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推進低空經濟產業:將聯合長三角城市建設全國首批低空省際通航城市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孫燕 上海報道

7月30日下午,上海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大會暨重點低空經濟企業走進上海系列活動舉行。

據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主任張英介紹,《上海市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明確將全面打造低空經濟產業創新高地、商業應用高地和運營服務高地。

《行動方案》將重點實施領軍企業培育、關鍵配套供給、軟硬設施建設、空間載體打造、管理服務提升、商業場景推廣六大行動,全方位提高產業體系化水平,以航空裝備標誌性產品商業應用爲引領,以低空基礎設施和適航檢測標準爲支撐,以低空協同管理和運營監管爲保障,加快新興前沿領域創新突破,塑造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產業創新突破

在《行動方案》中,上海明確要建立低空新型航空器研發設計、總裝製造、適航檢測、商業應用的完整產業體系。

圍繞航空器,陳杰指出,要聚焦研製標誌性產品,加快提升低空航空器規模化總裝製造能力,充分發揮民航華東管理局等國家專業機構在滬優勢,同步加強上海低空航空器適航審定能力建設,合力推進低空經濟產業技術革新和標準引領。

以企業爲創新主體,《行動方案》明確重點支持10家以上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工業級無人機和新能源通航飛機研發製造領軍企業落地發展,培育20家左右運營服務領軍企業,集聚100家以上關鍵配套企業,打造30個以上標誌性產品,實現“100+”低空飛行服務應用。

在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方面,目前,上海已集聚了峰飛航空、時的科技、沃蘭特等eVTOL整機企業。8月1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峰飛航空處獲悉,當天峰飛航空盛世龍eVTOL完成跨長江首飛,從位於南京市浦口區的南京市無人機基地起飛,飛越長江並沿江盤旋巡航後返回基地,航程25公里,往返飛行時長10分鐘,實現了噸級以上eVTOL首次跨長江飛行。

陳杰還強調,在推進過程中還要加強重點企業“服務包”制度落實,把政策資源及時傳達給企業,“一企一策”提供政策包、服務包,讓企業訴求上得來、惠企政策落得下,切實感受到政策力度、實現更好更快發展。

應用方面,張英此前在《關於推動開展低空空域利用 加快培育發展低空經濟的提案》(以下簡稱“提案”)中指出,低空多層次飛行相關應用場景開發相對薄弱,以農林牧漁等傳統飛行作業爲代表的市場增長緩慢,市場主體開展場景應用仍依賴於財政補貼,市場內在驅動力有限。

此次大會上,陳杰進一步指出,要聚焦打造商業應用場景,拓寬低空經濟的商業化試點和規模化應用,在物流運輸、應急救援、低空文旅、智慧城市及載人交通等領域,深度挖掘商業化潛力,加快在重點旅遊區域開發低空觀光、航拍體驗等多元化旅遊產品。

運營服務支撐

“培育發展低空經濟需要強化政策法規、空域開放、技術創新、場景應用等關鍵要素協同,尤其是亟需加大低空空域開放利用,提升低空空域管理水平,打造低空飛行應用場景,更好支撐壯大低空經濟發展規模。”張英在提案中指出。

依據《行動方案》,上海將建立低空空域開放協調機制,完善低空基礎設施建設,建成無人駕駛航空器綜合監督管理服務一體化平臺。

圍繞低空空域開放協調,陳杰指出,工作機制要進一步完善,由市經濟信息化委牽頭,緊密協同市交通委、市公安局、民航華東局、空軍上海基地等單位,建立軍民地三方協同機制,組建具體工作專班,加快系統謀劃、整體推進,建設常態化溝通協調工作模式,協調解決空域開放等複雜問題,打造低空經濟產業生態。

“要聚焦建設低空基礎設施,圍繞低空運營單位核心關切,結合超大城市建設和空域實際,加快建設設施網、航路網、空聯網、服務網‘四張網’,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地空聯動的軟硬基礎設施體系。”陳杰還指出。

依據《行動方案》,上海將聯合長三角城市建設全國首批低空省際通航城市,初步建成“海—岸—城”低空智慧物流商業體系,積極申請城市空中交通管理試點,建成全國低空經濟產業綜合示範引領區,核心產業規模達到500億元以上。

競逐“天空之城”

在7月2日的市政府常務會議上,上海提出要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天空之城”。

放眼全國,已有十幾個省市發佈了低空經濟產業發展方案,競逐“天空之城”。如自2022年起先後出臺《深圳市低空經濟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2—2025)》《深圳市支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深圳經濟特區低空經濟產業促進條例》的深圳,已被稱爲“低空經濟第一城”。

華金證券通信首席分析師李宏濤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粵港澳經濟發達,能爲低空經濟的早期商業化落地提供優質的目標客戶羣,且區域間島嶼縱橫、跨海跨江運輸條件複雜、人口稠密、交通擁堵等因素對低空新業態交通出行的剛性需求較強,同時,具備豐富的低空空域資源,低空800米以下可使用資源比例在50%至80%之間。“粵港澳在低空經濟發展方面已取得顯著進展,如深圳市2023年新開通無人機航線77條,新建無人機起降點73個,完成載貨無人機飛行量60萬架次,飛行規模全國第一。”

另外在產業鏈基礎方面,粵港澳擁有小鵬匯天、億航智能、廣汽等長期致力於電動垂直起降和飛行汽車研發製造的本土企業,無人機產業已形成涵蓋研發製造、檢測認證、飛行運營和服務保障的全產業鏈,有電子五所、極飛科技、億航智能、華科爾、優飛科技、成至智能等多家致力於檢測、農業、工業、物流、消防、表演和外掛系統的製造和運營企業,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

華西證券認爲,目前各地已將低空經濟作爲產業新賽道,未來產業佈局將以擴大低空開放與擴展低空應用相結合。各地低空產業佈局已由初期整體規劃逐步轉向產品與應用的規劃,結合各地產業特點將激活低空經濟全產業鏈共同發展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