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認了,武王墩墓主人是他!
安徽淮南武王墩墓考古發掘備受國內外學界和社會關注,日前,武王墩墓考古發掘傳來最新消息:在出土的20餘件青銅器和竹簡上,發現寫有“楚王酓前”的銘文,經過古文字專家研究得出結論,武王墩墓主人爲楚考烈王,這也爲社會關注的“大墓主人是誰”問題,做出清晰定論。
大量證據證實武王墩墓主人爲楚考烈王
前期考古發掘成果多項證據指向楚考烈王,武王墩墓考古項目領隊、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宮希成表示,對於武王墩墓主人的身份,通過文獻的記載,還有墓葬的規模,都能夠證明它是最高等級的。
銅簠銘文(文字:楚王酓前作鑄金簠以供歲嘗)
蓋板上的墨書文字
確認墓主人身份的最直接證據就是青銅器,還有其他一些器物上,也發現了寫有他名字的銘文。大約有20多件青銅器,發現了直接證據,另外在發現的竹簡中,通過紅外相機輔助,可以清楚看到“楚王酓前”文字。據古文字學最新研究,“酓前”即楚考烈王熊元的名字,這些都是最直接的證據。
武王墩墓爲國內首次見到結構清晰明確的九室楚墓
武王墩一號墓是“甲”字形結構,墓坑是一個方形的大土坑,通過一級級的搭建內收下去,東向有一條墓道,所以形狀看起來像“甲”字。宮希成介紹,目前發掘的一號墓,封土佔地面積約是1.2萬平方米,地面上的封土將近16米高,地面以下深度接近19米,所以總的深度將近35米。
墓槨室呈“八室一廳”佈局
墓室用木材壘起了三米多高的牆,然後蓋上蓋板,蓋板共有4層,共提取400多份木材。第一層結構,五個空間,加上四邊四個拐角,共有九個空間,這是目前國內首次見到的、結構清晰明確的九室楚墓,按照周代的禮制制度來說,是級別最高的。中室四周8個室,每一個空間,都賦予不同的功能。整體用榫卯結構,緊密地扣合在一起。
墓室的建造過程非常複雜,先把每一根木頭都編好號,在地面上排好,然後一一落到它所在的位置。宮希成分析,這樣可以保證整個結構嚴密牢固。所以經過了2000多年,依然不壞不塌,跟這種特殊的建造結構有關係。
“八個側室”均有不同使用功能
武王墩一號墓爲九室楚墓,整個槨室被分隔爲九室,這一結構被生動形象地稱爲“八室一廳”,每個室都被賦予不同的功能,隨葬品根據類別被分配到不同室。
宮希成介紹,西邊兩室主要放置木傭,應該是墓主人死後對生前出行儀仗、樂舞隊的明器化呈現。南面兩室主要是兵器和實用馬器,爲武王墩一號墓的兵器庫。北室出土了各類樂器,應該是武王墩一號墓的樂器庫。東邊室放置了大量銅禮器,應爲武王墩一號墓的禮器庫。
一號墓出土的木傭首
西邊兩室主要是木傭,過去在楚墓裡雖然也發現過木俑,但是專門有兩個空間來放置木傭,首次見到。宮西成介紹,一號墓總共出土木傭將近300個,有站着的、有帶腿的、有不帶腿的,還有跪着的。初步估計原來是排的好好的,因爲墓內有水,木傭的頭和身子是分開做的,水一泡,都分開了。實際上木傭在最初都是穿着衣服的,被水一泡,衣服掉到底下去了,木傭還有木頭做的小劍佩戴在身上,現在也都掉在底下了。室內還有一些樂器,猜測當初擺放的應該是歌舞場面。
“南室出土了一個大型的木傭身子,因爲唐代盜墓,身子和頭分離了,如果匹配起來,個頭至少在1米8以上,也是第一次發現這麼大的木傭。”宮希成說,一號墓出土了兩套編鐘,其中有一套比較完整,經過測音發現還能演奏出完整樂曲。出土的樂器主要種類是瑟,共發現了20餘件,像出土這麼大數量的樂器,而且保存狀態這麼好的,在過去的考古實踐當中,絕無僅有。
探究“王的世界”可還原楚國東遷後社會面貌
談及武王墩墓考古發掘和楚文化研究的關係,宮希成表示,武王墩墓雖說曾被盜,但是保留下來東西很多、信息比較完整、結構基本沒有被破壞,爲研究戰國時期楚國高等級陵墓提供了實例。“王的世界”需要花功夫來了解,所以對楚文化的深入研究具有極大促進作用。
楚文化在後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影響非常大。武王墩墓的時間在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前夕,處於統一前很關鍵的社會大轉型節點當中,對研究中國歷史進程和秦漢中央集權大一統國家及文化形成,研究楚國東遷江淮以後的社會生活面貌和歷史文化圖景,提供了系統性的科學考古資料。
“高水平”科技考古探究大墓之謎
武王墩墓考古發掘工作建立了多學科協作的工作模式,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手段,高標準、高要求推進考古發掘和文物保護工作。目前爲止參加發掘保護和研究工作的大學和研究機構,有20餘個。
宮希成表示,武王墩墓整個發掘過程,除文字和影像記錄外,還採用數字化掃描、測繪等手段對發掘區進行現場空間信息實時採集,及時出圖,重要節點、關鍵場景不遺漏,對墓葬封土、填土及木槨各層均建立了高精度三維數字模型。
出土的銅鼎內發現豬骨遺存
通過跨學科和多平臺的協作,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效。此外還建設了考古資料數字化記錄存儲庫,出土的文物編好二維碼,將來這件文物不論走到哪一步,做了什麼保護,都會隨時記錄,隨時能查閱信息。利用這些新的技術手段,可以獲得更多有價值信息,爲進一步深入闡釋和解讀發現的各種文物有很大幫助。
“邊發掘、邊保護”推進武王墩墓遺址公園建設
未來武王墩墓出土文物如何保護?武王墩考古遺址公園規劃和建設問題,備受社會關注。宮希成表示,淮南市現在已經完成了武王墩考古遺址公園的規劃,考古發掘工作爲遺址考古公園建設和將來的保護利用提供了堅實的支撐,總體的思路是文化傳承和文旅融合發展,高站位謀劃、高起點佈局,分步實施,把考古工作和遺址公園建設統籌起來,一體化推進。
“現在發掘的一號墓,將來後會建設一個大展示館,把車馬坑也罩進去。”宮希成介紹,未來車馬坑的發掘,按照設想,像秦始皇兵馬俑那樣放到室內發掘,邊發掘邊保護,同時工作場景也是一個開放的場景。
據介紹,遺址公園總規劃面積約有7000多畝,遺址博物館建在遺址之外,將來文物展示主要放置在博物館,現場展示館主要展示大坑的結構和工作人員的考古發掘工作過程,遺址公園爭取在今年年底之前開工建設。(記者 黃娜娜 高明君 王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