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造團隊茁壯的推手 信義房屋獲頒文協獎章
信義企業集團創辦人周俊吉(右)連續17年推動「社區一家」計劃,協助提案人一圓社造夢。(圖/信義房屋提供)
臺灣文化協會自1921年成立至今正好一百年,文化部爲了感謝支持臺灣文化深耕的文化協助者,11日特頒發文協獎章,得獎者橫跨藝文、教育、企業、社福等領域,包括臺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奇美實業創辦人許文龍、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廣達創辦人林百里、網家董事長詹宏志等。信義企業集團創辦人周俊吉連續17年推動「社區一家」計劃,獨立評審團、經費用途不設限,充分信任社區等特色,協助提案人一圓社造夢,在社區營造類獲得肯定,是房仲業唯一獲獎,更是該類別唯一企業家獲獎者。
社區營造看似與房仲業起家的信義房屋搭不上邊,但信義房屋自2004年開始推動的「社區一家」計劃,2015年接續啓動第二個10年的「全民社造行動計劃」,累計收到1萬2952件提案;若攤開地圖來看,全臺368個鄉鎮市區,只差離島的東引鄉還沒有人曾經提案,計劃覆蓋率高達99.73%。而截至今年,信義房屋已投入超過4億元經費,協助近3000個提案單位茁壯成長。
「社區一家」的特色,就是對提案人身份、提案內容、獲獎經費用途,全都不設限,另透過獨立評審團、參賽者互評、典範參訪、網路投票等機制,堅持百分之百純公益,讓提案人有機會彼此學習、共好成長,同時增進社區凝聚力;近年,更引進全齡參與、公私協力及跨域合作。這些,在在讓得獎者得以在社造行動起步階段,獲得迫切需要的資源挹注,逐漸站穩腳步。
被暱稱爲「巫婆媽媽」的沈採蓉,是臺南頗具知名度的故事媽媽。她希望將歡樂與緊密的情感連結帶進社區,因此打算將自家車庫打造爲「故事屋」,藉着替街坊鄰居說故事。但最初,這個構想卻面臨兩個困難,包括鄰居擔憂影響通行,或是辦活動很麻煩,且經費也有缺口。
沈採蓉透過逐戶拜訪,並嘗試提案參與「社區一家」計劃,先是獲得6萬元獎金,後來又接連兩度提案獲獎。在不斷拜訪累積信任感以及得獎信心的加持下,順利打造出故事屋,更在2006年創辦了「南瀛故事人協會」,從單打獨鬥,變成與夥伴們一起說故事,範圍也從一條巷子,現在擴大到全裡及偏鄉。
曾有位即將住進安寧病房的鄰居爺爺,入院前一晚特別來按電鈴對沈採蓉說:「ㄚ頭,謝謝你一直說故事,還辦一戶一菜,讓我單親的孫子有機會被大家接納,妳一定要繼續講下去!」她直呼,沒想過「說故事」能發酵出這樣的影響力,但「一羣有熱情、想讓社區變得更好的人,加上社區一家的挹注,並且持續不輟的推動及資源連結,就能讓夢想中的藍圖逐步實現!」
沈採蓉的故事不是特例。推動社區營造的個人或團隊,或多或少都面臨過相同難題,正因如此,信義房屋強調,社區一家計劃的提案人不需要幫忙賣房子,就算所在地區沒有信義房屋分店,日後也未必會展店,每個角落的星星之火,都有機會被看見。此外,許多社區因人口外移或老化,導致改造構想較難實現,信義房屋的同仁也會身體力行組成「信義志工」,主動進行社區服務。
走過17年,信義房屋表示,在社區一家的基礎上,再成立「臺灣地方創生基金會」,串聯各界資源扶植在地小微業者發展;長遠來看,如果小微商家可以成長茁壯,就能再透過「創業者共創平臺基金會」發展成中小型企業,然後說不定有機會參與「產業創生平臺」,接軌國際技術與資金,成爲臺灣下一世代的代表品牌。過程中,所有透過在地滋養成長的企業團隊,都能在這個「臺灣創生生態系」裡自由移動、學習交流、相互提攜與共創,終能讓世界看到生生不息的臺灣新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