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藝這十年|上海電視劇創作的堅守與創新
自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後,中國影視行業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藝創作要紮根生活、反映現實,堅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三精”標準。這次重要講話爲文藝工作者指明瞭方向,而上海出品的電視劇正是在這一指導思想下不斷前行,逐步實現了從題材、製作到市場影響力的全面提升。
《功勳》劇照
近年來上海出品的優秀電視劇不斷涌現,整體呈現出繁榮的發展局面。例如2023年至2024年,有19部上海出品電視劇入選央視“大劇看總檯”片單,創歷史新高。在第33屆電視劇飛天獎中,上海出品的《在一起》《埃博拉前線》《功勳》等多部作品獲得優秀電視劇獎,《功勳》的演員王雷還斬獲了優秀男演員獎。在第34屆飛天獎中,“上海出品”的《繁花》《三體》《超越》等都獲得了優秀電視劇獎。
上海作爲中國電視劇創作的重要基地,過去十年持續發力,堅守創作原則、追求創新突破,推出了衆多優秀的電視劇作品。這些作品不僅具有極高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還在市場上取得了良好的口碑與收視率,成爲新時代主旋律文藝創作的標杆,同樣也對當代中國文藝創作帶來諸多啓示。
時代精神與情感共鳴:上海出品的情懷堅守
上海出品的電視劇作品始終以深厚的時代精神爲基石,緊扣時代脈搏,貼近現實生活,傳遞出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文化自信。諸多電視劇通過對不同領域和層面的社會現實的描繪,深刻反映了時代的特徵和精神風貌,使觀衆能夠在觀看電視劇的過程中感受到時代的脈搏。
例如《繁花》作爲金宇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描繪了上世紀90年代上海市民的生活與情感。這部劇不僅是對上海發展史的回顧,更通過鏡頭語言、時代符號和精細的細節展現,營造出濃厚的懷舊情緒,引發了觀衆的集體記憶 。
《繁花》劇照
此外,《城中之城》作爲金融題材劇作,聚焦現代金融職場,展現了個人奮鬥與時代發展的緊密聯繫。劇中人物在金融城這個現代化舞臺上經歷的迷茫與堅守,真實反映了當下社會中個人與體制的互動,讓觀衆在角色命運中看到了自身的影子。
同樣,《三十而已》《二十不惑》這類作品也延續了這一特點,通過對都市女性不同階段的生活與困惑進行探討,塑造了獨立、自主的女性形象。上海電視劇通過這樣的作品,不斷傳遞出積極進取、勇於面對生活挑戰的女性特質,這不僅迎合了當代關注女性獨立意識的時代精神,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女性題材電視劇的多樣化發展。
這些作品通過對時代精神的準確把握和對人性的深刻思考,成功引發了觀衆的情感共鳴,使得上海出品的電視劇不僅僅是娛樂消費品,更成爲反映社會變遷、傳遞主流價值觀的重要載體。
現實主義與藝術表達的結合:創作手法的創新
現實主義是上海電視劇創作的重要原則之一。在衆多上海出品的電視劇中,創作者們注重真實描繪人物和生活,塑造出了一批具有鮮明個性和複雜情感的人物形象。例如,《繁花》中的阿寶、玲子等人物,他們的性格、命運和情感都與上海的城市背景和時代環境緊密相連,具有很強的真實性和可信度。通過對這些人物的真實描繪,電視劇展現了生活的多樣性和複雜性,使觀衆能夠產生共鳴和認同。
《城中之城》劇照
上海電視劇在堅守現實主義的過程中,還敢於客觀呈現社會現象和矛盾。例如,《城中之城》中對金融行業內部的權力鬥爭、利益輸送等不良現象進行了揭露和批判;《三體》中對人類社會在面臨危機時的種種弊端和矛盾進行了深刻的反思。這種客觀呈現社會現象和矛盾的做法,使電視劇具有了更強的思想性和批判性,能夠引導觀衆對社會現實進行深入的思考。
同時上海電視劇的創作不僅在主題上有着明確的現實主義傾向,還在敘事手法上追求創新,注重現實主義與藝術表達的有機結合。《繁花》在美術、服裝和道具的精細設計上極具藝術美感,通過懷舊的視覺符號營造出時代的獨特韻味。導演王家衛的電影化手法,使得《繁花》成爲既具文學深度又具視覺美學的電視劇佳作。
《三體》劇照
《三體》則代表了上海出品的科幻題材突破。這部改編自劉慈欣經典小說的電視劇,不僅在視覺特效和科技場景上精益求精,還通過對人類命運與科技發展之間複雜關係的探討,提升了科幻題材的思想深度。製作方不惜投入重金,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將原著中的宇宙尺度和科技場景逼真還原,贏得了觀衆和科幻愛好者的一致好評 。
此外,創作中的《八千里路和雲》《千里江山圖》等歷史題材作品,將以真實的歷史事件爲背景,通過情感化、細膩化的敘事,將歷史人物的精神與當代價值觀進行連接,實現歷史與現實的跨越。
融合與創新傳統文化:呈現上海特色
上海電視劇在創作過程中,還注重融合和創新傳統文化。上海作爲一座具有豐富歷史文化底蘊的城市,其地域文化在電視劇創作中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和傳承,上海的文化底蘊也爲這些作品增添了獨特的本土風情。
比如《繁花》用滬語對白再現了20世紀90年代上海的市井生活與商界風雲,既有鮮明的地方特色,也具備時代共鳴感 。劇中充滿了上海方言、上海弄堂文化、上海飲食文化等地域元素,電視劇營造出了濃郁的上海風情,使觀衆能夠感受到上海獨特的文化魅力。這種對地域文化的挖掘和傳承,不僅豐富了電視劇的文化內涵,也爲地域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作出了貢獻。
《安家》劇照
《安家》中則大量出現上海的老洋房、石庫門和弄堂等具有代表性的建築。比如介紹老洋房交易時,展現了老洋房獨特的建築風格、精美的裝飾以及背後承載的歷史文化。同時,劇中人物居住和工作的場景也多爲上海的普通民居和街道,讓觀衆直觀地感受到上海的城市風貌和居住環境。劇中角色更具有典型的上海人特點。例如,徐文昌作爲在上海弄堂長大的人,有着上海人的細膩、精明和善良。他對老洋房文化的瞭解和熱愛,體現出上海人對本土文化的傳承和自豪。而房似錦等外來奮鬥者在上海的經歷,也展現了上海這座城市對外來人員的包容和吸引力。
《城中之城》則通過上海的金融背景展現了現代都市的複雜性和全球化進程中的中國力量。這種本土化與國際化的融合,使得上海出品的電視劇既能在國內市場佔據一席之地,也具備了走向國際的潛力。另外,一些上海出品的電視劇,將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科技手段相結合,創造出了獨特的視覺效果和藝術風格。對傳統文化的融合和創新,使電視劇既具有傳統文化的底蘊,又具有現代科技的活力,能夠滿足觀衆對文化藝術的多元化需求。
主旋律與市場需求的平衡:現實主義的廣泛接受度
近十年來,上海出品的重大題材電視劇做到了部部精品,同時,這些作品在堅持主旋律的創作原則下,充分考慮了市場需求和觀衆審美的變化。例如,《城中之城》聚焦金融行業,展現現代職場的壓力與人性博弈,既具備現實主義色彩,又充滿了懸念和戲劇衝突,符合當下觀衆對高品質現實主義題材的偏好。
《光榮與夢想》則以宏大的敘事,描繪了從建黨到抗美援朝的壯麗歷史畫卷。這部劇不僅有激烈的戰爭場面,更有對歷史人物細膩的刻畫,讓觀衆彷彿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它讓我們看到了老一輩革命家的堅定信仰、無私奉獻和偉大情懷,爲我們樹立了崇高的精神榜樣。
《破曉東方》劇照
《破曉東方》改編自紀實文學《戰上海》,生動地展現了上海從“舊世界”到“新世界”的時代鉅變。共產黨人在“戰上海”“建上海”的過程中,展現出的智慧、勇氣和擔當,令人欽佩不已。該劇爲我們呈現了一幅上海解放初期的歷史畫卷,讓我們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在一起》以抗疫爲主題,譜寫了一曲民族精神的讚歌。它聚焦了疫情下平凡人的堅守與奉獻,醫生、護士、志願者等羣體,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人間大愛和社會責任。這部劇讓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在面對困難時的團結一心和頑強拼搏。
可以說,這些上海出品的作品在主旋律創作中找到了與市場的平衡點,不再侷限於刻板的道德說教,而是通過精彩的敘事和優質的製作,傳遞出主流價值觀。這種轉變不僅提升了主旋律劇集的藝術水準,也拓寬了其受衆面。
上海電視劇在過去十年的蓬勃發展,不僅爲中國電視劇創作樹立了標杆,也爲整個文化產業的創新和升級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在全球化與本土化、市場與主旋律之間,上海出品始終在堅守中創新,在創新中突破,展現出強大的文化生產力和藝術創造力。這十年,是上海電視劇邁向輝煌的十年,也是中國影視創作不斷追求卓越的十年。
隨着時代的不斷髮展和變化,上海電視劇需要進一步深化對時代主題的把握。未來的作品應更加關注社會轉型期的各種問題和挑戰,如人工智能對人類社會的影響、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等。通過對這些時代主題的深入挖掘和展現,上海電視劇能夠更好地反映時代的精神風貌,爲時代畫像、爲時代立傳、爲時代明德。 未來,隨着技術的進步和觀衆審美的不斷提升,上海電視劇創作將繼續堅守文化自信,探索新的敘事手法,推動中國影視作品邁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