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種糧也能夠致富”(人民論壇)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彭 飛

《 人民日報 》( 2024年03月24日 第 04 版)

華北平原,農機隆隆;洞庭湖畔,一派繁忙……當前,正值春耕生產關鍵時期,大江南北鋪展色彩斑斕的勞作畫卷,生機勃勃的田野孕育新的希望。

3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常德考察調研時,來到謝家鋪鎮港中坪村,走進當地糧食生產萬畝綜合示範片區,察看秧苗培育和春耕備耕進展,聽取高質量推進農業現代化情況介紹,並同種糧大戶、農技人員、基層幹部一筆一筆算投入產出賬,強調“糧食安全必須靠我們自己保證,中國人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要求“進一步把糧食單產和品質提上去,讓種糧也能夠致富,進而吸引更多農戶參與發展現代化大農業”。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經過艱苦努力,我國以佔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資源,養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從當年4億人吃不飽到今天14億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誰來養活中國”的問題。2023年,通過擴大面積、提高單產,我國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達到1.39萬億斤,糧食生產實現“二十連豐”。端穩中國碗、盛滿中國糧,爲實現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國家安全奠定了重要基礎。

穩定發展糧食生產,一定要讓農民種糧有利可圖。江西永豐縣羅珠村的鄧冬根,今年爲什麼有底氣種400多畝早稻?他算了筆賬:去年每畝收到一次性種糧補貼18元,早稻生產補貼36.5元,中晚稻補貼27.5元,享受耕地地力保護補貼112元,此外水稻保險還有補貼……政策託底,給糧農吃下“定心丸”,調動了積極性。新時代以來,實施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完善稻穀補貼、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等政策;培育好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加大力度支持農民教育培訓……一系列強農惠農舉措落地,種糧的信心更足、熱情更高。事實證明,種糧有錢掙、得實惠、日子越過越好,廣大農民就會進一步多種糧、種好糧,糧食安全就有了最可靠的保證。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必須清醒認識到,雖然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但這就是一個緊平衡,而且緊平衡很可能是我國糧食安全的長期態勢。隨着全球糧食產業鏈供應鏈不確定風險增加,糧食需求剛性增長,必須始終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只有把牢糧食安全主動權,才能把穩強國復興主動權。”新徵程上,我們要始終立足自身抓好農業生產,以國內穩產保供的確定性來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

保障糧食安全,是一項系統工程;調動種糧農民積極性,需要各方面形成合力。從價格、補貼、保險等方面,進一步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探索建立更加有效、更加長效的利益聯結機制,確保鄉親們持續獲益;建設好高標準農田,爲糧食增產、農民增收打好基礎;加大良種、良機、良法推廣力度,大力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爲農民打造“金扁擔”,助力“老把式”成爲新農民……多措並舉、久久爲功,必將更好激發廣大農民的幹勁拼勁,不斷繪就幸福美好的豐收新圖景,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之路一定能走穩走紮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