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爲什麼不愛大廠
上週,辛巴在直播間說京東跟他玩小動作,然後公開威脅京東和劉強東,我拍了三期視頻,評論區讓我大開眼界。
我一下子認識到,自己的認知落後了,我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一個爲社會直接提供62萬就業崗位的企業和企業家,在評論區,竟然沒有一個網紅在短視頻世界中的支持率高。
這幾年企業家羣體的口碑一路走低,尤其互聯網企業家,公衆對這個羣體有一定誤解,但是今年隨着司馬南的人設崩塌,我覺得事情可能在好轉,但是測試後的數據狠狠打了我一巴掌,我太樂觀了,問題依舊在那裡。
評論區的主要幾個觀點,我摘選一下:
1、京東背後是美國資本,代表美國利益;辛巴所有的錢都在中國,也沒有外國資本。所以,辛巴是好人。
2、辛巴捐了很多錢,但是劉強東做了什麼?京東做了什麼?
3、劉強東扣快遞員的錢,但是辛巴甚至給員工家裡人看病報銷。
4、辛巴幫消費者把價格打下去了,售後比京東更好。
上述幾個問題,給我生動地上了一課,什麼叫信息繭房,以及其中的惡性循環。
第一步,不看新聞的人如此之多。
地球人和三體人相比,就是信息處理的不連通性,你是你,我是我,每個個體的算力模式完全不一樣,其實,整個社會中,日常不看新聞的人數遠遠超過看新聞的人。
我最近隨機在身邊圈外朋友中,做了一個小調查,年紀從20歲到40歲不等,男女各一半,從來不看新聞的人,佔比竟然超過85%,讓我驚掉下巴。
不看新聞,這纔是大部分人生活的常態。
今天,短視頻纔是大多數人,日常主要的信息獲取方式,微博熱搜成了他們對大新聞少數的獲取渠道,但是覆蓋率也不超過50%。
第二步,就是產生了信息損耗。
辛巴在快手有一億粉絲,辛巴每天可以通過短視頻和直播告訴他們,自己幹了些什麼,非常精準的信息傳播,這就導致了什麼樣的結果?早在2022年捐款就達到149億元的劉強東,竟然比不過累計捐款4個億的辛巴,這就是信息觸達率的問題。
這個問題不僅僅是京東一家,騰訊、阿里、字節、美團、拼多多甚至當紅辣子雞小米,做得都不好,雷軍和王興也是在2022年捐款就超過100億元,有人知道嗎?更多的網民還是在譴責王興和美團怎麼對外賣騎手不好。
這說明了一個什麼問題?我們的傳播手段,不夠多元化,中間有脫節。
公關的傳播內容到了媒體那裡,媒體能覆蓋到多少人,這一塊就不管了,打個比方很多企業喜歡投放社羣,其實有個事情特別有意思,圈子裡的社羣90%的人都是重疊的,用在公關傳播也是一樣,重疊率和破圈度有多大?
京東目前的傳播體系,無法讓149億元觸達到從來不看新聞的這一部分人,而辛巴可以利用自己1億短視頻活躍用戶,在評論區放大自己的社會公益形象。
第三步,愛說話和不愛說話。
今天的短視頻評論區呈現出一種什麼狀態?一部分人非常愛說話評論,而且言辭激烈,大部分人其實都是沉默閉嘴狀態,認可辛巴的人很明顯比認可京東的人更願意說話。
我們現在所有互聯網大廠的傳播體系,依舊是精英化的,針對媒體,針對高認知人羣的,因爲我們的操盤手都是社會精英,我這種社會邊角料都開始不認識社會的大多數了,何況遠離一線的精英呢?
如何與愛在評論區說話的這部分人溝通,成了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否則一個有利於互聯網行業未來持續健康發展的輿論環境,就無法形成。
所謂社會展現出來的共識,很多時候往往並不是共識,真正的共識從來都不會脫光衣服,讓我們看見裸體。
我們今天要得不一定是沉默的大多數的支持,而是要說話的那羣人,無論多少,要他們的支持。
第四步,何爲接地氣?
我這輩子,截至目前,還不會賺C端的錢,所以這件事情,我沒什麼發言權,因爲我也不會,雖然我最近一直在努力,但是還沒有結論。
但是,中國有在這個層面做得好的公司,菊廠做得很好,他們在民間的基本盤非常紮實,我以前因爲做活動,認識一個酒吧的調酒師,在一個菊廠手機朋友圈廣告下,因爲我陰陽了幾句,就直接留言罵了我是傻x,不愛國,然後就把我刪了。
這種情況,在很多評論區都有體現,現在比亞迪也在復刻這一套打法,但是差距還很大,畢竟王老闆的口才跟任老爺子相比,差太多,兩家公司在技術突破上,目前也有很大差距。最重要的是,華爲擺出了做大哥的樣子,友商也都服氣,但是比亞迪還沒有做好準備當大哥,小弟們,一個個都躍躍欲試。
第五步,大家真的應該團結了。
今天的互聯網大廠,我覺得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先解決掉整個社會對行業的錯誤認知,然後再考慮內部競爭的事情。
十年前,互聯網的企業家們是社會的創業英雄,十年之後,就變成了他們不是實體經濟。如何扭轉這種趨勢,讓認知回正,這是整個行業傳播要共同面對的問題,否則未來的情況只會越來越差。
鬥來鬥去,今天社會裡,已經沒有一家良心互聯網大廠了,也沒有一個良心互聯網企業家了,團滅。
最後,用我淺薄的一點認知,來看這個問題的解題思路。
就兩個部分,內容和渠道。
內容,民間喜歡什麼?《故事會》、《意林》、《讀者》、《知音》、《軍事世界》。
我們去翻一翻歷史上中國發行最大的雜誌,包括現在短視頻中流量最大的是個IP,看看有沒有靠新聞起家的?如果你要在民間建立起來龐大的民意基礎,首先要從新聞陷阱裡跳出來。
更多的人需要的是打發時間和讓自己爽,那麼一個很爽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載體,既可以讓自己打發時間,又獲取到了自己未來在人羣中有吹牛的資本。
另外,其實民間的認知更容易向個人IP妥協,這也是網紅經濟可以大行其道的原因,自從雷軍成爲超級大IP之後,小米整個輿論情況大幅度好轉。
喬布斯和馬斯克最明白粉絲的作用,他清楚的知道,一個企業需要忠實的粉絲來形成文化和保護機制。
陷於以往的傳播經驗,是目前以新聞媒體人爲基本盤的公關和自媒體人,接不住C端流量傳播這個大旗的核心原因,大家只會展示事實,並不擅長講故事。
渠道,跟着平臺走。
在如今這個時代,沒有不倒的網紅,只有持續加柴的平臺,當我們陷入不知道該把錢給到哪個網紅的痛苦時,更應該搞清楚下一步平臺流量的走向。
我們如何理解平臺?認知平臺?
這就是考驗我們所有企業傳播傳統大智慧的時候了,畢竟只有三檔可以選,左中右。
目前看來,短視頻切片和千字爽文,都是性價比最好的模式,雅永遠都是小衆,俗纔是這個世界運行的基礎。
過去的十幾年,真正意識到俗的力量的公司,爲數不多。
其實,據我所知,很多公司不是不懂這個道理,他們是不願意做這件事,因爲怕被反噬;但是目前來看,流量下沉是定局,下沉下去的流量,質量想要提上來,需要一個極爲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我們什麼也不做,這一定是錯誤的。
我以前特別看不上辛巴,但是最近我改變了這個觀點,如果放在我們這個行業,他真的是一等一的高手,他一個人的流量運作能力,甚至超過了很多三四百人的傳播團隊,他的方法論是什麼?
雖然手段和內容不適合大廠運用,但是流量分佈配比卻值得我們學習。
這個世界的流量,到底會走向何方?越來越蠢?還是越來越聰明?
我長久以來認爲會穩步向好,但是最近似乎改變了這個認知,這是一個曲線圖,我們的精神世界,幾千年以來,是一個極爲緩慢的曲線增長模式,非常非常緩慢,而且中間會波動向下,會出現倒退,我們至今還在用幾千年前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西方也在用幾千年前的古希臘哲學,我們至今沒有克服戰爭、仇恨、欺騙等等精神錯誤,我們的大腦是一個處理中心,設備不換,算法不換,系統自我迭代的速度,大概就是目前這個樣子,遠遠慢於物理世界的迭代,最終物理世界還需不需要我們這些碳基計算體?這纔是,真正的階段性致命問題。
扯遠了,眼前,還是想辦法,讓人民重新喜歡上大廠和企業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