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切切實實爲“房貸族”減負

9月24日上午,國新辦舉行新聞發佈會,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表示,爲進一步支持經濟的穩定增長,央行將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和政策利率,並帶動市場基準利率的下行;降低存量房貸利率,並統一房貸的最低首付比例;創設新的貨幣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場的穩定發展。

降準、降息、降存量房貸利率、創設新貨幣工具,可謂“四箭齊發”。這一攬子政策,體現了貨幣政策的靈活性和前瞻性,能爲經濟增長注入新的強勁動力。尤其是時隔一年,再次降低存量房貸利率,關注度強、影響面廣,有利於爲“房貸族”切切實實減負。

截至2024年3月,我國存量房貸規模約38萬億元。降低存量房貸利率的呼聲由來已久,儘管去年8月底有過一輪調降,但各地的存量房貸利率普遍還維持在4%以上,而新發房貸利率大多在3%左右,二者形成了巨大的利差。這意味着同樣價格的房子,新老購房者每個月的還款額度可能會相差上千元。

在房地產繁榮時期,一些購房者掏空錢包“高位上車”,如今隨着經濟形勢變化和居民收入增速放緩,還貸壓力日益沉重。爲了減輕財務負擔,存量房貸利率處於高位的購房者“提前還貸”意願強烈,有人甚至不惜冒險採用經營貸、消費貸等手段。

貨幣政策的調整,要積極適應經濟形勢的變化。在內需亟待提振、還貸壓力導致個人住房貸款不良率攀升的背景下,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可謂是箭在弦上,到了不得不發的時刻。

潘功勝提到,央行將引導商業銀行將存量房貸利率降至新發房貸利率的附近,預計平均降幅0.5個百分點左右,將惠及5000萬戶家庭,1.5億人口,平均每年減少家庭的利息支出1500億元左右。可以說,這是實實在在的普惠式減負。購房者的房貸利息支出減少,可支配收入就會增加,還能有效激發消費潛力,爲經濟增長注入新活力。

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影響還不止於給居民月供減負。對銀行來說,短期內可能帶來一定財務壓力,但從長遠來看,能減少提前還貸現象,避免優質信貸資產流失,也能夠降低個人住房貸款的不良率。對整個房地產市場而言,也有助於降低金融風險,穩定市場預期,增強購房者的信心,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發展。

此次央行推出的其他系列措施,同樣值得市場期待。如降準、降息,有利於釋放資金流動性,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激發市場活力;二套房首付比例下調到15%,能進一步激發民衆的改善型購房意願,爲樓市減壓;創設新的貨幣政策工具,能增強市場信心,爲股票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總體來看,此次央行的一系列政策調整,對於減輕居民負擔、增強市場活力、化解金融風險、穩定經濟增長都具有積極意義。接下來,要確保政策及時落地,密切評估實施效果,精準、靈活應對,確保政策紅利實現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