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金融所報告評一攬子政策:落實國家宏觀資產負債表管理的有益嘗試

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李願 北京報道

9月26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一步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抓住重點、主動作爲,有效落實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進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針對性、有效性,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自9月24日金融三部委首場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以來,包括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住建部等多個部委也通過發佈會的形式宣佈了有關一攬子增量政策,以及後續推進落實安排,其中央行相關貨幣政策備受市場關注。

“本輪一攬子增量政策從穩定資產價格和減輕負債壓力入手,優化各部門存量財富結構以實現宏觀資產負債表再平衡。這恰恰是落實國家宏觀資產負債表管理的有益嘗試,體現出宏觀經濟治理思路正從增量管理轉向存量管理與增量管理相結合。”10月22日,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宏觀金融分析團隊發佈的2024年第三季度中國宏觀金融分析報告認爲。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探索實行國家宏觀資產負債表管理,報告指出,這凸顯了存量調控在推動宏觀經濟治理創新和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重要作用,“爲提振市場信心和激發社會活力,中央及時推出一攬子增量政策,彰顯了宏觀經濟治理思路的重要創新。”

宏觀經濟治理思路重要創新

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我國三季度GDP增長4.6%,較二季度下降0.1個百分點,並表示9月份多數生產需求指標好轉,市場預期改善,推動經濟回升向好的積極因素累積增多。

上述報告認爲,三季度國內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但經濟活力不足問題突出:一方面,消費品以舊換新釋放內需潛力,但就業和收入預期不穩降低居民消費信心, 土地出讓收入銳減制約政府消費;另一方面,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有所回升,但 M1持續大幅負增長,經濟運行“氣血不足”。

針對經濟活力不振這一突出問題,中央圍繞加大宏觀政策逆週期調節、擴大國內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幫扶力度、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提振資本市場等五個方面,統籌財政、金融、消費、投資、房地產、股市、就業、民生等各領域,加力推出一攬子增量政策,有力提振市場預期和社會信心。

報告就宏觀經濟治理思路創新從三個方面進行了解釋:優化存量結構調整、重振資產價格、“以人爲核心”擴大內需。

報告表示,長期以來的國家宏觀經濟治理,主要圍繞消費、投資、出口等流量指標進行增量管理,這些舉措固然重要,但如果存量結構不調整,增量管理也難以推進。

“當前經濟恢復發展中面臨的有效需求不足問題,根源在於微觀主體預期轉弱引發的資產負債表收縮,居民消費、企業投資以及地方政府的積極性被嚴重抑制。此時需要謀劃存量改革,將政府或金融部門長期積累形成的存量財富部分轉移至居民部門,從而實現宏觀資產負債表再平衡。”報告認爲,既要通過增量改革提高經濟潛在增長率,更要藉助存量結構調整盤活資源資產,修復各部門資產負債表:一是金融部門合理讓利, 惠企惠民;二是優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債務結構,爲地方政府“鬆綁”。

報告表示,本輪一攬子增量政策以重振資產價格爲發力點,強調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和提振資本市場,既能立竿見影提振信心、活躍經濟,又可發揮財富效應對消費和投資的促進作用。宏觀政策錨定房地產和資本市場價格協同發力,讓居民和企業切實可感可及,有利於形成“市場預期改善—社會活力增強—有效需求擴大”的良性循環。

而隨着房地產、基建投資等傳統動能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減弱,報告認爲,擴大有效需求必須“見物又見人”,同步促進物質資本形成和人力資本積累,統籌謀劃擴大內需和優化供給:一方面,把擴大內需政策重心更多放在惠民生、促消費;另一方面,擴大有效投資更加關注“人”的投資。

建議公佈央行關注的通脹指標和目標

本輪一攬子增量政策的核心任務是通過穩定資產價格和減輕債務負擔,助力各部門資產負債表修復。9月底以來,房地產、消費等需求指標出現好轉,市場預期明顯改善,推動經濟回升向好的積極因素累積增多。

爲此,報告進一步提出了相關政策建議:

第一,增發特別國債支持基本民生保障。一是中央財政在養老、托育、教育、 醫療以及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領域加大投入,解除中等收入羣體的後顧之憂,加快培育壯大發展型消費,釋放青苗經濟和銀髮經濟增長潛力。二是對於重點行業(就業吸納能力較強的服務業和中小企業)和重點羣體(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等),加大財政保障力度,穩定居民收入預期。

“我們還有其他政策工具也正在研究中,比如中央財政還有較大的舉債空間和赤字提升空間。”財政部部長藍佛安日前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稱。

第二,貨幣政策錨定通脹目標繼續加力。隨着中美貨幣政策週期差趨於收斂,貨幣政策應把抵禦通縮風險、推動物價溫和回升作爲重要考量,用好用足降息降準空間。

央行行長潘功勝日前在2024金融街論壇年會上發表演講時表示,將聚焦服務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加強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逆週期調控力度,並提到,將把促進物價合理回升作爲重要考量,更加註重發揮利率等價格型調控工具的作用。

“爲了增強貨幣政策操作的規則性和透明度,有必要公佈央行關注的通脹指標和目標,以可置信的政策操作引導市場長期通脹預期錨定在合理水平。”報告認爲,例如,貨幣政策錨定2%的通貨膨脹率(2014至2019年間,我國CPI同比增速的中樞在2%左右),並且承諾不達此目標寬鬆政策會繼續加碼,將會真正起到提振市場預期的作用,從而有力推動經濟恢復向好。

第三,提升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政策面與基本面多空交織,容易引起股市大漲大跌,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亟待增強。一是加快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例如,適度增加保險公司資金投資股市的比例,提高地方社保基金通過全國社保理事會代管從而間接入市的資金比例。二是加強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與央行買賣國債協調配合,實現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之間有效聯動,央行可在必要時向股市提供低成本的流動性支持。三是發行2萬億元特別國債支持設立股市平準基金,通過對藍籌龍頭股以及ETF的低買高賣來促進市場穩定。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武建力近日在2024金融街論壇年會“推動養老金融高質量發展:全球發展與中國機遇”論壇上表示,2023年末,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結餘超過7.8萬億元,其中委託社保基金管理的規模約1.8萬億元,其餘將近6萬億元的規模結存在地方,“以投資銀行存款和國債爲主,年化收益率不足2%,而社保基金受託運營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年化收益率達到了5%,其中3個百分點的差異,對應尚未委託社保基金管理的6萬億元結餘,每年產生約1800億元的收益差,因此也希望能夠進一步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託投資的規模和比例,提升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整體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