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西方對中俄關系的誤判
旺報社評
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訪中,不僅與大陸總理李強舉行了會談,還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並簽署了一系列有關服務貿易、體育、專利和糧食出口方面的協議。米舒斯京此行雖聚焦於經貿,但在俄烏戰火持續升高,西方國家不斷增加對烏克蘭軍援與對俄羅斯制裁的背景下,代表俄中兩國更全面、深化的夥伴關係。法國總統馬克宏批評俄羅斯已輸掉地緣政治戰爭,成爲「中國的附庸」。
馬克宏短淺的西方視角
俄羅斯不僅成爲中方重要能源與糧食來源國,也成爲中國貨品的重要出口國,去年中對俄出口增加近50%,中國製造的汽車、電子產品及消費品,幾乎完全取代西方國家,俄羅斯擠入中國十大貿易伙伴之列。許多西方公司完全切斷了與俄羅斯的聯繫,俄羅斯與美國、英國和歐盟國家的貿易在2022年期間大幅度下滑下,俄羅斯對中國經濟的依賴同步增加。今年4月最新外貿數據顯示,中國對俄羅斯出口同比增長153%。
俄羅斯對中國出口,主要集中在能源,去年俄羅斯向中國出口液化天然氣(LPG)是前一年的兩倍。俄羅斯通過西伯利亞「力量」管道增加輸送了50%的天然氣、10%的原油。兩國還同意建造一條新的天然氣管道即西伯利亞力量2號,擴大能源貿易。俄羅斯幾乎一半出口收入來自石油和天然氣,在西方國家制裁之下,俄羅斯失去歐洲市場,缺口相當大的一部分由亞洲市場彌補,中國佔有重要的一部分。
中俄金融合作也快速增長。在西方金融制裁之下,俄羅斯無法使用國際資金清算系統(SWIFT)結算,對華貿易可以通過中國的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使用人民幣結算,促使俄羅斯加大對華貿易。人民幣結算在俄羅斯進出口貿易中的份額顯著增長。俄羅斯出口的月人民幣結算額由2022年3月的5億美元快速增長至2023年3月的69億美元,進口月人民幣結算額由14億美元增長至77億美元。
人民幣結算還擴大到俄羅斯與他國的貿易。俄羅斯先在4月宣佈,將放棄使用美元或歐元結算能源交易,並轉用本國貨幣結算,5月進一步與伊朗討論使用人民幣相互結算。中俄金融合作大大減緩西方對俄羅斯金融制裁的壓力,並對人民幣在能源市場結算佔比的增加,產生重大作用。
中俄經濟互補性原本就極高,快速增溫的直接原因是俄烏戰爭長期化。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日前表示,俄羅斯不會在烏克蘭取得軍事勝利,但烏克蘭境內還有數十萬俄羅斯士兵,烏克蘭收復全部領土的目標,很難在短期內實現。俄羅斯前總統梅德韋傑夫之前在訪問越南期間表示,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可能會持續數十年。俄羅斯有持久戰的底氣,源於與中國的經濟合作。
中俄合作非與西方對抗
中俄經濟合作壓低了俄羅斯的通膨率,已從10%以上降到今年4月的2.3%,今年GDP有望維持1%以上的正成長,與中經濟合作成爲普丁政權的續命丹,也成爲俄國戰略困境下最大的希望。戰爭也讓俄羅斯重新思考在歐亞之間的定位,將加速開發亞洲領土,這部分更不得不借助人力資源豐沛、有強大基建與製造能力的中國。
俄羅斯要在區域開發上與中方合作,在地緣政治上就得做出妥協,這給中國帶來難得的機遇。俄羅斯決定對中開放海參崴,將對東北振興產生積極作用。今年第一季吉林GDP增長8.2%、黑龍江增長5.1%、遼寧增長4.7%,均高於全國平均水準。若俄羅斯進一步開放海參崴與中國海軍合作,將對日本造成壓力。在中亞,俄國同意放行中吉烏鐵路,以及在西安舉行的中國與中亞五國峰會,都讓一帶一路推動與中國大西北開發更爲順暢。
西方國家對中俄戰略合作深化表示憂心,認爲是美中俄戰略三角中,兩角共同對抗一角,對美國領導的世界秩序不利,這和馬克宏「俄羅斯淪爲中國附庸」的論點類似,都過度西方視角,把中俄合作看得過於短淺。中俄雖深受美國及其盟友包圍遏制之苦,但中俄深化合作,是對各自安全困境與國家區域發展需要所做的迴應,是在合作共贏基礎上的長期發展策略,而非聯手與西方國家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