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遇寒冬 國際飯店恐倒一片 最慘的還沒來
臺北街頭的布條,反映出觀光產業正面臨生死存亡關頭。(王英豪攝)
國內今年5月以來爆發嚴重本土疫情,好不容易撐了3個月總算控制住,後遺症卻持續發酵。晶華飯店董事長潘思亮大喊「SOS」,憂心國際飯店業深受重創,「大規模的失業與倒閉潮恐怕要來了!」
政府雖將警戒降回二級,問題是全球變異株盛行,Delta病毒更是來勢洶洶。嚴守邊境管制的同時,身處「海嘯第一排」的飯店業首當其衝;慘的是,還看不到盡頭。
以往靠大批商務客支撐營收,包括晶華、君悅、喜來登等,大部分集中在這波本土疫情的重災區之一臺北市,「歐、美客改遠端開會,近期也沒有展覽可辦;日本銀髮族、大陸有錢人都不來臺旅遊,住房率大探底」。
潘思亮的憂心不是沒有原因,去年靠「報復性國旅」大賺一筆的觀光產業,以中南部、東部爲主,臺北市主要飯店看得到吃不到,除了國人旅遊習慣一般不會選臺北過夜,房價也不利闔家出遊。
喜來登日前資遣一票中階幹部、華國洲際不再續租原址另起爐竈,這些優質業者紛紛在營運策略上做出調整,說明國際飯店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
晶華董事長潘思亮憂心,政府若再不出手幫忙,國際飯店業恐倒一片。(黃琮淵攝)
「連潘董都覺得危險了,你看那些不賺錢的怎麼辦」,業界人士認爲,該做的都做了,只要一天不開放邊境,光靠內需市場絕對撐不下去,但疫情肆虐,如何開放邊境?誰要負這個責任?
一間國際飯店包括住宿、餐飲、房務等,員工動輒數百人,可以養活多少家庭,政府若無視他們死活,恐怕潘思亮說的倒閉潮、失業潮,真的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