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央行利率決策 4月明朗
中央銀行本週四召開第一季理監事會議,外界普遍認爲,這次理監事會議將會聚焦在三項重點,一是利率,二是貨幣政策,三是房地產。市場普遍預期,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不確定性高,對於經濟衝擊程度也難以捉摸,市場幾乎一致認爲,央行本次利率決策將按兵不動,至少四月以後,輪廓纔會更加清晰。
臺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利率按兵不動的機會比較大,有三大理由。一是目前物價水準跟前兩年高漲的情形比起來,相對持平,且近期國際原物料價格特別是原油價格也在下跌,輸入性通膨的壓力並不大。
其次是國內的經濟表現持平,主計總處二月底還下修了經濟成長率至百分之三點一四,較預測數下修○點一五個百分點,而去年的經濟成長有百分之四,今年只有百分之三,經濟表現支撐不了通膨上揚,更不用說經濟成長率強度可以推升利率變化。
最後是臺美之間的利差正在縮小,美國目前仍處於降息循環,接下來還有一至二次的降息空間,此時央行不太可能會因爲臺美之間的利差而調整臺灣的政策利率。
各項因素綜合判斷,孫明德認爲此次理監事會議的利率決策仍以按兵不動的機會較大。
野村投信副總張繼文指出,川普不確定性造成今年各國央行都很難爲,包括正在升息中的日本,也是升得小心翼翼。
臺灣短期內最好的因應之道,就是以不變應萬變。張繼文認爲,太多不確定性,讓臺灣央行在貨幣政策上不敢輕舉妄動,三月理監事會維持利率不動的機會較高,且由於今年經濟成長率可能下調,所以今年貨幣政策基調也會以寬鬆爲主調,只是不知道需要寬鬆到什麼程度而已。
此外,外界普遍也預期,央行本週理監事會議,不會推出第八波選擇性信用管制。臺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分析,觀察近期房地產表現,一、二月的六都建物買賣移轉件數跟去年相比跌幅在二成以上,顯示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的減降令到後來的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確實已讓房地產交易量明顯降溫,也成功消弭民衆對於房市只漲不跌的預期。
劉佩真認爲,短期內央行要再出手的機率並不大,因爲房市已慢慢朝向央行想要的方向做修正,同時,美國各項新措施也可能對臺灣經濟產生影響,因此央行對於房市作爲,更傾向於「政策暫不鬆綁但也不可能加重」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