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惠臺還是毀臺?

▲看看香港,想想臺灣大陸對臺31項政策,到底是惠臺還是毀臺?圖爲行政院召開「對臺31項措施因應記者會。(圖/記者屠惠剛攝)

文/何員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19大報告中,談到兩個相當重要的時間點,分別是建黨一百年及建國一百年。其中,根據政治報告中所提到的,第一個一百年是要建設社會主義現代會國家;第二個一百年,就是大陸的建國百年,要分成兩階段來安排,第一階段就是2020~2035,主要是在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階段則是2035~2050,要將中共建設成現代化強國,按照習近平的說法,實現兩個一百年,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解決臺灣問題當然是大陸的重點之一。在19大政治報告中就提到,未來將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現互利互惠,逐步爲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這31項措施在19大後僅四個多月的時間就提出,也展現了習近平欲加速兩岸經濟融合,透過經濟上的讓利,拉進兩岸間的距離,釋出更多的善意,來換取臺灣人信任。簡單來講,就是以經促統,讓更多人依賴大陸,以利加快大陸統一臺灣的腳步,達到中共所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念

今年適逢大陸改革開放40週年,過去在人才、技術、資金資源不足的情況下,邀請已開發國家的參與,提供後發優勢來加速大陸的發展,是過去數十年來,大陸經濟能大幅度成長的主因。但近年來,大陸開始流行一個新的名詞—「新常態」,意味着過去30多年的高速經濟成長,已邁入歷史,接下來要面對的就是產業轉型、收入分配、經濟創新等難題,這31項對臺策略就是大陸改善經濟環境的解方之一。

對於大陸的一連串行動,行政院隨即召開相關會議,在3月16日公佈「對臺31項策略」的因應措施,並表示大陸的作法表面上稱是惠臺,但其實是利中,目的就是希望從臺灣引進技術、資本及人才,協助大陸解決其經濟發展所遭遇的困難。

根據行政院所做的統計,這31項措施中,大部分都是舊瓶裝新酒,舊措施就佔了將近一半,達到14項,真正新的措施僅7項而已,雖然部分媒體習慣冠以「惠臺」之名,細看內容,會發現真正獲利的並非臺灣,而是大陸。以臺商投資的部分來說,對臺商真正有利的是鬆綁資金匯出之管制、承認臺商在臺所作之產品檢測及去除臺灣電商平臺的遮蔽,但這幾個部分皆沒有被列在31項之中,反而主要內容都是配合大陸整體政策的發展,如參與「中國製造2025」、「一帶一路」建設,協助大陸拓展內需和國際市場。

大陸的任何作爲,背後一定有其政治的目的,像其表示歡迎大家共同加入一帶一路的發展機會,但根據美國智庫華府智庫全球發展中心的報告指出,大陸雖然倡導融資給其他國家發展一帶一路的基礎建設,但接受其融資的結果是導致至少8個國家陷入債務危機。因此,這31項措施,被刻意誤導的所謂「惠臺」,根本就是糖衣毒藥,不僅會加速臺灣人才流失,造成產業空洞化,更會強化大陸對臺灣經濟上的掌控,導致臺灣失去經濟自主性;如同香港一般,過去香港是高度發展的經濟體,自從迴歸大陸後,大陸資金大舉入侵,導致香港經濟出現大幅動盪,房價上漲、貧富差距加大,香港經濟從此逐漸衰退,生活品質也越來越差。

看看香港,想想臺灣,大陸對臺31項政策,到底是惠臺還是毀臺?不言可喻。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作者何員諺,民進黨智庫研究員。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本網保有刪修權。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