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防沙治沙爲何認可中國技術
劉元玲12月10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公佈了2024年“地球衛士獎”獲獎名單,中國科學家盧琦因助力中國扭轉土地退化趨勢、減少沙化面積,獲得“地球衛士獎”中的“科學與創新獎”,這也是中國人首次獲得該類別獎項。盧琦在防沙治沙領域的付出與成就,讓他不僅是中國的衛士,也成爲了地球的衛士。而透過盧琦,我們看到的是中國在過去幾十年持之以恆的環保努力,以及改天換地般的巨大成就。得知獲獎時,盧琦正參加《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六次締約方大會,參與研討泛非“綠色長城”建設。這是一項沿着撒哈拉沙漠南緣種植跨越非洲大陸的樹牆、防止沙漠化的計劃。將泛非“綠色長城”和“三北”工程這兩條地球南北“綠飄帶”,打造得更綠、更深、更漂亮是盧琦和各國與會者的共同心願。防沙治沙好比滾石上山。美好心願得以實現的背後,永遠少不了汗水、淚水甚至血水。1962年,數百名務林人開入塞罕壩,經過三代人、50多年的艱苦創業,將當地森林覆蓋率從11.4%提高到80%;20世紀80年代初至今,甘肅省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六老漢”三代人,完成治沙造林28.7萬畝,管護封沙育林草面積43萬畝。幾十年來,我國通過組織實施“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等一批重點工程,在一代代科研人員與務林人的辛勤付出下,科學保護沙化土地5.38億畝,有效治理沙化土地1.18億畝,“三北”工程區森林覆蓋率由12.41%提高到13.84%,61%的水土流失面積得到有效控制,黃河流域植被覆蓋“綠線”向西移動300公里。據統計,我國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化土地面積淨減少6500萬畝,呈現出“整體好轉、改善加速”的良好態勢,保護生態與改善民生步入良性循環。70多年治沙實踐,也讓中國荒漠化防治探索出“中國魔方”草方格沙障技術、寧夏中衛沙坡頭包蘭鐵路防沙治沙體系、低覆蓋度治沙技術等一系列成功的技術、模式。11月28日,我國在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栽上了玫瑰花苗、紅柳等植物,將這片總面積約爲33.76萬平方公里的沙漠實現“鎖邊合龍”,形成了3046公里完全閉合的綠色阻沙防護帶。同時,當地林草等部門出於幫助羣衆增收的考慮,還在紅柳、梭梭樹中間套種了板藍根、肉蓯蓉等作物。在我國“養、防、治、用”4字方針的系統治理、綜合治理、全域治理下,通過實施生物治沙、工程固沙以及光伏治沙相結合的方式,不僅讓流沙、荒漠化得到控制,也將這個被稱爲“死亡之海”的地方化作了當地羣衆增收的“聚寶盆”。防沙治沙是一項耗時、耗力、耗心的系統工程,既需要科學、系統的應對方略,也離不開團隊的努力和國家的戰略支撐。中國幾代治沙人70多年的辛勤耕耘,與科研人員的不懈突破,共同創造了防沙治沙的奇蹟。同時必須客觀認識到,我國的荒漠化總體趨勢已有所遏制,但防沙治沙依然前路漫漫。防沙治沙工作有着長期性、艱鉅性、反覆性等難點,既要形成有效的治理循環,保障治理不倒退,也要繼續做好啃硬骨頭、打硬仗的思想準備。而放眼全球,荒漠化防治工作更加不容樂觀:世界上近40%的土地已經退化,荒漠化現象日益嚴重,毀滅性乾旱越發頻繁。但正如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英厄·安諾生所說的,“2024年度的地球衛士們通過他們的努力提醒我們,我們能夠贏得保護土地、河流和海洋的‘戰鬥’。只要有正確的政策、科技的突破、制度的改革、積極的行動以及原住民的重要領導力和智慧,我們就能恢復生態系統。”如今,新技術的支撐爲新時代防沙治沙帶來了更大的發揮空間,中國在防沙治沙領域的“中國技術”“中國模式”也得到越來越多國家和組織的認可。隨着未來跨境全域治理和國際合作力度的持續加大,中蒙、中阿、中非荒漠化防治雙邊或多邊合作有望繼續深化,爲全球荒漠化治理帶來更多“中國經驗”與“中國智慧”。(作者是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