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廟會不「擾民」?信仰的虛實,傳統的角力

「臺灣的民間信仰和祭典對我而言不只是有感情而已,簡直算是我生命裡的貴人。但是...」示意圖,非作者。 圖/美聯社

先跟大家聲明一下,我是爬神明桌下長大的小孩。

從小阿公就是村裡媽祖廟的主要籌備成員,後來也擔任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廟公。所以從小我要拿每天的5塊零用錢就是得去阿公和一羣伯公叔公在的廟裡。後來也因爲這樣,到日本留學時也選擇了自己熟悉而且有興趣的民俗學,不小心拿了兩個學位回來。

所以臺灣的民間信仰和祭典對我而言不只是有感情而已,簡直算是我生命裡的貴人。

不過在當了臺南女婿「嫁」來臺南之後,才發現這個平時我們拿來對日本朋友們當成臺灣驕傲的廟會活動,對許多臺南當地人來講卻是生活中的惡夢。混亂的交通和低落的信衆公德心,再加上幾近瘋狂的煙火鞭炮轟炸,讓許多在地人覺得「廟會」根本已經是個負面名詞。

相信看到這裡,已經有很多「爐下」和「舖戶」準備要開幹了。但是請耐心等一下。

去年我參加了一個學友舉辦的研討會,裡面談到很多香金炮的存廢與正反思考。我和日本的友人也都在研討會裡發表文章,和大家一起討論民俗裡的傳統、現在與未來的發展。如果講結論的話,我會覺得如果臺灣的民間信仰完全去掉香金炮等元素,而一味地追求日本式祭禮的「清淨」和「莊嚴」的話,那麼我們的民俗祭典會變得相當寂寞,也不再有臺灣的特色了。

但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很多祭典的香金炮根本沒有節制到離譜的境界,然後只要有人指責這個現象,參加者就馬上跳起來要找人輸贏。就像有人指出吃太多鹽分和大魚大肉會導致高血壓和一堆成人病,那不代表勸導你的人是要你無鹽飲食或是吃菜當和尚啊。

先離開臺灣炮陣的火藥味,我們來看一下日本的情形好了。

「先離開臺灣炮陣的火藥味,我們來看一下日本的情形好了...。」圖爲2018年大甲媽組遶境,於嘉義縣新港鄉奉天宮遶境駐駕時,有信衆團體大量燃放鞭炮。 圖/讀者提供聯合報系資料圖庫

很多人覺得清淨神聖的日本神道信仰,其實也不是那麼不食人間煙火,過去也是PM2.5啦、噪音啦、打架啦應有盡有。

比方說日本過去的「左義長」習俗,就是在正月15日的時候把門鬆、注連繩等過年飾品集中燒掉的祭典。富山縣下新川郡入善町、島根縣大田市五十猛町、滋賀縣近江八幡市3個地方的左義長祭,還被選定爲文化財" target="_blank">國家無形民俗文化財,近江八幡的左義長祭在最後全部燒光之前的遊行,如果不同莊頭的左義長在路上遇到了還得先亂鬥一番,可以說是集合像臺灣搶轎和燒王船精神之大成的日本祭典。

但是就連這樣充滿民族特色的祭典,除了這3個具代表性的地區之外,在以東京近郊爲首的所謂都市地區卻受到強烈反對,理由當然就是「空氣污染」。在這種環保的大義名分下,近年各地許多的左義長不是被迫縮小規模不然就是取消——而這就是祭典受到新的外來居民「壓迫」的實例。

因爲對搬來不久、沒有參加祭典組織的新居民來說,這些祭典除了造成困擾之外沒有任何意義,而且這些居民通常就是我們口中的「公民」或是「市民團體」,是民主法治社會的新價值標準代表。

在他們的打壓下,祭典的參加者常常成爲「保守」、「守舊」、「固陋」甚至「8+9」的一方。日本東京府中市具有數百年的「暗暗祭」更是這種新價值下的最大受害者之一。

日本過去的「左義長」習俗,就是在正月15日的時候把門鬆、注連繩等過年飾品集中燒掉的祭典。 圖/近江八幡観光物產協會

「近江八幡的左義長祭在最後全部燒光之前的遊行,如果不同莊頭的左義長在路上遇到了還得先亂鬥一番!」 圖/近江八幡観光物產協會

這個由大國魂神社主辦的祭典歷史比江戶幕府還要久,因爲「高貴的神明不能被凡人看見面貌」這個理由,長年以來神轎都是在午夜11點整出巡遶境。也因爲這個特色,所以祭典期間常常發生性犯罪和各種暴力事件(有仇報仇的時間),最後就在居民們的反對下,於1959年改成下午4點出巡。而這個更改的時期,正好就是府中市開始發展、外部新住民大量遷入的時代。

最後在衆人的努力下,終於在2003年改成了晚上6點出巡,稍微接近了一點過去「暗暗」的傳統。在這些保持傳統和新時代價值的角力下,暗暗祭不斷地與時共進,達成了每年參加人數70萬人次的優良實績,也成爲了府中市的驕傲。

但是日本不是就沒有8+9的。尤其是日本傳統就有一羣愛扛、愛搶神轎的狂熱分子,而且因爲他們相信搶擡到神轎會有好運,所以裡面還真的蠻多混混和不良分子。在暗暗祭充滿緊張感的出發瞬間,我就親眼看到從兩旁衝出來要搶轎子的外來混混,在還沒和當地少年仔幹起來之前就當場被警察逮捕的帥氣風景。

是的,我用「打壓」來形容這些新移入居民的觀念。因爲對他們來講,環保和秩序這種新時代的價值纔是價值。但是對於一個熱愛傳統的研究者而言,我覺得這是一種缺乏地域連結的假清高。

由大國魂神社主辦的「暗暗祭」,歷史比江戶幕府還要久。因爲「高貴的神明不能被凡人看見面貌」這個理由,長年以來神轎都是在午夜11點整出巡遶境。 圖/@Yasunari Goto

光天化日下的「暗暗祭」?過去暗暗祭典期間,時常發生性犯罪和各種暴力事件(有仇報仇的時間),最後就在居民們的反對下,於1959年改成下午4點出巡(目前已改爲6點),但這也讓祭典的傳統意義陷入尷尬。 圖/@Eddy Chang

說了這麼多,不是因爲我是皇民,更不是因爲我看不起臺灣民俗。相反地,我希望的是和大家一起檢視「傳統」是不是被當成爲所欲爲和找人輸贏的空虛藉口。

最近作家魚夫就因爲放煙火問題和一羣臺南市民們(?)吵了起來,當然也有不少人支持他的論點,還PO出了1930年臺灣祭典的影片,證明以前祭典並沒有放炮放到毫無分寸。結果支持現狀的朋友馬上提出這是壓制臺灣民俗信仰的日本時代,都皇民化了當然不能放炮,有神明出來就不錯了這樣。總之,他們要說的就是:「這是被日本鬼子害的,臺灣祭典傳統纔不是如此。」

可是我們還是要看事實說話。日本開始打壓臺灣民間信仰是在1936年的皇民化運動之後纔開始。而所謂「寺廟整理運動」更是在1938年纔開始。如果這是1930年的影片,那麼就跟皇民化運動一點關係都沒。甚至在大正8年(1920)時臺灣總督府還出過《臺灣宗教調查報告書》,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裡面142到144頁關於「做功德」的記載中,明確記錄了祭拜時的金紙種類和儀式詳情,也明記了在儀式中間有20分鐘是在「燒香燒金放炮」,表示日本時代並沒有禁止爆竹。

所以不要人家罵你炮放太多就說人家不愛臺灣、說人家皇民,日本人除了皇民化時代也沒有對你的信仰太囉嗦過。倒是瘋狂放炮的人所堅持的「傳統」,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口口聲聲「傳統」、「民族」,那麼我們來看看光復之後國民政府怎麼看廟會祭典的。

大正8年臺灣總督府還出過《臺灣宗教調查報告書》。裡面142到144頁關於「做功德」的記載中,明確記錄了祭拜時的金紙種類和儀式詳情,也明記了在儀式中間有20分鐘是在「燒香燒金放炮」(右頁(二)的最後一小段),表示日本時代並沒有禁止爆竹。 圖/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

在1950年到1963年間的官方公文,有許多都把民俗宗教祭典視爲「浪費」、「迷信」、「神權崇拜」,是被必須改革的對象。1948年9月7日內政部發布了「查禁民間不良習俗辦法」,第一項就是「崇拜神權迷信」,連舉辦迎神賽會都不行。

現在許多祭典因爲沒有節制而產生的亂象,最後應該也會因爲時代的考驗而慢慢回覆正常。在這過程中,當然有許多既得利益者會拿出「傳統」這種藉口來抵抗。但是放炮是傳統,放炮放到白天放、半夜放、放到天荒地老滿城盡放沖天炮,就別拿「傳統」這兩個字來神功護體了。

而且傳統其實也不像我們想的那麼可靠,就像我們臺灣人最重視的公媽,也就是你家裡神桌上那個「○家歷代祖先牌位」,應該夠傳統了吧?結果臺灣人在日本時代之前拜的是個人牌位,也就是現在鄉下還可以看到的神桌上一堆不同名字的單一祖先牌位。反而這種集合式的公媽,是出現在皇民化運動之後的「正廳改善運動」、參考日本佛教「繰出式位牌」而誕生的新信仰形式。

不是說舊的事物就一定不好。相反地如果沒有過去,就沒有現代的我們。但是當滿足一己之私的行爲被譴責時,動不動就拿「傳統」出來正當化自己,還罵指責的人是皇民時,我想到底誰是皇民、什麼是真正的傳統,不一定就是講話大聲揪人輸贏的說了算。

神明不會保祐想要傷害別人還自以爲是的人。

「如果沒有過去,就沒有現代的我們...但是用傳統爲名滿足一己之私時,神明也是不會保祐你的!」圖爲近江八幡左義長祭。 圖/近江八幡観光物產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