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四水 暖經濟迸發新活力

來源:中國旅遊報

何 超 本報記者 高 慧

溫泉景區蓄能,三湘四水“不冷”(曹燕老師約稿)

近期湖南氣溫劇烈波動,春寒料峭,不少市民遊客選擇浸泡在暖暖的溫泉中,褪去周身的疲倦,感受愉悅身心的度假時光。

可“泡”可“賞”

在湖南,不少溫泉建在景區裡,遊客可“泡”可“賞”,在美景中沉浸式體驗溫泉的魅力。

汝城縣熱水鎮水霧繚繞,恍若仙境,溫泉文化園人潮涌動。湖南師範大學的留學生高翔和劉冪穿梭在絡繹不絕的人流中,觀畫廊、賞美景、拍美照,還拎着幾袋花生、荸薺、雞蛋準備放入98度泉井,品嚐溫泉水煮出的美食。“我還沒見過這麼滾燙的溫泉,好神奇!”高翔說。

“最近各地遊客對溫泉旅遊的需求提升,過來體驗的人數增長迅速。”汝城溫泉福泉湯谷總經理漆星介紹,福泉湯谷平日客房入住率穩定在80%左右,週末經常是一房難求,溫泉泡浴日均1700多人次,最多時達到3500多人次。

踏入汝城縣官溪溫泉山莊,仿若置身於一幅山水畫卷。四周青山環抱,清新的空氣裡瀰漫着淡淡的草木香,山莊依山而建,幽然恬靜的氣質撲面而來。官溪山莊總經理袁勇飛介紹:“我們一年的入園人數大概在10-12萬人次之間,這個季節週末房間早早訂滿了,加上一日遊的客人,每天遊客接待量超過1000人次。”

“在這裡泡溫泉,身心得到了極大的放鬆。”傍晚,在安化御水·天賜冰磧岩溫泉,婁底遊客趙先生和家人在私密性極好的溫泉小院浸泡黑茶溫泉私池。資江兩岸的燈帶亮起,溫泉小院裡氛圍燈打開,湯池裡熱氣氤氳,圍爐煮茶的炭爐裡火炭撥得紅亮,烤架上放上安化小籽花生、安化柑橘、紅薯、板栗、手工餈粑等,好不愜意。

位於長沙近郊的寧鄉市灰湯溫泉國家級度假區、灰湯華天城溫泉度假酒店、金太陽溫泉農莊等溫泉區位優勢明顯,一直客流不斷。此前,長沙市文化旅遊廣電局推出洗身淨心紅色遊、孝老愛親陪伴遊、愛情見證浪漫遊、快樂成長親子游四條寧鄉溫泉養生線路,邀請遊客共赴愜意的溫泉之旅,獲得廣泛關注。

在湖南,類似這樣建在風景裡的溫泉不勝枚舉,爲湖南旅遊市場貢獻着一股“溫暖力量”。

“溫泉+”體驗

面對旅遊市場多元化需求,湖南溫泉景區創新求變,推出多種融合產品,“溫泉+”出新體驗。

張家界萬福溫泉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在提煉福文化主題的基礎上該景區還創新打造戶外拓展區、卡丁車賽道、無動力樂園、歡樂滑草、勇敢者營地、叢林穿越、森林度假等產品,遊客可進行民俗文化體驗、軍事拓展培訓等。

張家界萬福溫泉國際酒店有限公司總經理卓軍平介紹,目前,景區已是湖南省中醫藥康養精品景區和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去年景區接待遊客量超過25萬人次,接待研學遊團隊近1萬人次。2025年,張家界萬福溫泉將集中精力開發溫泉+中醫藥康養線路和產品,探索“溫泉+中醫”的療養模式,以及“溫泉+體育”“溫泉+娛樂”等新興業態模式。

福泉湯谷融合少數民族風情、田園文化、非遺香火龍展示等元素,積極拓展鄉村遊、親子游等“溫泉+”新產品,不斷豐富提升遊客體驗感。“春節期間基本爆滿。”福泉湯谷負責人介紹。

去年年底,長沙縣啓動麻林溫泉項目建設。長沙縣委副書記、縣長陳永高介紹, 長沙縣將整合大山衝森林公園和麻林地下熱水資源,圍繞主題度假、產業升級、高端慢生活、特色體驗四大方向,深度挖掘麻林溫泉的生態、生活、生命價值,融合文化、旅遊、康養、農業、研學等元素打造森林溫泉社區,充分釋放優勢資源“磁吸效應”。

春節假期,寧鄉市灰鄉金太陽溫泉農莊舉辦猜燈謎、兒時遊戲大比拼等傳統文化娛樂活動,讓遊客在享受溫泉的同時,還能感受到濃厚的年味。此外,雜技嘉年華、傳統花鼓戲表演等熱鬧非凡的新年活動,爲遊客帶來視覺和聽覺盛宴。

把脈發展

經過多年發展,溫泉已逐漸成爲旅遊休閒的重要業態,但是目前國內的溫泉開發利用還比較單一,以“住+泡”的傳統開發模式爲主,產品的升級改造仍有很大的空間。

《湖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建設一批度假康養旅遊高地,在特色湖區山區、溫泉集中地帶等,依託優美自然風光、歷史文化遺存,打造旅遊與康養休閒融合發展的生態旅遊開發模式;建設一批以汝城熱水溫泉、莽山森林溫泉等爲代表的度假康養旅遊高地、溫泉康養示範基地,將郴州市打造成知名的休閒度假旅遊勝地和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旅遊的重要節點城市。

溫泉作爲一種休閒方式,適用於各個年齡和羣體,而且既可以高端消費,也可以大衆消費,一般來說,一年四季都有市場,尤其是冬季重要的度假選擇。郴州是全國18個“中國溫泉之城”之一,全市地下熱泉60餘處,遍佈11個縣市區,溫泉康養旅遊產業已成爲郴州文旅產業發展的重要一極,也可作爲湖南溫泉康養產業發展範本。

前段時間,在首屆汝城國際溫泉康養產業發展交流大會上,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顏長文請與會各位專家學者爲湖南、郴州溫泉康養產業發展出謀劃策。

中國民族醫藥學會溫泉醫養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周立安提出,溫泉醫養是一種新型健康服務方式,也是高附加值產業,他認爲,當下年輕人加入到溫泉度假消費中,溫泉旅遊面臨着轉型升級的需要。結合露天溫泉、特色民宿以及娛樂觀光等的“溫泉+”模式,遊客對私密性、體驗性的要求也越來越強。

“未來醫療是‘全面預防+精準治療+健康管理’的融合,將中醫與溫泉結合的康養模式,是實現‘內外兼治’的康養理念的創新實踐。”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劉雪松建議,汝城溫泉可與中醫院合作,開展中醫診療和個性化的“一人一方”服務,開發一系列主題康養旅遊產品。以“康”爲主題方向,全面帶動康養產業的多重價值實現。

“康養旅遊打破了旅遊時間、空間、消費方面的‘天花板’,是汝城溫泉產業發展的理想方向。”廣東省旅遊協會副會長陳南江建議,汝城在發展溫泉康養旅遊的過程中,應當把鄉村、森林資源利用起來,把文化、環境、運動、餐飲、教育等結合起來,迎合“小特精美”的旅遊產品新趨勢,用好新媒體營銷手段,打造特色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