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美術館展「騎龍觀音像」 臺史博說明在地民間神話
臺史博館藏觀音騎龍的玻璃畫作。(臺史博提供/程炳璋臺南傳真)
臺史博館藏觀音騎龍的木雕神像。(臺史博提供/程炳璋臺南傳真)
日本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近日展出一幅「騎龍觀音像」,網路上引起臺灣網友共鳴,發現是臺灣早期民家普遍供奉的神明畫,臺灣歷史博物館公佈典藏4款「騎龍觀音」木雕像與玻璃畫,說明這畫作的臺灣民間傳說由來。
臺灣網友發現,日本東京一家美術館展出的「騎龍觀音像」,在臺灣早期就在民間流傳,在祭壇、民家供桌上、道教書籍都可見到這張觀音顯靈像。
其實畫作是1890年出自於日本油畫家原田直次郎之手。作品不斷複製輾轉流向臺灣,流傳許久,被穿鑿附會成觀音救苦救難的形象,成爲臺灣民間供奉的神明圖,是早期臺灣人共同生活回憶。這幅「騎龍觀音像」在2007年被日本政府列爲重要文化財。
這幅觀音騎龍畫作被流傳2種神話,一爲1959年八七水災時觀音在大肚溪上顯靈。一爲1973年美國戰機飛行員拍下,兩種傳說烙印在臺灣人心中。
臺史博說明觀音騎龍的最早神話由來,傳說東海有一種龍頭龜身的怪物,觀音菩薩將該怪物降伏,被民間轉化成觀音騎鯉魚、鰲魚乃至神龍等多種形象,在渡惡降煞之餘,增添望子成龍、獨佔鰲頭的寓意。
臺史博表示,觀音騎龍像在臺灣社會屬於常民信仰收藏,近年來臺灣的當代藝術家十分關注這種風俗民情信仰,館方早在各地收藏各款的騎龍觀音法相,有木雕神像,有陳掛於家中廳堂的玻璃畫,有的是民間捐贈,有的是館方購藏,未來將規畫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