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物理網紅,張朝陽越過山丘

作者 | 葉二 編輯 | 魏曉

“核磁共振是質子的自旋在共振,跟核輻射沒有關係。”

11月3日,張朝陽回到了母校清華大學物理系,並在現場推演了關於核磁共振的量子力學原理,給學弟學妹們講了一節物理課。

此時的他,不僅是作爲清華大學傑出校友的搜狐創始人,更是一名專注硬核物理科普已三年的網紅。

三年前的這個時候,張朝陽以“物理老師”的身份投入到知識直播賽道。

第一堂物理課從“力”開始,張朝陽在直播間講解了萬有引力、庫侖力等知識。他帶着網友一步步推導公式,用日常語言引導網友思考,從高空墜落的物體爲什麼速度會越來越快?馬斯克的飛船和我國神舟十二號的速度和運行狀態是怎樣的?一天能繞地球飛行幾圈?他最後親手計算出了馬斯克的飛船和中國空間站每日繞地球飛過的圈數。

再到今年11月3日在清華講的量子力學原理課上,張朝陽運用量子力學的“十八般武藝”對各種磁場背景下的自旋系統進行了求解。對於磁矩在旋轉磁場中的變化,存在常規方法失效的挑戰,張朝陽巧妙引入“參考系變化”,順利求得核磁共振成像技術的核心公式。

在10月6日一場近5小時的“數學馬拉松”線下課中,他如此闡述物理課的價值,“中文自媒體對於物理數學方面的很多計算有缺乏,今天我講完斯托克斯定律,馬上中文一搜就有完整的推導文章和短視頻。”

這三年時間,220餘期直播課、28場線下課、4場高校專場、在線時長超過22000分鐘、全網粉絲426.93萬,張朝陽個人也完成了從物理老師到物理網紅的進階,越過了又一個山丘。

張朝陽曾說過,“當你決定做一件事的時候,最重要的要堅持,長期堅持到一定程度,量變就會產生質變 。”

而他自己的身體力行,正是最典型的證明。

張朝陽常說“一箭三雕”,稱直播講物理課一是興趣、二是公益、三是爲了公司業務。物理課的全網爆火,讓更多科學播主看見併入駐搜狐視頻,專業知識走向普羅大衆。

除此之外,登山、跑步、游泳,張朝陽還從自己擅長的運動出發,結合個人影響力爲業務和活動造勢。比如2021年搜狐新聞雪山行展示了搜狐視頻在高海拔下的直播技術,今年中秋爲預熱秋季搜狐視頻播主大會,他挑戰橫渡威海灣,掀起“關注流”社交狂歡。

人生在於折騰

在互聯網大佬中,張朝陽除了是先行者,有着“中國互聯網第一人”“互聯網教父”等標籤,同樣也是其中最能折騰的一個。

開物理課,是一種折騰。

或許直到現在,依然有人搞不懂,爲什麼張朝陽這樣一位大佬,會去做那麼硬核的知識科普內容。

如果你看過《張朝陽的物理課》,你就會清楚發現,張朝陽不是去做流量,他真的就是在講課,在那裡給用戶講理論,推公式,解釋物理現象。

很多互聯網大佬,將自己暴露在公衆面前,都是帶有明顯的商業目的的。

但張朝陽做物理課,出發點很純粹。在他看來,傳播科學知識是一種責任,也是對自我價值的確認。

運動,更是一種折騰。

就在兩個月前的中秋假期,張朝陽橫渡威海灣爲秋季搜狐視頻播主大會預熱。他從劉公島出發,全程4.15公里,最終抵達幸福門廣場,耗時2小時36分鐘完成挑戰。

這不是張朝陽第一次橫渡挑戰。

2017年8月13日,張朝陽從葫蘆島興城海岸游到覺華島,橫渡興城海峽,被業內驚呼爲超人;

2018年6月18日,在端午節當天,張朝陽成功完成10公里橫渡宜昌清江的挑戰,實際遊程超過12公里,游完之後信心爆棚,表示“未來的目標是英吉利海峽”;

僅三個月後,即2018年9月16日,張朝陽又橫渡了韓國漢江,而在前一天,他剛完成20公里的搜狐新聞馬拉松,鐵人一枚無疑了......

當然,要在算上此前更高頻次的登山跑步,那就更能折騰了。

而這正是張朝陽所信奉的人生哲學。

“人要活到老折騰到老,要有事情做,找到有價值的事,爲這件事去折騰,去創造和實現價值,有名的人就應該做一些事情能夠傳播,就像馬斯克、比爾·蓋茨等人,要創造傳播價值。”

“我們是前浪,但是正在努力做後浪,一定要折騰。”

“這輩子時間就給你這麼多年,過去就很快就過去了,生命是非常珍貴的。你要讓它過得非常有意義,一定要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價值在於堅持

而在折騰的背後,本質上則是對長期主義的堅持。

三年《張朝陽的物理課》,初心是源於對物理知識的熱愛,源於是想把一百年來沒有搞懂的物理問題弄懂,但在張朝陽每週堅持直播講課下,《張朝陽的物理課》火得一塌糊塗,既演算經典物理理論、宇宙與日常生活,也探訪科技產業、火箭發射。張朝陽本人變成“物理網紅”,連帶着帶動起一波硬核知識的科普浪潮。

也在物理課的引領下,搜狐視頻也開展了 “科學演講局”“搜狐健康課” “萬物皆有理”等衆多知識主題直播。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知識科普產生更多的興趣,並在這一過程中理解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將這些思維應用於日常生活和專業領域。

價值,在其中悄然迸發。

張朝陽認爲做事要遵循“一萬小時理論”,即在某一領域持續投入一萬個小時的練習和工作才能成爲專家。

不只是《張朝陽的物理課》,張朝陽還在搜狐視頻上每週直播四堂英語課,至今已經長達七年時間,未曾斷絕。

登山的過程,是一種堅持。

2003年5月5日,經過了一處冰裂縫,張朝陽終於登上了珠穆朗瑪峰海拔6666米的高度,當時還遇到了八級以上的狂風,彼時的他已經筋疲力盡。

橫渡的過程,是一種堅持。

橫渡興城海峽時,不僅要克服風浪大、水流急、長時間浸泡海水等諸多難題,還要面對海蜇等海洋生物干擾,張朝陽開始還能比較輕鬆愜意,但到了最後三公里,也感嘆“望穿雙眼,咋還不到。”那能怎麼辦,無非是繼續咬咬牙,堅持下去,不到終點不罷休。

這種韌性與長期主義,同樣貫徹在張朝陽對公司的管理上,他說“希望創辦的企業不僅僅是爲了賺快錢,而是要提供某種價值,是有益於社會的長期價值,這個企業才能走得很遠。”

搜狐長期堅持做媒體、搜狐視頻深耕知識直播,希望通過社交分發能給人們提供需要的、有意義的內容和東西。“我們要對中文互聯網做出貢獻,讓中文互聯網的內容質量得到提高。”張朝陽發出呼籲。

他在中國互聯網一直主張“文明”,認爲互聯網的好處是總有文明的道路可走,曾兩度發起反盜版行動,希望讓業界更加進步、更加成熟。

也正是這樣的堅持,搜狐作爲初代互聯網企業,雖說歷經波折動盪,但一直仍活躍在互聯網舞臺中,越過一個又一個山丘。

今天,無論是從《張朝陽的物理課》,還是從橫渡威海灣來看,張朝陽的折騰與堅持,仍沒有絲毫停滯的跡象。

他還在拼。

來源|AI藍媒匯 作者|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