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享其行 數字技術助力提升交通運輸綜合實力
人民網記者 王紹紹
經濟發展,交通先行。作爲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官,交通運輸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來,交通數字化轉型升級勢頭迅猛,作爲推動現代化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能夠有效提升交通基礎設施長期供給質量和效率,對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推動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
此前印發的《關於支持引導公路水路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通知》提出,需加快公路水路交通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改造,建設數字化感知網絡、智能化管控系統和網絡化服務體系,自2024年起,通過3年左右時間,支持30個左右的區域,打造一批線網一體化的通道及網絡。
近日,首批公路水路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升級案例發佈,爲交運行業數字化發展提供了創新示範。其中,上海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通過智能調度算法和數字孿生平臺,實現智能管控,全員平均創利提升4.83倍,節約人力成本近70%;江蘇打造智慧擴容技術體系,車道管控年均開放1500餘小時,高峰流量通過車輛增加60萬輛,通行效率顯著提升;北京設置彎道預警系統和冰雪檢測設備,實時監測安全隱患,全力保障市民安全出行……
“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中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和重要的服務性行業,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交通運輸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發展智慧交通,既要立足當前,也要着眼長遠。
上述負責人指出,一方面,要繼續提升服務水平,依託真實場景、面向羣衆需求,推動模式、業態、產品、服務等聯動創新,構築新型交通生態系統。另一方面,要抓住數字化機遇,利用智能技術,創新激勵機制,推動大數據等新技術與交通行業深度融合,可以更好地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同時爲未來發展留足空間。
數據顯示,2024年1月至10月,我國完成城市客運量885.0億人次,同比增長6.6%,其中公共汽電車、出租汽車和城市軌道交通分別完成客運量319.7億人次、297.9億人次和266.8億人次,同比分別增長2.6%、增長7.7%和增長10.5%。
“近年來,我國交通運輸服務水平持續提升,未來行業仍需着力解決人民羣衆最關切、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相關負責人在近日召開的首屆95128交通出行生態會議上建議,要加快推動新業態出行服務質量提升,在適老化無障礙出行服務擴面提質等更貼近民生實事的方面做好技術支撐保障工作。
各地積極探索城市適老化無障礙出行服務,交通出行方式更加多元。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全國累計打造4400餘條敬老愛老公交線路,適老化改造1.3萬個公交站臺,推廣低地板公交車超12萬輛。
以95128全國電話約車平臺爲例,其通過人工虛擬座席電話、雲平臺等運營模式,依託電話叫車熱線和線上微信叫車小程序爲入口,爲用戶與巡遊出租車駕駛員提供服務建立高效訂單關聯,實現電話及網絡預約叫車,幫助相關部門推進巡網融合監管信息化與巡轉網業務落地實施,助力巡遊車數字化轉型升級,提高服務質量。
山西太原運用95128電召服務平臺,優化公衆和老年人打車出行服務,爲全國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典型經驗。此外,北京、上海、西安、杭州、南京、貴陽、淮北、萍鄉等均探索出了不同的運營模式,共同爲出行服務創建了多元的生態。
同時,網約車合規化運營穩步推進,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杭州、廣州、深圳、廈門等城市網約車合規率接近100%;共享單車和小微型客車租賃有序發展,全國投放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約1250萬輛,覆蓋410餘個城市,日均服務2500萬人次。
交通行業按下升級的“啓動鍵”,需要各方攜手,以數智創新爲着力點。業內專家表示,我國正處於由“交通大國”邁向“交通強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交通行業需要高度重視數字化及智慧化發展,努力當好中國式現代化的開路先鋒。
“我國交通運輸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不斷邁上新臺階,展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上述專家表示,未來應加強場景創新,持續打造可複製推廣的成功案例,深化大數據、智能技術與行業應用的融合,推動服務水平持續提升,構建更加高效、智能的交通生態系統,助力實現“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的美好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