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老戲臺”唱出“新花樣”(記者手記)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向子豐

《 人民日報 》( 2024年10月28日 第 07 版)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元素,蘊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記憶,彰顯出城市獨具特色的風貌。

然而,隨着城市現代化的發展,一些城市風貌呈現趨同化現象。究其原因,一方面,對歷史遺存保護不力;另一方面,迅速建起的高樓大廈、商業街區大同小異。當然,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重視文化傳承,但有些地方缺乏深入調查研究,設計規劃趨同化的做法值得商榷。跟風修建的網紅打卡點、特色風情街,不但人文味兒不足,還出現了拆掉真古蹟、修建假古蹟的現象。不僅勞民傷財,還破壞了原有的城市肌理。

爲何捨棄舊有遺存、不惜花錢新建?一些人沒有看到舊建築的歷史價值,認爲老房子、老物件不適用現代生活,“立新”只能“棄舊”。實際上,只要開動腦筋,新舊不但不衝突,還可能相得益彰。記者在採訪中看到,一棵百年老樹在城市發展規劃中,不但沒有被忽視,還成了被珍視的“金字招牌”。以老樹爲主題開辦咖啡館,吸引遊客到此納涼、聚會、拍照,街區因老樹的生生不息而充滿意趣。

同樣,高樓大廈與亭臺樓閣並不違和,那些承載豐富記憶的老建築完全可以通過活化利用,成爲現代城市見證歷史、承載文化的人文風景。福建福州市三坊七巷保留古代城市裡坊格局,並積極推動“非遺+展演”、沉浸式體驗等新產業發展;河南鄭州市華山路將荒廢的工業老廠區改造成“文創+科創”特色街區……比起推翻重來、整齊劃一,不妨因地制宜、修舊如舊,讓歷史遺存融入現代生活,讓城市更新在傳承歷史文脈的同時,拓展現代功能,爲市民創造更舒適的生活。

城市歷史文化的“老戲臺”,可以唱出“新花樣”,期待城市建設者展現智慧,用好文化資源,彰顯城市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