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週刊/蘋果來臺借錢!保險業搶吃「蘋果渣」

▲iPhone 7 Plus。(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文/馬自明

臺灣是名副其實的「蘋果島」,但外界常稱「蘋果吃肉,臺灣吃渣」,一支iPhone,蘋果賺走7成的利潤,流血流汗的臺灣代工廠,賺的不到百分之1!但你以爲只有代工賺得少,其實吃「蘋果渣」的還有臺灣壽險公司

蘋果今年2月中傳出委託高盛德意志銀行承銷商,對臺發行債券規模10億美元(約合新臺幣310億元),壽險公司瞬間秒殺,把「蘋果債」幾乎全吞下。這不是壽險業首次秒殺蘋果債,去年6月,蘋果就已來臺發債,本預估規模不到10億美元,但結果壽險業超捧場,認購破13億美元。

蘋果招牌閃亮,發的是「雙A」級的高信評債券,30年期債券每年利率達4.15%,對照美國30年期公債只有3%多的殖利率,難怪壽險公司搶破頭,幾乎百分之百吃下。但不要以爲「買蘋果債」一定是門好生意,壽險公司吃蘋果債,背後透露三大無奈。

風險:3年後隨時可贖回

第一,蘋果發的債,雖然表面上是「30年期債券」,但不是一般政府公債,可以讓壽險公司真的持有30年,而是一種「可贖回債券」。蘋果今年在臺灣發的債,等到3年後,每一年它都可以選擇贖回。

簡單來說,如果3年後,蘋果覺得發債利息偏高,不划算,隨時可以把錢還給壽險公司。雖看起來壽險公司在3年間,仍賺到利息,但手上突然多出一筆新臺幣3、40億甚至上百億元的大錢,這筆錢不見得有地方可去,再賺更多的錢,只要多拖一分鐘都是一種浪費,這就是壽險公司「再投資風險」。

這一點連金管會都盯上,今年初已預告修法,規定壽險公司只能夠買5年後才能贖回的債券。但蘋果和承銷商都不是笨蛋,今年在還沒修法前,趕快把少於5年才能贖回的債券賣出去。

利潤:1%跟代工有得拚

第二,即使冒着再投資的風險,壽險公司也不是賺得鉢滿盆滿。蘋果提出的年息4%多,的確不算低,但是兩次都有參與認購蘋果債的壽險公司投資長指出,他們外幣保單成本是3%多,換言之,利差才1%左右,跟代工廠拿到的利潤差不多低。

當然,壽險公司是用錢賺錢,跟辛苦的代工不同,且蘋果債只是他們投資組合裡的選項之一,總報酬率也不會只有1%,但明擺的事實是,這場遊戲真正得利的不是壽險公司,而是精打細算的蘋果和承銷商。

盤算:資金沒有更好去處

第三,就好像即使iPhone訂單不夠甜,鴻海、和碩照樣搶翻天,蘋果發債,壽險公司因爲資金沒其他去處,10億美元的額度,馬上就搶光。蘋果和承銷商找到胃納量這麼大的市場,當然一試成主顧,發了一次,再發一次。

「不買蘋果發的債,那你告訴我,有比這檔債券更好的標的嗎?」壽險投資長無奈指出,他當然知道買蘋果債,不但有再贖回風險,利差就賺這1%多,可是實情是,他們手上資金也沒有其他更好的去處。

蘋果市值逾7千億美元,它如果是一個國家,是全世界第19大經濟體,等於全臺灣國內生產毛額的1倍多,這家員工才9萬多人的美國公司,竟然能從代工和金融,都牽動着2,300萬人的臺灣,這是無奈,卻也是現實

【 更多報導

一杯咖啡成本30元...常喝星巴克」的上班族比較笨?

老闆秘密:待得久不是忠誠,是你「跑不掉」!爲什麼想升主管就別太認真工作?

曾幫梁朝偉修屋!一個看盡屋主嘴臉技工:原來有錢人是這樣談價錢

你知道最混蛋人生是什麼嗎?窮就算了,最可怕的是,那些富二代比你還努力啊

「每次幫他洗澡前,我都得先把自己灌醉…」一個被失智症爸爸性騷擾的女兒痛苦告白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週刊》。※本文由商業週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