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企業橫空出世!市值突破25萬億元,相當於15個阿里的總和

前言

擠掉蘋果坐上最大企業的寶座?

在人人都喊商業如戰場時,真正的商戰卻並不只靠消費者,或是商家在價格方面的廝殺,在用於衡量企業規模與影響力的指標之一,就有通過企業市值,作爲公司發展優越與否的標準。

不過就有這麼一家科技公司,不僅抓住了時代機遇,在全球資本市場上綻放耀眼光芒,甚至也靠着其先進發展優勢,將蘋果公司也給擠到了身後位置,成爲了全球最大企業。

能夠突破24萬億元的超高市值,用遠超中國阿里的成績,刷新了以往數據與企業成就,那麼這是怎樣的一個公司,又是靠着怎樣機會,變成了如今站在高位的結果?

世界最大企業易主?

在世界經濟局勢並不算好的如今,卻有這麼一個公司,踩準了AI風口,衝擊了世界的各行各業,憑藉3.53萬億美元市值,也就是超25萬億多人民幣的市值,股價直接飆升了近190%。

而這個公司就是曾與蘋果公司,在市值上一決高下的英偉達公司,通過專業人工智能芯片的研發,乘着現代人們對AI的旺盛需求,將股價推至新高後,也成了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公司。

在有關英偉達公司的最新數據與成就顯示,英偉達市值已經達到3.53萬億美元,超越了蘋果公司的3.52萬億美元,雖然差距不算明顯,但重回第一的英偉達,卻在企業中脫穎而出。

就處在全球經濟萎靡的情況下,英偉達再次於華爾街競爭中顯現出來,雖然在哦短暫的超越蘋果,後又在收盤時有所回落的低於蘋果,但股價飆升的英偉達也是不可小視。

像是在我國一直穩定發展的阿里巴巴企業,卻因爲被指控的壟斷行爲下,受到持續訴訟案件的影響,決定採用30億元進行和解,發展也是有點兒不復往日了。

與風頭正盛的英偉達相比,截至2024年10月25日收盤的阿里巴巴,雖然也有小幅度上漲,但市值也僅爲2333億美元,人民幣約1.66萬億元,英偉達幾乎可以相當於15個阿里。

英偉達公司的實力也還在不斷地上升中,較之以往的傳統企業,人工智能的開發與再利用,都將會爲英偉達增加更多的回報,而這也是英偉達能夠成功的關鍵。

尤其是在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採用AI進行日常工作,這也就對於英偉達芯片的需求愈發強勁,而美國只要不出現經濟大規模衰退,那麼對於AI上的投資也都不會減少。

有了對AI方面的廣泛應用,也爲英偉達帶去了更加強勁的增長動力,但一直與英偉達具有競爭第一位置的蘋果公司,卻在面臨着智能手機需求疲軟的情況。

英偉達也就成爲了與蘋果公司,起起伏伏爭做第一中,短暫成爲“股王”卻又面臨些許回落,但之後的發展,卻又會是出於一種未知的情況。

成長爲最大企業的原因

英偉達公司的能夠一度成爲,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並多次實現超越蘋果公司,也足以見得其在發展實力上面的厲害,而英偉達的驚人的致富成長速度,也曾經歷過難熬的時期。

1999年1月的英偉達,就登陸了納斯達克,用了將近25年的時間,才終於在2023年6月,實現並突破了萬億的市值,而從1萬億增長到如今,也用了不過一年左右的時間。

能夠與蘋果和微軟兩大豪強站在競爭位置,英偉達的成長之路,也是靠着那“多到不可思議的訂單”而實現的,巨頭們源源不斷的芯片需求,讓英偉達不斷被推升。

而接盤了中小投資者“信仰”,成爲各行業最大動能的英偉達,也終是得以加冕成爲“股王”,其創始人CEO黃仁勳在今年3月,就已經實現了身家1265億美元。

看名字其身份就是一位美籍華人,生於中國臺灣,卻在美國工程院擔任院士,他在從斯坦福大學進修成功後,就一直專注於對系統集成芯片的研發。

1993年就與其好友在討論3D圖形,怎樣可以更加逼真時,就開始了關於芯片的研究,而同年的英偉達也自此成立,起初的黃仁勳也是費盡周折,好不容易纔找到兩家公司願意投資。

公司一路發展也是磕磕絆絆的險些倒閉,而能夠最後成爲全球最大企業之一的英偉達,也是有過令黃仁勳記憶深刻的三個故事,而失敗的故事卻也成就了他。

其中第一個故事,就是最初的英偉達要發明3D圖形芯片,目的也只是爲了用於計算機的遊戲使用,經過一次次降成本開發後,終於找到了一家日本遊戲大廠願意合作。

在經過聯合開發後的技術,卻漸漸出現了偏離市場主流需求的情況,於是就想要聯繫日本遊戲大廠,想要改變其當時所面臨的困境。

當時的英偉達如果不被日本公司支持,或是日本公司不願合作付款,那麼可能那時的英偉達就已經倒閉了,不過幸運的是日本大廠付款了,也就此改變了英偉達的命運。

雖然是其研發過程中,出現了偏差並不符合市場需求,但及時止損的投資人明說,可能也是因爲那份謙卑得到了幫助,英偉達也就沒有面臨倒閉關門的危機。

而第二個事件就是促成英偉達,走上市值巔峰的一次機會,當時在2007年的黃仁勳,決定要把一種計算方式CUDA,植入到英偉達的GPU中,看上的就是其能處理3D圖形與數據。

但放在方當時的英偉達公司,花費昂貴的長期投資,在一個並不知前景的物件兒上,受到批評也是正常,但黃仁勳卻堅持要做,最後終是在幾年後,該芯片被用於機器學習才獲得回報。

英偉達的CUDA自從出現,也是一直在遭受股東的懷疑,所以爲了提高盈利能力,英偉達就必須證明其適應市場需求,並能夠引領發展成爲賺錢的最佳選擇。

而一直專注於圖形處理器(GPU)研發與製造的英偉達,終於在2014年的時候,通過一位學者將CUDA同於AI的計算使用,纔是終於開啓了人工智能的時代。

通過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發,英偉達也成爲了在遊戲領域,擁有了十分出色的表現,也就是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重大突破,也就慢慢發掘了人工智能的潛力,從而開啓了AI大爆發的時代。

那時的英偉達,也終於通過GPU在人工智能模型訓練中,所獲得的高效性後,也就開始了專注於爲這一市場優化的芯片研發,而CUDA的使用也終於被最後證明了其價值。

而第三個故事也是英偉達,在發展上所面臨的困境與踩到的坑,自從人工智能市場的爆發,對於人工智能的應用技術,也是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雖然英偉達GPU芯片可以在計算方面擁有優勢,甚至成爲人工智能領域的首選芯片,但2010年進軍移動市場的英偉達,還是面臨了嚴重地敗局結果。

當時還正是移動手機市場欣欣向榮的時期,英偉達也是抓住時機的,想要學習並開發有關基帶芯片的項目,雖然當時的市場份額有在增長,但於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還是水土不服。

想要積極拓展業務領域的英偉達,也就在移動市場方面碰了壁,所以無奈中的英偉達,也就不得不放棄了那塊移動市場,又開始專注於其他領域的發展。

然而事實也是證明,不適合的圈子真不能硬擠,就在英偉達放棄了移動市場後,就又發掘了一塊新市場,而那就是有關機器人的研發與應用市場。

早年的機器人市場,不僅規模小且開發的企業也不多,所以英偉達就開始了其研究之路,也是道路選的切當,如今的英偉達坐擁了,數十億美元的自動駕駛和機器人相關業務。

而英偉達能夠成長爲全球最大企業,這也並非是偶然的,憑藉技術創新與市場需求的把握,對於適合與不適合的業務進行合理佈局,加上優秀的市場策略,抓住了人工智能的發展機遇。

在實現了市值快速增長的情況下,也在競爭激烈的科技行業,有了屬於英偉達的一席之地,能夠發揮其技術優勢的同時,不斷創新和拓展業務,也是科技產業得到發展的關鍵原因。

“特立獨行”的那觀點

成長爲優秀CEO,併成功躋身富豪榜之列,甚至與蘋果、微軟公司爭當領先,也足以見得英偉達的不同尋常,而在開拓了AI洪流時代的情況下,也會被問及AI是否會取代人類的問題。

作爲將AI推向大衆視野中的黃仁勳,卻也給出了AI是取代不了人類,但不通用AI的人將會被用AI的人所取代的結論,而這也得益於,AI確實會在某些領域,比人類勞動力好上千倍。

在黃仁勳看來,AI是不能做到人類所能做的所有事情,但卻可以將20%的工作,做的比普通人好且快,但卻不能完全勝任所有的人類工作。

因爲在AI產生的那一刻,其自動化的就能夠提高生產力,並在生產能力方面取代人力,就像是其英偉達公司,就可能會在某一天出現5萬名員工,卻有1億名AI助手的情況。

所以有了AI助手的幫忙,英偉達的每個部門公司,也就可以更加細分將任務分解成,更多的較小的步驟,從而提高特定任務的產出與質量等。

雖然可能有將AI打造成爲最強輔助的意思,但人工智能並不能取代人類,也會成爲一種不可改變的事實,而要想AI運行流暢且高能,技術的不斷提升也是必不可少的。

英偉達公司就是抓住時機,讓AI闖入人類生活,在實現財富的快速積累下,也成爲了全球企業發展的標杆之一,最大企業不是那麼好當的,而任何企業的成功,卻也並非出於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