算、智能終端、現代測試化驗、數字土壤製圖等技術,全面提升普查工作的協同性、高效性、可控性,做到全國一盤棋,實現查得準、查得快。

土壤是自然的承載者,是人類福祉的重要貢獻者。在世界土壤日,讓我們一起關注土壤、愛護土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