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垃圾打包暫置166萬噸 史上新高

嘉義縣鹿草焚化廠設備更新,要投入逾14億元升級,目前焚化爐已暫停燒垃圾,架起大型吊臂進行設施更換作業。(本報資料照片)

除今年初才營運的臺東焚化廠及完工未啓用的雲林焚化廠,全臺24座焚化廠近年陸續進入整改期,使原本就已吃緊的垃圾處理量能更捉襟見肘,許多縣市只好將垃圾打包暫置。環境部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一般廢棄物已打包累積166萬噸,創歷史新高。臺南市暫置近30萬噸垃圾,甚至估計要花20年才能去化。

儘管垃圾減量推動多年,但各地的民生垃圾及事業廢棄物愈來愈多,有焚化廠卻不能用的雲林縣暫置量有16萬噸,焚化廠正常運作的桃園市暫置46萬噸、臺中也有22.8萬噸、臺南市近30萬噸,舊有垃圾尚未去化,新的垃圾又進場,現行處理方式趕不上垃圾增加速度。

雲林縣口湖鄉長李龍飛說,目前鄉內垃圾打包堆置1000多噸,產生的污水可能流入水產養殖區內,縣府雖利用「零廢棄資源化系統」與「全移動式垃圾機械分選設備」,將垃圾去化製成固體再生燃料,但緩不濟急,盼中央協助雲林載至焚化廠去化,否則雲林垃圾只會愈來愈多。

爲了去化整改期的垃圾,多數縣市以委託外縣市代燒因應,但多半得回運比代燒量更多的底渣,且即便完成整改,仍難解垃圾去化壓力。

使用20多年的臺南市城西焚化爐2020年完成整改,整改期間,臺南民生垃圾除透過永康焚化爐處理,還請高雄市代燒1萬3500噸,臺南在不支付代燒費用下,以1比1.67換回底渣2萬2500噸;另外,永康焚化爐預計2028年後整改,屆時恐也有委外代燒垃圾換回底渣的問題。

臺灣每隔幾年仍會出現垃圾危機,主要是早期很多焚化爐設計已不敷使用,包括熱質數值太低或用久了效能不佳,導致焚化量變少,加上早年只計算民生垃圾產出量,沒把事業廢棄物納入統計,在覓地新建焚化爐難如登天下,現階段以現有焚化爐整改續命、在原有焚化廠區建更新爐以解垃圾問題。

嘉義縣環保局設施管理科長蔡彥宏說,以鹿草焚化廠爲例,兩座焚化爐合計處理量原設計爲每日900噸,實際約880噸,運轉20多年後,日處理量下降至790噸左右,而嘉縣1天民生垃圾量380噸至420噸,一個爐就足以應付全縣的量,餘裕空間除事業廢棄物,多半替其他縣市代燒。

不過,環境部部長薛富盛樂觀的說,目前已陸續增設多個縣市焚化爐,預估2年後處理量能都會足夠,打包暫置的垃圾來處理,預計在2028年會消化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