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道Hyper | 除了收縮,英特爾無計可施
作者:周源/華爾街見聞
英特爾面臨的困境,並未隨着前任CEO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的“閃電”去職而結束。
當前,英特爾在新的技術寵兒如AI加速卡、AI服務器以及智能手機領域,仍未有寸進;而在傳統CPU市場,英特爾也優勢不再,受到競爭對手AMD的強力壓迫。
臨時上任的英特爾聯席首席執行官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兼任產品CEO)和David Zinsner(兼任CFO)履新已有兩個月,但除了停止Gelsinger主導推進的一些產品,比如停止將Falcon Shores(首顆AI加速卡芯片)推向市場、修改CPU技術路線圖、推遲18A技術節點的發佈等,此外沒有更有效的解決方案。
在履新聯席CEO兩個月後,這兩位英特爾最高領導人,在2024年第四季度財報電話會上承認,面對英特爾當前所處的重大挑戰,他們沒有快速解決問題的方案。
這個表態,被市場寬容地理解成“平衡和務實”的態度。
實際上,這兩位CEO拿不出有效解決方案,故而市場認爲英特爾轉型之路,很可能要延續數年。另外,將英特爾代工(IF:Intel Foundry)分拆爲獨立業務的工作,也需要同樣長的時間。
原本被視作能超越臺積電的Intel 18A製程工藝技術,也被放緩了推出的速度。
這項技術的代表作品是英特爾旗艦級產品Clearwater Forest,發佈也隨之推遲至2026年上半年。
這比原先的計劃延晚了約12個月。
Clearwater Forest,這是英特爾推出的新一代至強能效核(E核)處理器(前代產品是Sierra Forest),也是首批採用英特爾18A製造工藝的產品,更是業界首顆兼具背部供電和GAA工藝的芯片。
這顆處理器的特性是集成了Intel 7、Intel 3和Intel 18A三種製程工藝的芯片,定位數據中心服務器CPU。
其中,核心由五個區塊組成,左右兩側區塊基於Intel 7製程提供I/O模塊功能,中間部分每個區塊內集成四個基於Intel 18A製程的計算模塊和一個使用Intel 3系列製程的基礎模塊,包含主SRAM緩存、穩壓電路及內部聯繫網。
Clearwater Forest採用較爲激進的3D Chiplets封裝策略,搭載全新的Darkmont微架構,是Skymont的小幅升級版。
這顆芯片通過Foveros Direct 3D堆疊技術,直接堆疊了計算核心與緩存模塊,顯著提升性能和帶寬效率,數據在覈心與緩存之間傳輸更快,減少了等待數據的時間,提高了整體運行速度。
同時,由於採用EMIB 3.5D技術,因此能進一步優化不同芯片之間的通信,減少延遲,多個核心之間協作更順暢,從而提升系統整體性能。
就性能和製程工藝來說,Clearwater Forest極爲強悍,但代價是成本太高,市場驗證也需要時間,生態方面也有欠缺;更重要的是,這顆服務器CPU與AMD採用ARM架構的同類芯片相比,能耗過高。
因Intel 18A延緩影響的不只是Clearwater Forest,還有Panther Lake(包括Granite Rapids:第六代至強服務器CPU,專爲HPC設計),這是一顆移動處理器,原定於今年下半年推出。Panther Lake將主要由英特爾自己製造,小部分交由臺積電代工。
關於英特爾自己製造,也不同於一般意義的自造。
英特爾已在近期剝離了IF部門,使之成爲擁有獨立董事會的英特爾子公司,主營芯片代工業務。Holthaus說,英特爾將這個子公司視作與其他供應商一樣的角色,不會有待,這個子公司要拿到英特爾芯片代工業務,也要和其他供應商一樣努力爭取。
Panther Lake的後續迭代款全平臺PC處理器Nova Lake(取代現在的Arrow Lake),原定於2026年下半年量產,採用比Intel 18A更高一級的Intel 14A(大致相當於臺積電的2nm),既無法按期推出,自己代工也無法達成,大概率會全部外包出去。
但Holthaus卻表示,Nova Lake仍會部分採用自己家的工藝,另外部分外包。就目前的情況看,英特爾要自己搞定Nova Lake的製造,難度極高,完成的現實可能性極小。
除了因Intel 18A技術節點推遲而影響採用相關工藝的處理器推遲量產,英特爾既有的比如第二代酷睿Ultra處理器——Lunar Lake(2024年9月4日推出),竟然會因爲成本問題,減少英特爾整個公司的產品利潤率和毛利率。
Zinsner的解釋是Lunar Lake內存和封裝成本太高,導致2025年英特爾業績承壓。
一款已上市產品,會出現成本過高問題,原因可能與英特爾正在推進的價格戰有關。比如Granite Rapids(P核,3nm),英特爾將之的售價從17800美元大幅下調至12460美元,下調幅度高達30%。
Zinsner說,英特爾正在採用的激進定價策略,必然會影響產品毛利率。“到2025年,我們的業務不會出現明顯好轉;在Panther Lake推出前,我們的成本結構不會有任何改善。”
全面收縮戰線,成了現如今的英特爾兩位臨時聯席CEO能想出的最實際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