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嶺戰役:“鬼炮”喀秋莎咆哮,打響了世界矚目的坑道戰
朝鮮戰爭爆發之後,美軍一直夜郎自大,他們非常自信地認爲,我軍與美軍正面交鋒無異於自尋死路,美軍高級將領麥克阿瑟還對我軍進行冷嘲熱諷,認爲我國志願軍會被美軍打得體無完膚。
然而,事實的發展出乎了美軍的意料,我軍在朝韓戰爭中將美軍打得措手不及,雙方從勢均力敵到逐漸被我軍鉗制得動彈不得,這才讓美軍不得不正視我軍的威力。
在上甘嶺戰役當中,美軍被我軍打得無力還擊,這場戰役也是整個抗美援朝運動中最爲著名的一場戰役。
因爲在這一仗中,有蘇聯的喀秋莎火箭炮助陣,把狂妄的美軍打得落荒而逃,此戰使得我軍發揚了國威,沉痛打擊了美帝國主義的囂張氣焰。
上甘嶺究竟是一場什麼樣的戰爭?
爲什麼說蘇聯的喀秋莎火箭炮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1929年的世界,由美國爆發的經濟大危機開始席捲全球,歐洲的許多老牌資本主義強國無一倖免,都被捲入危機的旋渦之中,這場經濟大危機對西方國家的經濟、社會、產業各個方面都造成了致命打擊。
彼時在歐洲,納粹希特勒開始掌權,意大利墨索里尼陰謀上位,在亞洲日本開始染指東南亞,這三個國家隨即結盟形成了軸心國。
他們爲了轉移國內社會的矛盾,同時也爲了解決自己國家國內問題,隨即先後走上掠奪和侵佔着其他國家的道路上。隨即,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
二戰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場空前浩劫,整個世界都被捲入其中,也直接影響了戰後世界格局的形成。
美國則因爲在戰爭中奉行孤立主義,一時之間美國隔岸觀火,並且充當着向歐洲各國提供軍火交易的角色,使其賺得盆滿鉢滿,並且憑藉着吸納歐洲先進科技人才,一舉在戰後躍遷成爲世界超級大國。
美國憑藉着核威脅戰略,由過去的孤立主義開始走向了全球擴張主義,並且時刻想做世界的霸主,隨即開始在全世界佈局,試圖靠強大的軍事威懾力來稱霸世界。
然而另一個與美國分庭抗禮的軍事工業大國蘇聯,卻一直敢於同美國叫板。
兩個國家在意識形態上不僅對立而且還產生了衝突,1950年代開始,美蘇之間開始爲角逐世界老大展開了冷戰。
過去朝鮮半島被日本侵略者殖民,眼下美蘇兩國在戰後便陰謀致使朝鮮半島的發生了分裂,在朝鮮半島的三八線爲分界線,美蘇兩國彼此建立了南北勢力範圍。
朝鮮半島上遂形成了南北陣營,它們分別是:北方向蘇聯靠攏的朝鮮,南方倒向美國的韓國。
時任朝鮮領導人的金日成心中一直想要統一朝鮮半島,蘇聯斯大林當局看出了他的心思,並鼓勵他進攻。於是朝鮮率先發兵攻打韓國,整個朝鮮半島上頓時硝煙四起,危機重重!
南部的韓國是美國扶植起來的國家,隸屬於資本主義國家陣營,美國之所以要幫扶韓國,多少有些自己的算盤。
朝鮮人民志願軍一路高歌猛進,打得韓國軍隊無力反擊,屆時,朝鮮都快把朝鮮半島徹底佔領了。
美國意識到倘若韓國被徹底攻陷,那麼自己在亞洲地區的利益將受到巨大的影響。隨即,在杜魯門當局的操縱下美國打算介入朝韓戰爭中。
美國向聯合國施壓,打着“爲人類和平着想”的僞善旗號,在歐洲各國招兵買馬,意圖藉此干涉朝鮮半島上的內政。
於是在聯合國的組織下,一支來自十五個國家的兵源,由美國統帥的美聯合國軍便組建了起來,隨即馬上開赴朝鮮戰場增援韓國。
美軍上陣之後,朝鮮由先前的攻勢猛烈變成了難以匹敵,開始被韓美聯盟打退,一路朝着三八線以北的方向節節撤退。
這本來是朝鮮半島上的事情,然而美軍的意圖遠遠不止是打退朝鮮這麼簡單,隨着美軍將戰火一步步向我國境內燒來,我國意識到美軍很有可能,想借朝鮮爲切入口,進而攻入我國。
爲了阻止和粉碎美帝國主義的狼子野心,我國隨即答應朝鮮的請求,派出百萬雄獅跨過鴨綠江,浩浩蕩蕩開赴朝鮮戰場,和朝鮮人民志願軍一道抗擊侵略者。
美國聽說我國增援朝鮮之後,美軍高層還不忘陰陽怪氣地嘲笑我國,說我國落後的武器,以騾馬成羣,也敢同美軍叫板?
然而現實的發展終究還是狠狠地打了美軍一巴掌,我軍不僅沒有被美軍輕鬆擊退,反而對美軍形成了勢均力敵的態勢,到了後面我軍開始勢如破竹,把美軍打得落荒而逃。
美軍這時才意識到我國遠遠沒有其想象中的那麼簡單,且更讓美軍想不通的是我國憑藉着落後的裝備,居然也讓美軍難以攻克,讓雙方戰勢持衡,這可讓美軍焦頭爛額,不斷變化着作戰方案來對付我軍。
經過了一仗又一仗,我軍即使有傷亡人數,美軍也卻難以將我軍打退。
我軍和朝軍一起並肩作戰,採取了一系列克敵的打法,鑑於敵方運用先進的武器裝備。
而我軍裝備稍顯落後。在我國彭老總等人的策劃下,制定了以運動戰爲主體,陣地戰、游擊戰作爲輔助的作戰模式,我軍的氣勢讓美軍無法撼動。
時間來到1952年初,美軍與我軍達兩年的較量之後,開始懼怕我軍的實力,更多以防守的狀態來應對我軍的打擊。
我軍對美軍的攻勢變得越來越主動,在彭老總的指揮下,我軍戰士們多次以營連爲單位,朝着美軍發起了一輪又一輪進攻,每一輪都對美軍造成致命性傷害。
此時美軍內部出現了兩種聲音,一種主張談判停戰,另一種則主張與我軍火拼到底。
最終美軍還是打算寧爲玉碎不爲瓦全,勢必要跟我軍死撐到底,隨即開始改防禦爲反擊。
他們認爲這個時候再不對我軍發動進攻,那麼戰局將被我軍徹底把握,而美軍的失敗也只是時間上的長短而已。
於是美方高層表面上向我軍提出了“無限期休會”的談判請求,另一方面則暗中策劃着對我軍實施反擊的方案,以拖延時間的方式,使得美軍進行充分的備戰準備,他們準備在10月份於上甘嶺對我軍發起反攻。
彼時上甘嶺已經被我軍佔領,上甘嶺位於朝鮮半島中部,原來這裡坐落着一個小村莊,有着凹凸不平的高地和山窪。
美軍打算藉助這裡的地理特性,對我軍實施其精心籌備的“攤牌計劃”,意圖使用更爲先進且猛烈的炮火將我軍制服。
我軍得到情報稱美軍暗中正在籌備新一輪戰役,並且還打算在上甘嶺上對我軍實施打擊,隨即我軍下令整肅軍隊,進入戰備狀態。
10月14日,美軍開始對我軍進行了打擊,美軍這次來勢洶洶,一直對我軍進行猛烈的轟炸。
炮彈一枚接着一枚上膛,美軍毫不吝嗇地對我軍發射了將近200萬發炮彈,甚至還派向空軍向我方投擲了5000枚炮彈。
美軍想以這樣持續轟炸的打法讓我軍無力應對,此戰美軍總指揮範弗裡特還非常自信對身邊人表示,美軍這樣的猛烈轟炸下,稍有常識的人都明白上甘嶺是不可能有生物可以活命的!
正當美軍在上甘嶺上轟炸得不亦樂乎之時,我軍早就針對其戰法制定了克敵之策,那就是用地道戰的方式進行反擊。
美軍的裝備使得其只能在白天作戰,而無法在夜間戰鬥,而我軍恰好白天防禦,夜晚反攻。
在戰前我軍便對上甘嶺的地理位置做了一系列的勘測,認爲採用地道戰畢竟合適一些,地道戰是我軍抗日時期所採用的克敵策略。
眼下將其遷移到朝韓戰爭採用似乎也有效果。我軍爲此挖了數十條坑道,每條坑道都極其深邃,足以避開美軍的轟炸。
同時我軍在上甘嶺陣地中,所處的位置正好是反斜面的後面,美軍恰好在斜面之前,這樣的位置非常利於我軍的防守態勢,同時還能讓美軍的轟炸作用減半。
幾場戰鬥下來,美軍每天都在大量消耗炮彈,我軍卻毫髮無損。
一時間,美軍便開始研究起我軍地道,他們隨即改變策略要從地道中打擊我軍。
於是他們不僅在地面上用石塊鐵絲堵住我軍挖的地道出口,甚至還動用一切火炮武器朝地道中攻擊,試圖讓我軍消失在地道中。
我軍戰士們不僅沒有被美軍的打擊嚇怕,依然頑強地用各種便利的方式來應對,比如用牀單包裹頭部以達到防毒效果。
戰士們相互掩護着彼此,朝地道口美軍槍炮衝去,以自己的身軀充當擋箭牌,爲後面的戰士修復坑道爭取一定的時間。
儘管美軍用炮火封鎖地道的態勢猛烈,但是我軍戰士們依然大無畏地衝在最前方,後勤運輸人員不斷更替,及時解決地道當中缺水缺糧的狀態,儘管有死傷,但是大家總是奮不顧身爲保衛陣地而戰!
眼看美軍將全部的精力集中在封鎖地道上,我軍又調整了策略,首先調集更多軍隊在地面上左右夾擊上甘嶺的美軍,加大了攻擊力度,意圖使得美軍不得不轉移攻擊範圍到地面上。
我軍總部隨即又給上甘嶺區域內增援了一千多兵力,同時增強先進武器的使用頻率。
彼時蘇聯已經給我國運送來大量的先進武器裝備,其中就有蘇聯二戰時期的秘密武器喀秋莎火箭炮。
喀秋莎火箭炮是蘇聯在二戰時候,爲了應對歐洲戰事而開發出來的超級武器。
這種武器不僅擁有強大的機動性,並且在火力上也是十分威猛,射程可達8500米,一次性能夠發射16枚的火箭炮,曾在二戰時候讓蘇軍所向披靡。
我軍有了大量的兵力增援和強大的武器裝備之後,一時間開始扭轉戰局,尤其是喀秋莎火箭炮的加持,更是讓美軍無從抵禦,在對着美軍陣地進行集中的炮轟之下。
美軍的防禦工事盡數被我軍摧毀,整個上甘嶺火光沖天,硝煙瀰漫,美軍之前消耗了大量炮彈,眼下沒能及時補己,只能任憑我軍強大火力將其炸得碎片橫飛。
美軍已經無法抵抗,隨即驚慌失措地向其總部求援,戰場上的美軍已經無力抵抗,我軍趁勢發動反攻,把美軍教訓得落花流水。
到11月25日這一天,持續了43天的上甘嶺戰役以美軍再次呼求停戰談判而告終。
美軍節節敗退,我軍勢如破竹,這場激烈的戰役使得我軍守住了上甘嶺陣地。
儘管我軍付出了一萬人將士的性命,然而美軍卻在這場戰役中死傷人數達到2.5萬人之多,上甘嶺戰役也徹底扭轉了朝韓戰場上的局勢,美軍開始失去主動權,我軍開始主控戰局的發展。
結語:
上甘嶺戰役是我軍與美軍進行得最爲激烈的一場戰鬥,在密集的43天戰期中,雙方火炮打擊之密集,投入裝備之精良,已經堪比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戰鬥中,我軍戰士以頑強艱苦的鬥爭精神,克服了敵人層層封鎖,爲了保衛陣地而衝鋒陷陣,發揚了我國的軍威。
這場戰役直到今天爲止,依然讓美國人摸頭不着頭。一向自以爲是的美國一直無法理解,區區地道戰是怎樣把美軍降服的,儘管美軍對地道進行了嚴密的封鎖,最後仍然無濟於事,且還遭遇了我軍強大的炮火,而喀秋莎火箭炮更是讓其聞風喪膽。
上甘嶺之戰中陣亡的戰士們,無疑是最可愛的人!即使敵人的火炮兇猛,他們仍然奮不顧身衝在最前方,爲掩護同伴,保衛陣地,捍衛民族的尊嚴而戰,體現出血性中國男兒該有的風采,這樣的精神無疑是激勵我們奮發向上的寶貴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