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成像儀,黑夜中的“火眼金睛”

出品|本站新聞

導語:在“偵察-打擊”的殺傷鏈中,傳感器夜視技術的應用能夠極大提升全天候戰場的態勢感知能力,創造戰術優勢,微光增強和熱成像儀哪個纔是夜戰中“火眼金睛”?曾經僅用於軍事等高端應用的熱成像技術爲什麼能大量涌入民用市場?

一、夜戰的“第三隻眼”

從古至今,戰鬥經常在夜間打響。利用微光增強和紅外熱成像等夜視技術,作戰部隊能夠突破夜幕的障礙、獲得夜戰的自由。士兵、坦克、艦船、飛機等裝備安裝夜視器材後,大大延長有效的作戰時間。

1)微光增強放大

微光夜視儀因爲原理簡單圖像質量較好和造價低廉,成爲至今各國軍隊應用最廣泛的夜視儀類型。基本都是建立在第三、四代管微光夜視技術的基礎上的,如採用3代無膜白磷增強管的美軍特種部隊主流夜視儀AN/PVS-31、GPNVG-18;裝備法國、德國等歐洲軍隊的LUCIE夜視儀等都屬於微光夜視儀。

微光夜視儀又被稱爲像增強技術,其實就是將微小的光源電子信號增強放大,讓其可見。可以在極低亮度的環境下,利用圖像增強器將月光、星光等微弱光線或者發射紅外探測光照射物體,物體反射的光通過像增強器放大後轉變成人眼可清晰觀察的圖像,從而實現在夜間對目標進行觀察。所以圖像增像管是微光夜視儀的關鍵器件,它的好壞直接決定夜視儀的效果。

微光夜視儀固然好用,但在陰天和漆黑無光或煙霧條件下使用效果就不太好了,這時候更高端的紅外熱成像夜視儀就派上用場了。

2)無處不在紅外熱輻射

光是一種電磁波,我們肉眼只能看到電磁波中400-600nm之間所展現的世界,人類缺乏視覺感知溫度的視覺能力,760-1000nm之間波長比的非可見光,被稱爲紅外線(IR)。我們生活中無論是生物還是機械,即便是冰,都會散發出熱能,而且熱輻射的波長是在紅外波段。

與照相機成像可見光類似,熱成像儀是將紅外線成像的裝置,通過被動接收來自目標的輻射,不主動發出信號。根據不同物體輻射出的紅外線強度不同,首先利用熱成像儀獲取目標的熱輻射信息,並根據目標物體與背景物體輻射的紅外線差異識別目標物體。

熱成像真正的優勢在於目標觀測和識別,只要目標的表面發射率和背景有一定差別,或是自己有溫度,熱成像就可以輕鬆通過溫差分辨出目標,比如在樹林中熱成像雖然只能看到糊成一團的樹冠,但可以非常輕鬆的看到一百多米範圍內的所有動物,就算是它們被草或其他東西遮住,只要露出一點影子都能讓使用者發現,紅外和微光就很難做到。

3)超強CP-複合夜視方案

當然,熱成像儀也不是萬能的,由於靠溫差成像,圖像對比度低,而且不能透過玻璃等障礙物看清楚目標。

熱成像比紅外微光也有自己的劣勢。熱成像依靠目標的表面溫度分辨目標,而表面溫度受物體表面材質影響發射率差異很大,如果有大量表面溫度相差很小的物體堆積在畫面中,熱成像難以分辨,就會導致畫面糊成一團。比如地面草地樹冠等,熱成像通常很難分辨這些景物的細節,如果只依賴熱成像在夜間行動,在崎嶇不平的地面,就很容易被帶坑裡。

於是整合微光夜視鏡和紅外熱成像的複合夜視儀登場啦,以美國第四代AN/PVS-21雙目夜視儀爲例,其雙鏡頭使其有兩個光通道,可將目標的紅外成像與微光成像經處理後疊加,即使在完全無光的環境下,也能穿過僞裝物看到敵方發出的熱源紅外圖像。

二、熱成像蘊藏的“軍民融合”戰略

與國外相比,我國的夜視儀技術起步相對較晚,儘管中美的微光夜視儀技術相差約20年,但我國對夜視技術研究工作從沒放棄追趕的腳步。紅外熱成像是高端製造產業裡極少數可以在國內形成全產業鏈應用的行業之一。

紅外熱成像探測器是紅外熱成像儀的核心,亦成爲這場紅外熱成像技術翻身仗勝利的關鍵所在。

1)中國紅外熱成像的“翻身仗”

紅外熱成像探測器直接決定了設備最終成像的分辨率和靈敏度,它能夠幫助設備收集紅外線的溫度數據和熱分佈信息,並通過其餘零部件進行成像以檢測物體溫度。

上世紀90年代,我國在紅外技術領域應用的是一種比較低端的熱釋電紅外探測器,其餘所有紅外熱成像設備全部依賴進口。

2008年前後,我國科研院所和軍工企業開始發力紅外熱成像的研發之路。“從上游紅外熱成像探測器到中游芯片和機芯,再到紅外熱成像儀整機,逐步擺脫了重要部件需要自美、德、法、日進口和技術封鎖的窘境,也形成了高德紅外、大立科技、睿創微納等民營企業自主可控的產業鏈。

紅外熱成像儀又可分爲製冷型和非製冷型。目前我國的非製冷型探測器已基本實現進口的國產化替代,製冷型目前仍與國外頂尖企業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製冷型紅外熱像儀需要超低溫環境下工作,具有靈敏度高和作用距離遠、隱蔽性好、抗干擾性強和目標識別能力強等特點,通常應用在航天、船艦、導彈、科研等高端軍工領域,國外已經能研發出能夠迅速地將探測器表面溫度降到零下200℃的極小壓縮機,工藝技術和製造成本也非常高。

非製冷型紅外熱像儀可以在常溫下工作,雖然靈敏度和觀測距離較短,但在成本、功耗、重量和壽命等方面具有優勢,工藝技術門檻相對更低,能夠應用在常規軍用領域,在民用市場亦十分具有發展潛力。

2)紅外熱成像在民用的延伸

近年來,紅外熱像儀作爲我國新興戰略產業的重點佈局領域,已經從軍用領域轉向民用領域,2021年我國紅外熱像儀軍用市場的市場規模達到389.93億元,民用市場的市場規模爲365.41億元。未來隨着光學、算法、圖像處理等領域的持續積累與進步,產品應用也將逐步趨向於高端化發展。

目前在工業生產、食品安全檢測、安保監控、預防檢測、消防、交通監控、輔助駕駛、民用夜視等領域都得到了實際應用,未來隨着紅外熱成像技術、“互聯網+”技術、小型化設計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紅外熱成像儀的功能將進一步擴展。

三、驅動未來的全天候自動駕駛

作爲下一階段的技術制高點,熱成像儀對於未來自動駕駛的發展也將起到重要驅動作用,衆多公司都試圖通過探索不同的方案獲得真正意義上的自動駕駛技術,重新定義汽車。

現階段的自動駕駛技術以激光雷達和視覺傳感器的感知方案佔據主流,基本思路是利用不同的傳感器互相之間“補盲”獲得更好的整體效果。然而在夜晚或極端天氣條件下,這兩種傳感器都存在一定的物理侷限性,間接導致了自動駕駛技術無法在相應場景下使用。

廣義上的完全自動駕駛需要具備全天候的駕駛能力——也就意味着車輛需要具備超出人類的態勢感知能力,離不開熱成像儀這一模態在各類場景下輸入的信息。

部分主流的自動駕駛研究機構已經確認,由於引入了物體的熱輻射信息,安裝於汽車上的熱成像系統能夠檢測到視覺傳感器、激光雷達所不能識別的物體,並能高效穩定地識別行人和車輛等對象,更好地與雷達模態融合。

本質上它捨棄了對自動駕駛作用不大的物體色彩信息,而專注於物體的紋理信息。引入熱成像模態能夠從根本上提升系統在夜間和雨霧天情況下的探測能力,並給予系統更多的信息量冗餘,減少事故發生。

結語:從軍用到民用,從導彈到安防,我國紅外熱成像技術的佈局應用正不斷延展,隨着AI、物聯網、5G和汽車電子等新技術的發展,紅外熱成像能挖掘出更多的可能性,國產夜視技術亦有無限的潛力和想象空間。

參考文獻:

1. 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紅外夜視儀:深夜中的“火眼金睛”. 2021.9

2. 新華網. 紅外熱成像儀的原理是什麼.2021.11

3. 解放軍報. 夜戰方式正發生悄然變革,未來戰場如何“以夜制勝”?2022.6

4. 艾邦智造. 自動駕駛“加速”,車載紅外熱像儀在多傳感器融合中的應用.2022.8

5. 戰略前沿技術. “是與非”:外國眼中的中國軍民融合.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