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祖似傑:自主與合作並舉 形成軟硬聯動協同機制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爲本站汽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站汽車11月9日報道 11月8日-10日,第12屆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嘉定舉辦。在11月9日下午舉辦的“主題論壇1:第四屆全球汽車技術發展領袖峰會”上,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總工程師 祖似傑發表了主題演講。

他表示,宋體">這兩年,在各國政策、企業創新、用戶認可的綜合作用下。汽車電動化不僅實現了快速發展,而且向着“電動+智能+生態”這種更加高階的電動智能汽車時代全速前進。但是,缺芯對於汽車行業的影響非常大,希望在國家統一規劃下,整車零部件、芯片、軟件各行業聯動,形成軟硬聯動的協同機制,形成產業在智能網聯汽車進一步發展“缺芯少魂”方面產業化的能力。

以下內容爲現場演講實錄:

尊敬的炳鋒會長,各位朋友,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

感謝主持人,大家知道習主席是2014年視察上汽時指出了“必由之路”,現在被付會長的開場,開啓了思想開放碰撞的下午時光,我第一個發言拋磚引玉。

在座的各位既是百年汽車工業的見證者,更是電動智能網聯汽車的親歷者。斗轉星移之間,全球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已經達到了12.2%,國內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更是突破了23.6%,在十年前這是不可想象的一件事情。

今天,站在電動智能網聯的新賽道上,一方面通過汽車產品的革新,不斷優化交通體系的人員結構,爲全球綠色低碳發展做出貢獻。另一方面通過汽車產品的平臺,匯聚了人類最新的智能化成果,爲用戶帶來極致的使用體驗。

這兩年,在各國政策、企業創新、用戶認可的綜合作用下。汽車電動化不僅實現了快速發展,而且向着“電動+智能+生態”這種更加高階的電動智能汽車時代全速前進。

我想,我的分享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上汽具體實踐。

第二部分,開放性思考。

上汽在持續努力探索電動智能汽車時代,這個時代有幾個特徵:

(1)場景創造價值。

(2)數據決定體驗。

(3)軟件定義汽車。

按照這樣的實現途徑,具體做了幾件事情:

第一,聚焦戰略項目,打通落地場景。

去年7月份,上汽聚焦四大標誌性戰略項目,就是智己品牌汽車的L7項目、飛凡的R7項目,和L4級的智能重卡和Robotaxi的項目,覆蓋了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各個領域,爲上汽創新技術搭建了落地場景。

其中,智己的L7已經在6月18日正式交付客戶,累計售出近4000輛,銷量保持在40萬以上豪華電動轎車的前列。飛凡R7(參數丨圖片)前不久已啓動交付,電動智能化口碑已初步建立,L4級的智能重卡和AIV項目是面向港口碼頭的特定運營場景,已經推出自研的5G+L4的智能重卡和AIV產品,在東海大橋是L4+車路協同的方式來做L4的商用車落地項目。

已經在東海大橋啓動減員化的運營測試。幾天前,上汽獲得了國內首張智能網聯汽車示範運營的營業證。 Robotaxi項目聚焦在新城場景,目前已經完成在上海、蘇州等地的運營工作。

“十三五”期間,上汽提出“國際化”戰略,今年1-10月份,上汽海外銷量近80萬臺,其中電動智能網聯汽車的比例已經超過16%。目前,上汽已初步建成集研發、製造、營銷、金融、物流等爲一體的面向全球的汽車產業鏈。

今年,面向全球市場同步推出電動智能車型MG4,國內叫“MG木蘭”,9月中旬上市以來,僅歐洲區域就已經收穫了超過7500張訂單,海外市場的持續做強,爲中國技術走出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整合研發體系,夯實技術底座。

過去上汽在傳統賽道上有傳統的技術組織模式。通過前段時間的探索,在新賽道上逐步構建了“1+5+7+X”的創新研發體系,包括重組設立了上汽集團的創新研發開發總院,強化了在新賽道上的軟件、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網絡安全,稱爲“五大數字化能力”。

推出了囊括三大整車平臺和四大關鍵系統架構的七大技術底座,已經匯聚業內外衆多科創頭部的創新技術生態,進一步夯實在新賽道的核心競爭力,爲打造更加智能的電動化產品持續賦能。

其中,七大技術底座是在新賽道上的新思考,我們認爲在新賽道上能夠實現極致用戶體驗,打造一流整車產品的主要抓手。

具體來說:

(1)上汽“星雲”純電專屬系統化平臺,純電的具有純電動車專屬特徵的可擴展模塊化平臺,可以派生出不同級別的純電專屬系列產品,能夠滿足從高端到終極品牌的全方位性能要求。現在純電動車已經從高端、中端到低端逐步進入市場化,是全系列覆蓋的市場格局。

(2)上汽“珠峰”機電一體化整車架構,聚焦汽車驅動系統的節能化和電感化,具有大帶寬、高安全、超操控、超舒適的特點。在海外國內的混合動力、插電混合動力在一段時間裡還是有比較大的市場。

(3)上汽“星河”氫能源專屬架構。基於上汽集團自主研發的PROME的高性能燃料電池系統打造。

上汽自己有專門的燃料電池電堆全面的研發能力,在氫專屬的架構有高壓儲氫、燃料電池發電、電驅驅動等特點。上汽集團始終堅持插電、電動、燃料電池三條新能源技術路線。

上汽“魔方”的動力電池系統在基於統一的電池包尺寸下,通過不同的電芯材料和改變,能夠實現多種能量和耐久、耐熱、快充的特性,同時做到可換、可充、可以升級,能夠滿足絕大多數純電車型的使用場景。和寧德時代、中石油、中石化成立合資公司,成立能夠換電充電的平臺。

上汽“藍芯”動力總成系統,主要聚焦在混動和插電混合動力,結合動力總成節能化和電改化的趨勢,推出更低油耗、更強動力、更加智能控制的電動總成系統。藍芯下一代發電機熱效率將突破47%。

上汽“綠芯”電驅系統以性能、高效率和體驗高級感爲目標,打造的是電驅的系統,工藝密度提前達到國家2035年的行業標準。

上汽“銀河”智能車全棧解決方案,打造了智能汽車、智能網聯所必需的中央集中式的電子架構,具有服務原子化能力的軟件平臺。去年第一次開了汽車行業的SOA開發者大會,上個星期開了第二次SOA開發大會。我們認爲IT行業SOA的平臺和原子化引入汽車,將對汽車生態帶來極大的幫助。能夠真正實現千人千面的軟件服務,爲用戶帶去極致的智能化體驗。

三是構建創新生態,促進融合發展。

我們認爲,汽車是電動化、智能化,終極是大的生態(生態化)。智能汽車作爲新的物種,將成爲聯通萬物的超級移動大終端,汽車比手機場景更加豐富,更加複雜,相應產生的價值會更大。

在上週的第二屆上汽SOA開發者大會上,聯合手機廠商OPPO發佈了生態域白皮書,我們認爲在行業裡首創“生態域”的概念,把手機視作未來汽車的某一個域,通過它引入生態。這樣可以把SOA架構推向物聯網世界,實現真正的汽車和萬物互聯的場景。

通過深度融合的SOA系統框架,可以讓開發者一次開發多端部署,實現多個智能終端和生態運營能力的無邊界融合。我們始終在思考,當用戶無人駕駛到非常高端的程度,用戶在車上做什麼?是不是可以達到真正對用戶帶來極致體驗,對汽車行業,對用戶出行是非常大的貢獻。

目前已經實現車和手機應用場景下的30項功能,隨着今年智己、飛凡兩個高階智能產品落地化,應用軟件的開發、測試、發佈、購買、激活運營的全輪已經打通,SOA的數字商城馬上上線,就可以實現真正的開發者在車上,和廠商、和各個生態連接起來。真正把智能汽車變成用戶的好夥伴(工作夥伴、生活夥伴),實現軟件可買、可賣、可訂閱,實現從技術創新、商業變現到價值回報的業務閉環。

當然,中午討論萬主席和苗部長也講,電動智能網聯汽車是一條非常長的賽道,不僅需要衝刺,還需要持久,久久圍攻。靠一兩家汽車企業,甚至幾家汽車企業都很難完成大賽道上的技術、產業、模式等方面的重塑。所以,需要衆擎易舉,才能使得智能網聯汽車走上一條發展的快車道。

結合自己的實現提幾點想法:

第一,剛纔萬主席講了電動車的過程,燃料電池汽車也是這樣的過程,現在正在前期階段。上汽集團持續在燃料電池產業化投入超過20年,在覈心技術上基於自主研發的第四代電堆平臺的燃料電池系統成功下線。其中電堆的自主化程度和子零件國產化率達到100%,在功率、耐久等關鍵指標上,已經和國際上一流水平比肩。

在產業推廣上,上汽集團積極參加國家燃料電池示範運用工作,今年陸續在市場上投入超過400臺的燃料電池車產品,提供包括120臺乘用車產品,已經投入運營,不斷積累各類燃料電池車型的運營經驗。

但是我們發現,在燃料電池的發展普及,70mpa的加氫站仍然是阻礙燃料電池產業化的主要瓶頸,像當時電動車普及的時候,充電樁的標準不統一。在燃料電池的開發過程中,沒有加氫站的標準和流程,行業跟政府在基礎設施方面怎麼加快燃料電池的發展。

第二,談到電動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經過近幾年的快速發展,目前國內的智能汽車產業在覈心零部件、信息交互、基礎設施建設、測試區建設、人工智能技術方面都有一定的突破。

由於智能網聯汽車屬於新生事物,我國現行的法律法規、規章、技術標準等不同程度上對發展存在直接和間接的制約。中午的時候日產、通用的同事都提出,希望法規上進一步創新,把車的新技術進一步應用。

上禮拜,工信部發布了《關於智能網聯汽車准入和上路通用試點方案的徵求意見稿》,要對L3、L4的自動駕駛車輛進行准入管理,開展試點工作。汽車行業要協助相關政府,推進相關試點工作,包括進一步優化,有利於推進智能網聯汽車向L3(發展),現在L2對用戶的體驗還不是很好,希望能夠進一步推進產業發展。

第三,發揮協同效應,推進汽車芯片的穩健發展。

這次缺芯對汽車行業影響非常大一方面說明了國家汽車芯片基礎能力薄弱,導致了智能汽車產業鏈存在較大的風險。同時,包括我們有跟智能汽車大算力匹配的車用操作系統等待產業化突破,手機以及其他的造型還是不能符合智能汽車強攻擊的實時要求。今天中午苗部長也特別又提了一次,“缺芯少魂”的問題,希望在國家統一規劃下,各個汽車廠家各自分頭投入,投入很巨大,而且有些底層的技術大家可以共享。希望在國家統一規劃下,整車零部件、芯片、軟件各行業聯動,形成軟硬聯動的協同機制,形成產業在智能網聯汽車進一步發展“缺芯少魂”方面產業化的能力。

上汽在大算力芯片上,今天黎明總算來了,上汽和地平線戰略合作,在打造地平線全新徵程的智駕計算平臺,和征程6的艙駕融合的國產計算平臺,同時計劃共同研發面向未來的大算力芯片和計算平臺。

作爲上汽,跟上海的微技術工業研究院合作,不斷聯合汽車和汽車電動產業鏈合作伙伴,想在上海雙方共同設立一個國產芯片的基金,同時建立車規級芯片建設和公示的公共平臺。

我們國家在車規級芯片上缺乏標準,有美國的AEC-Q100標準,但這個標準還不完全適合於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汽車的要求。同時,在認證方面,包括一些新創的芯片企業缺乏IP支持,甚至在小流片綜試階段的導入支持。上汽願意跟微技術工藝研究院合作,打造公共平臺,支持中國汽車芯片產業的發展。

電動智能網聯汽車新賽道剛剛開始,我們認爲,在自研關鍵技術的同時,還是要堅持中國在汽車工業這麼多年的經驗,要保持充分的開放,保持充分的合作,能在這條賽道上行穩致遠的有力支撐。上汽集團也將堅持自主研發和開放合作並舉,與行業夥伴共贏電動智能網聯汽車的美好未來。

時間關係,我的發言就到這兒,不當之處請各位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