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合璧 金甌無缺」 兩岸師生「雲端」共賞《富春山居圖》

北京市京源學校和臺北市私立靜心學校的各一個班級的學生,在網路「雲端」共同賞鑑中國傳世名畫《富春山居圖》。(藍孝威攝)

北京學生根據山水畫的佈局手法,結合剩山圖現存部分的圖景,用線描速寫的形式進行「補畫」,以想像力補充畫作被焚燬的部分。(藍孝威攝)

今天(10日)在北京市京源學校,展開一場跨越海峽的藝術賞析課。京源學校和臺北市私立靜心學校的各一個班級的學生,在網路「雲端」共同賞鑑中國傳世名畫《富春山居圖》,感悟中華文脈延綿不斷的凝聚力量。

「迤遞三千里,江山一卷橫」,元代畫家黃公望於1350年創作的紙本水墨畫《富春山居圖》,然而不幸因遭祝融焚成兩段。前半卷「剩山圖」,現藏浙江省博物館;後半卷「無用師卷」,現藏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兩校學生在語文老師和美術老師帶領下,從河流故事、文化意蘊、作者經歷、畫作背景等四個角度,共同深入賞析了《富春山居圖》的藝術特色和歷史價值。

整個課程分爲四個部分,「講述傳奇」、「神遊山水」、「品味畫作」等環節,利用文字、視訊等多媒體資源激發了學生們對富春山水的嚮往之情。隨後,兩岸學生展開想象,根據山水畫的佈局手法,結合剩山圖現存部分的圖景,用線描速寫的形式進行「補畫創境」。

在現代化網路科技支持下,兩岸師生彷彿置身於同一課堂,交流、學習、創作,共同向中華文化致敬。

靜心學校唐尚智校長和京源學校白宏寬校長在致辭時表示,兩校自2016年展開學術交流,迄今已5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從2020年雙方學校創新交流方式,通過網路「雲端」實現兩岸師生線上相聚,互動切磋,作育英才。

2011年6月,剩山圖與無用師卷曾在臺北故宮博物院首度合璧展出,《富春山居圖》也成爲兩岸相連的文化象徵。在「山水合璧」十週年之際,京臺學子共賞這件藝術珍品,架起海峽兩岸青少年交流之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