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後,上萬日軍拒絕投降,並害死信使,粟裕:不勸了,打

1945年8月,日本終於不再負隅頑抗,選擇了無條件投降這條路。然而面對國內做出的這個決定,各地日軍的反應各不相同。

有認清現實的日軍積極投降,也有日軍想要負隅頑抗。在高郵,粟裕就碰到了一股負隅頑抗的日軍。

面對我軍的勸降,這股日軍油鹽不進。

爲了能以最小的代價俘虜這股日軍,粟裕還專門派出了特使,勸說這股日軍投降。誰知他們竟然殺害了粟裕的使者,打算頑抗到底。

粟裕得知後大怒,直接下令消滅這股日軍。

這股日軍爲什麼負隅頑抗?他們的結果如何呢?

半個世紀的抗戰史

日軍入侵東北,卻並不是我國抗日戰爭最早的時間。我國最早的對日抗戰,或許應該追溯到1894年的甲午戰爭。

甲午戰爭中,日本在朝鮮挑起戰火,朝鮮向宗主國清朝求助。而日本等的,就是當時號稱亞洲第一的大清水師。

當時日本通過明治維新之後,覺得自己已經可以縱橫亞洲了。但面對清朝這個龐然大物,日本並不確定自己是否能打贏。

爲了能將清朝打敗,日本可以說是蓄謀已久。最終日本成功挑起了戰爭,在海戰中將北洋水師打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清政府被迫簽訂了《馬關條約》,不僅要給日本賠款,甚至還要割讓遼東半島和臺灣島、澎湖列島給日本。

這無疑是一個響亮的耳光,直接抽在了清政府的臉上。

得到戰爭賠款的日本,開始大力發展軍事實力,逐步成爲列強的一員。而清朝並沒有吸取這個教訓,王公貴族依舊在肆意享樂。

只有那些被殖民的人民,永遠生活在水深火熱中。

所以其實我國人民的抗日,早在1894年的時候就開始了。而日本對東北的覬覦,在《馬關條約》上也能窺見一二。

在那個時候,日本就想要我國的遼東半島。可日本那時候還沒有和其他列強掰腕子的底氣,所以在其他國家的干預下,清廷保住了遼東半島。

不過日本的野心從未熄滅,而我國卻陷入內亂的紛爭。爲了推翻清政府,無數革命黨人付出了生命,才換來了短暫的安穩。

然而袁世凱上臺之後,卻想要登基復辟。於是轟轟烈烈的“討袁”行動開始,老百姓的日子沒有一天是好過的。

直奉戰爭、第二次直奉戰爭,中華大地戰火流淌,各路英雄梟雄你方唱罷我登場。面對這種亂局,日本自然想要橫插一腳。

但彼時東北被張作霖佔據,張作霖絕對不允許日本染指東北。當時日本打算通過扶持張作霖,以便於日後侵佔我國領土。

但張作霖面對日本的示好照單全收,日本的錢也照拿,不過他拒絕給日本人辦事兒。這就讓日本非常憤怒,他們覺得張作霖在耍他們玩兒。

於是日本策劃了針對張作霖的刺殺,一代梟雄亡於一場有預謀的火車爆炸。而張作霖一死,日本就迅速對東北下手了。

從9·18到盧溝橋

9·18事變之後,張學良和東北軍撤出東北,東北從此被日軍佔領。東北擁有豐富的資源,這些資源正是日本國內急需的。

他們利用在我國土地上掠奪的資源壯大己身,然後回頭繼續侵略我國。但儘管日軍佔領了東北,東北人民的抗爭卻從未停止。

東北軍退出東北之後,我黨的力量卻沒有離開。在黨中央的指示下,我黨開始在東北組織抗日遊擊隊。

當時日軍對東北的抗日力量打壓嚴重,我黨也在東北損失慘重。但即便如此,我黨也從來沒有放棄過在東北抗爭。

在日軍的步步緊逼之下,游擊隊經常活躍在中朝邊境以及長白山地區。而留在國內的人則分散潛伏下來,在暗地裡進行抗日工作。

然而我黨在東北苦苦支撐的時候,老蔣卻在對我黨發出圍剿。後來我軍被迫開始長征,與東北那邊的抗日力量也斷了。

而那段時期,也正是東北抗聯最艱難的時期。那時候日軍在東北實行殘酷的政策,一旦發現有人和抗聯有關係,等着他的就是死亡。

不僅是個人會被殺,甚至他的家人也會被牽連。如果一個村子敢收留抗聯戰士,那這個村子所有人都會受到牽連。

而老蔣爲了削弱我軍的力量,派人截斷了東北抗聯向外聯繫的道路,抗聯成了一支孤軍。在這種情況下,一部分人只能進入遠東,被改編爲蘇聯遠東軍步兵旅。

老蔣一味地妥協,養大了日軍的胃口,變相削弱了自身的戰鬥力。所以在抗戰初期,我軍打得十分艱難。

忻口會戰、太原會戰、淞滬會戰……日軍長驅直入,似乎勝利在望。但國人的意志是堅定的,國人的脊樑是挺直的。

爲了一場勝利,無數戰士前赴後繼,終於阻擋住了日軍前進的腳步。在徐州會戰的時候,中日軍隊在臺兒莊交鋒。

日軍以爲這仍然是一場必勝的戰役,然而他們到底小看了我軍。在李宗仁的指揮下,地方軍隊們摒棄前嫌,齊心協力對抗日軍。

其實按照日本的計劃,他們要以我國爲基點,逐步佔領整個亞洲。然而他們怎麼也沒想到,之前妥協退讓的國民政府,居然在這個時候選擇了與他們爲敵。

如果說老蔣一開始是被逼抗日,那麼隨着日軍佔領越來越多的城市,他也開始真心抗日了。因爲老蔣清楚,如果日軍侵華,自己現在的地位絕對保不住。

索性經過八年艱苦卓絕的鬥爭,日本終於宣告投降,我國還是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然而就在日軍宣佈投降之後,老蔣就開始和我軍耍心眼。老蔣自詡爲正統,所以他不允許日軍向我軍投降,只讓日軍向國軍投降。

爲此,老蔣專門找上了岡村寧次,以幫助對方脫罪爲條件,要求對方下達只允許向國軍投降的命令。

塵埃落定,風雲再起

岡村寧次的命令下達之後,日軍內部其實並不全聽他的。日本雖然軍國主義狂熱,但不是所有人都向往着戰爭。

戰爭不僅給我國帶來了極大的摧殘,也給日本國內帶來了不小的災難。當時日本國內經濟崩潰,民衆的日子過得艱難。

而且日本本來人口就少,經過這一次戰爭,日本的人口更是大幅度下降。再加上各國都已經表明了態度,日軍繼續負隅頑抗是沒有前途的。

他們早早投降,說不定還能得到優待,要是一直不投降,那以後被俘虜了,會怎麼樣還不知道呢。聰明的人才不管岡村寧次的命令,不管誰來都會投降。

但日軍畢竟受軍國主義思想荼毒日久,很多人根本不理解爲什麼國內選擇投降。他們投降是因爲忠誠於天皇,如今可以繼續抵抗,他們比誰都高興。

高郵的這股日軍,就是屬於被軍國主義思想荼毒太久的。他們得到岡村寧次的命令之後,堅決要頑抗到底,不投降我軍。

面對來接受他們投降的新四軍,他們絲毫不搭理。甚至還開始修築城牆,加強防禦工事,時刻準備和我軍決一死戰。

但粟裕並不想和這股日軍開戰,因爲現在戰爭已經停止了,他不想給自己的部隊造成無謂的傷亡。於是粟裕決定和城內的日軍談判,和平解決這股日軍。

在選擇談判人選的時候,粟裕考慮對方是日軍,所以在投誠的人中選了談判人員。

負責和日軍談判的人叫趙雲翔,曾經是僞軍中的高官。趙雲翔雖然是僞軍,但他並沒有做過殘害老百姓的事情,認錯態度也十分積極。

他對日軍的做事風格比較瞭解,粟裕就選了他。

但粟裕沒想到,這股日軍居然這麼猖狂,直接害死了過去談判的趙雲翔。日軍這不僅是違反了國際法,更是對我軍赤裸裸的挑釁。

這種行爲觸及了我軍的底線,必須要給日軍一個教訓。粟裕立刻將這件事上報黨中央,請組織批准他的戰鬥請求。

和平談判的方法是黨中央同意的,卻沒想到害死了趙雲翔。組織得知日軍的所作所爲之後也很憤怒,大部分人認爲有必要對這股日軍使用武力。

毛主席親自回覆了粟裕的電報,告訴他必要時刻可以使用武力。有了毛主席的這句話,粟裕心中有了計劃。

在粟裕的動員下,當地百姓自發支援新四軍作戰。城內的日軍被我軍圍困,只能龜縮在城裡。

在人民羣衆的幫助下,我軍一舉攻克了高郵。日軍認爲固若金湯的防禦,最終也沒有防住軍民一心的新四軍。

等到成爲俘虜之後,這股日軍才感到後悔,可如今悔之晚矣。

我軍給他們機會的時候他們不把握,甚至還頻頻挑釁。我軍不給他們機會了,他們知道回頭了,可惜也已經晚了,他們終將要爲自己的行爲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