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大地:明前茶事忙(圖)
清明將至,各地搶抓農時採摘、加工明前茶供應市場。
3月29日,四川省達州市通川區碑廟鎮千口村茶農在採摘明前茶。新華社發(鄧良奎 攝)
3月29日,在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木蘭湖綠島茶園,茶廠工作人員展示明前茶嫩芽。新華社發(趙軍 攝)
3月29日,在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木蘭湖綠島茶園製茶工廠,工人在攤晾茶青。新華社發(趙軍 攝)
3月29日,採茶工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阜溪街道民進村採摘明前茶(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謝尚國攝)
3月29日,採茶工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阜溪街道民進村採摘明前茶(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謝尚國攝)
3月29日,在浙江省台州市仙居縣橫溪鎮陽峰山生態茶場,茶農忙着採摘明前茶(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王華斌攝)
3月29日,在浙江省台州市仙居縣橫溪鎮陽峰山生態茶場,茶農忙着採摘明前茶。 新華社發(王華斌攝)
3月29日,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銅井鎮龍泉村茶農在農場採摘明前茶。新華社發(王彥冰 攝)
眼下,春茶長勢正盛,各地茶農搶抓農時採摘明前茶供應市場,忙碌的身影與春意盎然的茶山共同構成一幅美麗的畫卷。
3月28日,茶農在江蘇省句容市後白鎮一處茶園採摘春茶。新華社發(鍾學滿攝)
3月28日,茶農在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雙堡鎮銀山茶場採摘明前茶(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陳熙攝)
3月28日,茶農在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雙堡鎮銀山茶場採摘明前茶。新華社發(陳熙攝)
3月28日,茶農在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雙堡鎮銀山茶場採摘明前茶。新華社發(陳熙攝)
3月28日,茶農在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雙堡鎮銀山茶場採摘明前茶。新華社發(陳熙攝)
3月28日,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天目山鎮九里村的茶農在採摘明前茶。新華社發(胡劍歡攝)
3月28日,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天目山鎮九里村的茶農在採摘明前茶。新華社發(胡劍歡攝)
3月28日,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天目山鎮九里村的茶農在炒制明前茶。新華社發(胡劍歡攝)
3月28日,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天目山鎮九里村的茶農在採摘明前茶。新華社發(胡劍歡攝)
地理科普延伸閱讀
明前茶:春意裡的味蕾盛宴與文化傳承
在中國豐富多彩的茶文化中,明前茶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春天的畫卷上,它不僅代表着一年中最早的一抹綠意,更是自然與人文交織的結晶,承載着深厚的文化內涵與情感寄託。
明前茶,顧名思義,是在清明節前採摘的茶葉,這一時段,大約每年的3月下旬至4月初級,正值江南水鄉萬物復甦之際。茶樹經過一整個冬天的休眠,積累了豐富的養分,而春季溫和溼潤的氣候又賦予了茶葉獨特的鮮嫩與清香。由於採摘時間極早,數量有限,加之製作工藝精細,明前茶歷來被視爲茶中的珍品,深受茶友們的喜愛。
採摘明前茶的過程極爲講究,一般選取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的嫩芽,這些嫩芽色澤翠綠,飽滿圓潤,富含氨基酸和維生素,是製作高品質綠茶的最佳原料。採摘後的茶葉需迅速進行殺青、揉捻、乾燥等工序,每一步都要求極高的技藝與耐心。尤其是殺青環節,通過高溫快速破壞茶葉中的酶活性,固定茶葉的綠色,同時去除青草味,爲後續的香氣形成奠定基礎。這樣的製作工藝,確保了明前茶能夠保持其原有的色澤與口感。
明前茶的品質特徵顯著,以其“鮮、香、嫩、爽”四大特點著稱。其茶湯清澈明亮,色澤翠綠或黃綠,香氣清新高雅,既有蘭花香,又有豆香,入口甘甜回甘,口感細膩柔滑,飲後脣齒留香,令人回味無窮。這些特質不僅得益於優越的自然條件,更離不開精湛的手工技藝和對傳統制茶工藝的尊重與傳承。
在品茶之餘,明前茶還承載着深厚的文化內涵。在中國人的生活中,品茶是一種雅緻的休閒方式,更是一種心靈的交流與文化的傳承。明前茶作爲茶中精品,常被用作饋贈親友的高檔禮品,象徵着春天的祝福與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文人墨客眼中,明前茶更是激發靈感、修身養性的媒介,無數詩詞歌賦中都有其身影,展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願景。
隨着時代的發展,雖然現代科技讓茶葉生產更加高效,但明前茶的傳統制作技藝與那份對自然的敬畏之心依然被珍視與傳承。每一杯明前茶,都是對春天最美好的致敬,是自然與人文完美融合的產物。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裡,不妨放慢腳步,泡上一壺明前茶,讓那份淡淡的茶香引領我們迴歸內心的寧靜,感受那份來自春天的溫暖與希望。
明前茶,不僅是一場味蕾的盛宴,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與情感的寄託,它讓我們在品茶的過程中,感受到春天的氣息,體會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
責任編輯:程家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