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有爲者有位 讓“躺平者”警醒
原標題:讓有爲者有位 讓“躺平者”警醒
近日,廣東省湛江市麻章區對8名“躺平式”幹部進行調整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
口號喊罷“唱空城”、拈輕怕重“做樣子”、擼起袖子“一邊看”、遇到難題“繞道走”……現實中“躺平式”幹部雖是極少數存在,但這股潛伏着的暗流,危害不容小覷,亟需多措並舉進行糾治。
如果給“躺平式”幹部畫像,可以有這樣一些典型“肖像畫”。有的庸碌無爲、上推下卸,安於現狀、不思進取,有事一問三不知,遇到工作“兩手一攤”,碰到問題“兩眼一黑”。有的“不喊號子不拉縴,擼起袖子一邊看”,對職責範圍內的工作採取“推、脫、卸、繞、躲”,不推不動,推也不動。有的慣於使虛勁、做虛功、玩虛活,口號喊得震天響,行動起來輕飄飄。有的怕字當頭、擔當不足,只要不出事、寧願不幹事。
如此“躺平式”幹部,拖延了辦事時間,降低了工作效率,使工作落實打了折扣,貽誤改革發展進程。長此以往,還易在集體組織中滋生不想幹、不願幹、不敢幹、幹事難等不正之風,造成劣幣驅逐良幣,消解幹部隊伍的凝聚力。可以說,“躺平式”幹部的存在,危害深遠而廣泛。
“躺平式”幹部之所以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因素。
從個體內生動因來看,根源在於極個別黨員幹部在思想上出了問題。往大了講,是理想信念“缺了鈣”、思想之舵“偏了向”;往小了說,是職業操守“失了根”、職業道德“滑了坡”。與此同時,還有部分黨員幹部面對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缺乏主動學習意識,缺乏知識、缺乏本領,能力素質欠缺,面臨“新辦法不會用,老辦法不管用,硬辦法不敢用,軟辦法不頂用”的“本領恐慌”。
從制度機制成因來看,一是權責事項運行制度機制不明晰,客觀上造成黨員幹部誰也不敢貿然“攬事”。二是容錯糾錯制度機制不健全,正向保護和警示震懾作用難以有效發揮。三是監督問責制度機制不精準,對“躺平式”幹部沒有全面嚴格履行監督執紀問責職責,更未把“板子”打到具體人身上。四是評價激勵制度機制不鮮明,一些地方和單位奉行“平均主義”“吃大鍋飯”的老舊原則,沒有樹立鮮明的選人用人價值導向。
從外部環境誘因來看,“躺平”現象也是隨着工作壓力增大而帶來的負面效應之一。面對“5+2”“白加黑”的狀態節奏,一些基層黨員幹部應接不暇、身心俱疲,被動地選擇疲於應付、敷衍塞責。與此同時,文山會海、督查檢查調研扎堆、任務層層加碼、“指尖上的形式主義”等頑瘴痼疾,也挫傷了其幹事創業的積極性,於是乎被動地選擇“躺平”。
糾治“躺平式”幹部是一項系統工作,尤需避免“盲人摸象”“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刻舟求劍”的現象,而要堅持系統觀念,樹立系統思維,突出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動真碰硬、聚力推進、靶向施治。
提振幹事創業“精氣神”。樹活風雨土,人活精氣神。精氣神彰顯着一個人的品格特質、氣力狀態、精神風貌,有什麼樣的精氣神,就有什麼樣的工作狀態和工作效果。幹部幹部,“幹”是第一位的,必須堅持“幹”字當頭。唯有敢擔當、善作爲,幹實事、求實效,才能創造經得起實踐和人民檢驗的業績。厚植幹事創業情懷,就要發揚密切聯繫羣衆的優良傳統,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聯繫實際、深入調查研究,不斷增強本領能力。
樹好制度機制“風向標”。深化有效制度供給,構建權責制度化、流程標準化、運行規範化、事項明晰化的現代治理體系。優化容錯糾錯、澄清保護制度機制,爲擔當者擔當、爲負責者負責、爲幹事者撐腰,着力消除影響黨員幹部擔當作爲的各種消極因素。強化監督執紀問責,不搞“避重就輕”式問責,把“板子”打到具體人身上,堅決落實能上能下、能進能出機制,形成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尤須樹立鮮明的用人導向,切實用好乾部選拔“指揮棒”,讓“躺平者”警醒,讓有爲者有位。
優化外部環境“好生態”。各地各部門要堅持求真務實,強化責任擔當,履行主體責任,持之以恆、堅定不移,深入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着力爲基層減負、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積極營造有利於幹事創業的良好政治生態環境。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作爲“關鍵少數”,應永葆恪盡職守、幹事創業、奮發有爲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浩然正氣,不斷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更好地增強人民羣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樑修明)
來源:安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