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學」高牆讓孩子懷疑自己的價值》校長歐靜瑜:4方法幫孩子的生命紮根 找到動機
圖片來源: shutterstock/達志
在18歲以前,生涯探索特別重要,包括:知道「我是誰」、「我要往何處去?」以及「我如何到達?」
臺中二中校長歐靜瑜曾任新社高中校長6年。新社高中除了國、高中部,也設有高職部。她觀察,對未來方向毫無頭緒的學生,在升高中選填志願時,大部分會聽從父母的意見安排;也有人是因爲和同學「作伴」,反正自己不知道要念什麼,就陪好朋友一起去念高職某一科。
聽起來有點荒謬,但對於「浮萍世代」來說,沒有方向、似乎哪裡都是方向,漂去哪裡都無所謂。
即使是躺平,都有其動機在
孩子爲何無動力、沒有方向?歐靜瑜指出,「動機,是最根本的問題。」孩子的任何行爲背後都有其動機,「即使是他只想躺平,都有他的動機在。」
她建議爸媽思考,是不是孩子在跟你對抗什麼?或是表達他對什麼的不滿?或是他真的幸福到完全不需要努力,躺平就好?
她觀察,在父母的安排下,有些孩子學習過量,造成心態變化,「既然做不了主、乾脆就任大人擺佈,你叫我往東、我就往東;採取『形式上的配合,消極性的不作爲』。」有些孩子甚至會消極性的不上學,以此表達他對這一切的不滿。
面對「升學」的高牆,很多孩子不快樂,懷疑自己存在的價值。在這樣的情況下,大人的引導和支持顯得尤其重要;歐靜瑜建議,4方法協助孩子生命紮根,不再漂浮不定:
1 讓孩子練習「做選擇」
孩子從小到大的學習過程中,大人很少引導他們思考「爲什麼學習」;比較常見的情況是,大人幫他安排好一切,什麼時間上什麼課、念什麼書,孩子就依照大人的規劃,按表操課,沒有太多選擇的機會。
「從小他沒有什麼做選擇和決定的機會,自然會覺得學習和自己無關,都是大人要我做的,學習動機低落。」歐靜瑜說。
歐靜瑜曾在完全中學任教20幾年。關於 國中、升高中或高職,高中升大學、念什麼科系,很多孩子是沒意見的,或是想法不被父母接受、無法自己做決定。
父母用自己過去20年前的經驗,去設想孩子的未來、安排一切。但這世界變化快速,根據OECD的研究顯示,將來逾六成的工作,如今並不存在。她提醒, 等孩子唸完高中、大學 ,進入職場以後,當初父母規劃的路,不見得還適用。
做選擇和決定的能力,愈小開始愈好,讓孩子練習思考自己想要什麼,認識自己、喜歡或不喜歡什麼,也學會負責任。
歐靜瑜女兒念高中時,明確知道自己想念什麼學校,拒絕和爸媽同校的建議;高一補習一學期之後,她發現這不是她需要的,就停止補習、自己念。歐靜瑜放手讓她做決定,「孩子愈大,愈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自主性。」
2 及早探索,找到興趣
不是孩子長大,就突然什麼都會、知道自己未來的方向在哪。成長過程中,儘量讓他多方地探索和嘗試。
育有2個孩子的歐靜瑜分享她的經驗,在孩子就讀小學、升上國中之前,花很多的時間陪孩子,上山、下海地玩,「在玩的過程裡面,孩子自己會感受到,我對這個好像還蠻有興趣的。」
此外,遇到不同的人、從事不同的工作,她會刻意讓孩子有機會和對方聊工作內容,打開他們的視野,讓他們知道人生有很多選擇性。
觀察孩子的興趣,最簡單的方法莫過於,和他們聊天。在2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因爲工作繁忙,比起日常生活的照顧,歐靜瑜做最多的是和孩子聊天、討論和釐清一些觀念。
身爲老師,回到家當父母,「教師魂」會忍不住想直接教孩子怎麼做纔對。她常提醒自己,要放手、不要過度干預孩子的想法。
幾年前,兒子考大學、以建築系爲第一志願,歐靜瑜深知這一行常熬夜、十分辛苦,私心希望他學其他專業。幾經溝通,最後她選擇尊重兒子的想法。
事後來看,他從小喜歡繪畫和歷史、人文,高中念理組,建築系其實是非常適合他的科系。今年,兒子即將大學畢業,歐靜瑜有感而發地說:「看着孩子一路成長,你會發現,當這個決定是他爲自己而做的,他會用盡全力。」「即使再累,當他做着自己喜歡的事時,眼睛是會發光的。」
3 獲得學習的成就感
「在學習這件事上,是否獲得成就感至爲關鍵。」歐靜瑜說。很多時候,孩子沒有動力、沒有目標,是因爲學習成就低,連帶對其他事物都沒有自信,不知道自己能夠做什麼。
根據研究,引起學習動機的方法之一是,孩子預期自己去做這件事「有成功的機會」,過程中也覺得有趣、開心,獲得滿足。爸媽可以鼓勵孩子努力,只要有進步,孩子獲得成就感,就有下一次再努力的動力。
4 找人和孩子聊一聊
歐靜瑜指出,比起高中生,有時國中生的喜歡和不喜歡,其實蠻單純的,像是因爲喜歡某校的制服或校園,而立志考上那所學校。「只要提供一些誘因,他們就會願意再多認真學習一點,相對容易引導。」
有自己想法的高中生,不容易被外在的環境或物質誘因、激勵向上。她建議,不妨找有「共感」經驗的人和孩子聊一聊。對方也曾經歷很茫然、不知自己要做什麼,是如何走過這段、透過哪些方法找到人生方向的呢?看到別人也有類似的心情和經驗,相信能爲孩子帶來一些正面的影響。
延伸閱讀:
孩子只想躺平,不想學習?好像「浮萍」沒有方向?中學輔導主任:批評青少年沒目標、沒動力,實在有點爲難他們
14歲找到寫程式天賦,努力精進,20歲獲世界金牌》塗家和:學會了技能,就一輩子擁有
防空洞變教室!PISA調查:烏克蘭學生在校狀況,不遜於英美,「情緒韌性」是關鍵
文章授權轉載自《未來Fa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