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丨鼓勵優質車企兼併重組,做大做強
近日,工信部副部長熊繼軍在第七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全球新能源汽車的未來”分論壇指出,工信部將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鼓勵優質企業兼併重組,做大做強,推動提高產業的集中度。
我國汽車相關生產企業及整車生產企業數量龐大,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佈的數據,截至2021年底,中國汽車生產企業的數量爲1213家,包括了國有、民營、合資和外資企業等。其中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的數量分別爲141家、89家。
中國有如此多的整車企業,是因爲汽車市場快速發展並居於世界第一規模。在這個過程中,衆多國際汽車品牌都到中國投資設廠。與此同時,國內國有、民營企業也紛紛參與其中競逐,包括早期的燃油車。當新能源汽車的機會來臨時,大量民營資本涌入,造就了更多企業和品牌的出現。
在國際成熟的汽車市場,前十大車企在當地市佔率均超過90%。據中汽協數據,2023年我國汽車銷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集團佔汽車銷售總量的85.4%,接近90%的行業集中度。但是,隨着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滲透率快速增長,以及新品牌市場佔有率的擴張,前十大車企的份額也在急速變化。數據顯示,中國自有品牌乘用車市場佔比已達到67%以上,而去年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滲透率超35%,並且仍在加速。
這是一場新老勢力、燃油車與新能源汽車從頭開始的競賽,這場競爭正在加速淘汰一些企業。與此同時,中國汽車消費市場已經從增量發展到存量博弈,更加劇了這場競爭的激烈程度。在此背景下,推動行業兼併重組,減少產業衝擊,提高產業的集中度成爲一個重要工作。因爲,隨着市場競爭加劇,不少新汽車品牌可能面臨經營和資金問題,相較於倒閉,併購更能減少社會損失。
2024年,汽車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日德等曾經暢銷的合資品牌汽車銷量大降,比亞迪銷量則大幅上升,10月份以502657臺的銷量成績,66.2%的同比增幅,刷新中國車企月銷紀錄、全球車企新能源月銷紀錄。市場的表現意味着,車企淘汰賽正在加速。在此前,中國已經淘汰了一批新能源汽車企業,現在將逐漸淘汰那些曾有一定競爭力但在競爭中落在後面的企業。
但是,鼓勵汽車企業以兼併重組而非破產倒閉的方式退出,目前在國內有一些障礙和困難。首先,如何處理車企背後的地方政府投資。我國汽車企業數量如此之多,一定程度上是地方政府間產業競爭導致重複建設的後果。因此,部分地方政府出於自身利益考慮,可能會讓兼併重組過程不夠市場化,從而不利於重組的效率。
一些落後車企大都競爭力低,既沒有品牌價值,也沒有技術優勢,大部分是同質化的低端企業。這會導致其失去併購和重組價值。事實上,由於大規模產能擴張,目前生產線也存在一定過剩問題。因此,落後企業併購價值不大,而優質企業之間在沒有競爭出勝負前,也不願就此認輸,因爲在快速變化的市場,只要銷量能夠保持在基礎之上,意味着市場機會仍然存在。
此外,我國汽車企業擴大發展主要表現爲出海建廠,以實現本地產銷一體化。這意味着,企業通常不會收購國內存量低端產能,而是會爲搶佔海外增量市場進行跨國投資或併購。這種市場狀態會加速以市場化的方式出清,政府無需過度介入這個過程。但是,大型企業之間應該積極推動以收購和剝離資產的方式,鞏固核心業務的優勢,剝離出售非戰略核心業務,提高企業的效率,以應對更加激烈的全球市場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