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青年科學家聯合會,落戶溫州!

11月17日,2024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以下稱青科會)全體大會在溫州召開,來自71個國家和地區以及63個國際科技組織的近800名科學家、企業家、教育家和青年科技人才代表參會,共話青年成長,共敘合作友誼。

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在致辭中表示,當前,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浪潮不斷加速科研範式的深刻變革,也讓青年能夠更加廣泛、深入、便捷地獲取知識和信息,這使得青年科學家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傳承創新,更好地實現跨越和突破,“希望青年朋友們不斷開闢新領域、新賽道、新賽場”。

浙江省副省長、溫州市委書記張振豐表示,青科會以聚焦“匯聚天下英才、共創美好未來”爲主題,連結100多個國家、國際科技組織的全球“朋友圈”,獲批世界青年科學家聯合會,發出青年科學家共識等“中國聲音”,凝聚起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的智慧和力量。

“辦好一個會提升一座城”。張振豐表示,溫州將高質量構建“5+5”現代產業體系,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加速佈局,打造全球青年人近悅遠來的嚮往之地!

世界青年科學家聯合會落戶溫州

青科會是中國科協與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發起、聯合主辦的面向全球青年高層次人才的峰會,自2019年開始已成功舉辦至第六屆,已成爲科技領域的重要國際盛會之一,也成爲我國青年科技外交的重要品牌。

全體大會上,世界青年科學家聯合會正式宣佈成立,業務總部落戶溫州。作爲由國際、區域或國家科學技術組織、高等院校、專業機構或組織等自願結成的青年科技組織,聯合會致力於搭建世界各國青年科學家交流互鑑平臺。據悉,聯合會將通過跨學科和跨地域的協作,支持青年科學家之間的知識交流和文化互鑑,開拓科學在全球議題中的應用潛力。

“聯合會將爲世界青年科學家提供施展抱負、造就夢想的廣闊舞臺和深化合作、共促發展的重要平臺。”萬鋼說。

青年科技人才在成長過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煩惱”,包括資歷淺、資源少,組建團隊難度大、上升通道窄等。“關心、愛護、支持青年科學家是我們共同的責任。”萬鋼這樣解釋依託青科會平臺發起設立世界青年科學家聯合會的初衷。

全體大會上同時揭曉第十八屆中國青年科技獎和2024“可持續發展青年科學家獎”。其中,“可持續發展青年科學家獎”由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教授Guihua Yu(餘桂華)、英國諾丁漢大學教授Simon Gosling(西蒙·高斯林)、法國蒙彼利埃大學教授Damien Voiry(達米安·沃伊雷)、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Shaojun Guo(郭少軍)獲得。

達米安·沃伊雷主要研究提升低維材料在水和二氧化碳電解以及水淨化技術中的精確控制,這些技術有助於構建一個更加可持續和有韌性的未來。他表示:“青科會讓我相信,通過共同努力,可以對人類和地球產生深遠影響。”

撬動溫州創新發展的歷史性躍升

本屆青科會在主會期期間,還舉辦國際科技組織合作交流論壇、新能源技術論壇、大健康論壇、量子信息技術論壇等13個重要論壇及閉幕式活動,並首次推出了“萬有引力π”展示交流活動、“科學之光”火炬傳遞活動,以青年的方式講述科學的時代故事,營造“青年因科學而團聚”的社會氛圍。

其中,“萬有引力π”展示交流活動設置了展示區、研討區、社交區、公衆開放區等四大展示區域,既有前沿的黑科技產品,又有奇妙的科學藝術市集,掀起科學狂歡派對,意在像“萬有引力”一樣將年輕的頭腦“吸引”過來,一起探索與“π”一樣無窮的科學世界。

每年的青科會,都有大批海內外院士和青年科學家蜂擁而至,溫州則以會聚才,以才興業。

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卓敏已是第三次來溫州參加青科會,這次他和團隊還兼具着一個任務,爲永展控股擬設的上市公司總部尋求投資等方面的支持,同時尋找合作伙伴共同開拓國內外市場,“公司目標是2025年在香港上市”。

卓敏並不認爲自己是個商人。“我們做研究是爲了治病,我應該叫科學轉化家,而不是科學商人。”在卓敏看來,轉化應交由專業團隊,但科學家應與各方充分交流,這樣科學成果才能轉化,“如果光在實驗室,熱衷於發表文章,那是沒辦法轉化的”。

招攬一位頂尖人才、帶來一個頂尖團隊、催生一個新興產業。在2024青科會大健康論壇現場,溫州啓動建設“FGF(生長因子)之城”,依託溫州醫科大學科研團隊,計劃打造我國乃至全球生長因子研究和產業化的高地。

李校堃,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溫州醫科大學校長。2005年作爲高端人才引進溫州,隨同他來的包括其十來人的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研究團隊。近20年來,李校堃團隊生長因子成藥用於戰創傷、燒燙傷和糖尿病等難愈性潰瘍的治療,目前已經應用於全國7500餘家醫院,受益患者超1億人,孵化了3家上市公司,帶動相關產業收益超千億元。

“小因子”撬動大健康發展。溫州依託李校堃團隊打造“生長因子之城”,既是實現生命健康產業能級躍升的關鍵抓手,也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條溫州特色新質生產力發展之路。

張振豐透露了此前五屆青科會給溫州帶來的溢出效應,“撬動了溫州創新發展的歷史性躍升。”他一一列舉,溫州“一區一廊一會一室一集羣”創新能級加速提升,引進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香港理工大學、浙江大學等70個高能級科創平臺,頂尖人才實現“從0到25”的歷史性突破,創新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等殊榮,每年新增各類人才超20萬,高新技術企業數增長近2倍,經濟綜合實力從全國城市35位躍升至30強,“溫州發展態勢在峰會的引領下向上向好,城市的功能品質也得到了精彩蝶變”。

溫州成爲全球科技創新的新樞紐

事實上,藉助青科會,溫州已悄然成爲全球科技創新的新樞紐。青年科學家前來尋找合作伙伴和投資人,在2024青科會上並不鮮見。甌江實驗室副研究員劉永強來自中國臺灣,兩年前跟隨導師來到溫州,目前正在研究一款新型人工晶狀體。

他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相比已上市的人工晶狀體,該新型人工晶狀體更接近人眼的狀態,目前正在進行動物和人體實驗,“來參加青科會,是想尋找可將項目進行轉化的專業人才和投資機構,預估需要資金2000萬元—3000萬元”。

三十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合夥人、融資總監胡英從上海來參會,她告訴證券時報記者:“此前聽說溫州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扶持力度較大,此次過來看看是否有合作機會,同時也有尋找投資人的打算。”據她透露,公司去年剛完成天使輪融資,今年打算啓動Pre-A輪融資,擬融資金額2000萬元,“已有對接中的投資機構”。

十餘年前,來自安徽的浙江大學博士程維維,被外派至溫州工作,由於被溫州創新創業氛圍吸引,創辦了浙江青墨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溫州可能人才和區位優勢等方面無法與北上廣深匹敵,但從我自己的經歷來看,溫州這裡有最好的投資商,青山控股投資讓我當大股東,其他地方可能沒有這種情況,但在溫州這個‘敢爲人先’的地方可以實現。”程維維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萬鋼表示,青科會主辦地溫州,將來會成爲世界青年科學家嚮往的地方,會成爲青年科學家參加科技合作、展示自己的平臺。

“作爲青科會主辦地,溫州將牢記‘續寫創新史’的殷殷囑託,保持歷史耐心、搶抓創新賽道,攜手天下英才,加快建設東南沿海區域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張振豐說。

溫州作爲中國改革開放先行區、民營經濟重要發祥地,“過去創業就是創新,現在創新才能創業”。張振豐說,溫州將堅定走好科技創新“華山一條路”,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改革,進一步發揮11所高校優勢,依託中國數安港、中國眼谷等“一港五穀”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未來兩年內將全部建成千萬平方米的孵化空間,讓廣大年輕人“拎包入駐”、創業創新,努力實現“在溫州看見創新中國”。

責編:葉舒筠

校對:王蔚

版權聲明

" Type="normal"@@-->

證券時報各平臺所有原創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我社保留追究相關行爲主體法律責任的權利。

END

" Type="norm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