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驚魂一週”,動盪餘波何時了?

《投資者網》謝瑩潔

2024年8月5日,黑色星期一,全球股市如同陷入了一場巨大的風暴,出現了大面積市場動盪。

從紐約到倫敦,從東京到上海,各大股市指數紛紛大幅下挫,創下了驚人的跌幅。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暴跌數千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也未能倖免,投資者們眼睜睜地看着財富在瞬間蒸發。

日本央行意外加息、美聯儲降息概率高漲、美國宏觀數據下行超預期以及緊張的中東局勢等,被認爲是全球股市普跌的主要影響因素。

此後幾個交易日,全球資本市場又面臨過山車般的震盪,歐洲主要股指集體上漲。此輪全球股市下跌風暴是否已經結束?外圍股市普跌,對A股市場有何影響?

海外股市重挫

作爲全球金融市場的風向標,美國股市的表現尤爲引人關注。

8月5日,美國紐約股市三大股指大幅下跌。截至當天收盤,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較前一日跌幅爲2.60%;標準普爾500股票指數下跌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3.43%。“恐慌指數”VIX一度暴漲181%,創2020年3月疫情以來最高水平。

追根溯源,美國7月就業數據下行超預期,引發市場對美國經濟可能步入衰退的擔憂。

上週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申請失業救濟人數達到近一年來的新高,製造業萎縮。對此,招銀國際研報表示,失業率大幅上升並觸發薩姆法則,並不意味衰退必然到來,因爲本輪失業率上升主要原因是移民流入增加勞動力供給,而就業人數仍在穩定增長,企業裁員水平尚未顯著上升。

最新消息顯示,高盛的經濟學家將明年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從15%提高到25%。Hatzius的團隊預計美聯儲將在9月、11月和12月下調基準利率25個基點;相比之下,摩根大通和花旗預計9月份將降息50個基點。

與之相對應的,美聯儲在加息問題上的態度搖擺不定,增加了市場對未來利率走向的不確定性。美聯儲一方面釋放了9月份大概率降息的信號,同時又“小心翼翼”地否認,這樣的預期引導引發了市場恐慌。

美國股市的動盪只是全球金融風險的一個縮影。日本、韓國股市也同樣遭遇“黑色星期一”,成爲此次金融風暴的一部分。

據共同社、《日本經濟新聞》8月5日報道,當天日經225種股票平均價格指數大跌12.4%。日經股指跌破2023年年末的收盤價(33464點),抹去了2024年的所有漲幅。東京證券交易所股票價格指數也大跌12.23%,並觸發熔斷機制。

日本央行上週宣佈加息,將政策利率上調15個基點至0.15%至0.25%,並宣佈逐步削減每月購債規模至3萬億日元,緊縮程度超出市場預期。日本央行此舉出乎市場預期。早在今年3月,日本央行就結束了負利率政策,17年來首次提高了利率。

韓國綜合股價指數(KOSPI)8月5日盤中一度暴跌超過10%,跌破2400點心理關口,觸發臨時停牌機制。韓國綜合股價指數當天最終收於2441.55點,跌幅8.77%。韓國創業板指數收於691.28,跌幅爲11.30%。

A股或將持續波動

通常情況下,嚴重的通脹會導致貨幣當局緊縮流動性,進而影響企業利潤,不利股市。然而,生成式AI的興起打破了這一傳統規律,推動美國股市屢創新高。

但近期美股AI概念股開始退潮,以英偉達爲例,其股價波動劇烈,單日市值波動常達千億美元,市場避險情緒上升。7月17日至8月2日,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20.61%,遠超同期標普500指數5.66%和納斯達克指數9.36%的跌幅。這種趨勢隨後蔓延至亞太市場。

消息面上,巴菲特減持蘋果加劇了市場對科技股的拋售潮。此前,已經有包括英偉達在內的多家科技公司的創始人減持自家股票,財務投資者減持高峰也隨之發生。此後的二季報顯示,科技巨頭財報前景不及預期,投資者對AI落地變現效果的審視愈發嚴格。

“AI概念股的高估值意味着市場對其增長預期非常高,即便業績略低於預期也可能引發股價大幅下跌。例如,微軟最新業績雖超出預期,但因雲業務增長放緩,其股價在消息發佈後下跌8%。由於前期漲幅過大,巨大的獲利盤隨時有兌現盈利的動機。亞馬遜第二季度的雲計算業務、淨收入都超過分析師預期,但業績公佈後股價仍然大跌8.78%。”有財經評論員如此分析。

“投機活動在金融市場中普遍存在。日本股市因其活躍的投機氛圍和低利率環境,加之AI浪潮帶來的利好,成爲投機資金青睞之地。然而,這種上漲基礎較爲脆弱,日本央行7月31日決定加息15個基點,成爲日本股市這輪下跌的觸發點。”

綜合各方觀點來看,此次全球股市的大跌並不出人意料,也不是經濟危機的前兆,而是投機活動高潮之後的自然回落。

在外圍市場普跌的壓力下,A股市場雖波動加大但表現相對堅挺,低位震盪,上證指數在2900點左右波動。市場有樂觀聲音預計,海外資產大跌疊加人民幣升值會讓資金迴流A股和港股。

國投證券策略團隊認爲,美聯儲9月降息確定性較強,當前更多偏向於是預防式降息而非衰退式降息,意味着全球權益市場共振出現深度回調的概率並不大。而A股在美股下跌環境中要呈現獨立行情,本質上需要建立在中美經濟週期和政策週期的錯位上,並不能簡單理解爲人民幣匯率升值和北向資金流入。區別於此前,中美經濟週期和政策週期的差異性正在大幅收窄,這意味着外圍大跌下A股上演獨立行情並不是大概率事件,由此判斷當前A股大盤指數處於“難有持續大跌,或有小幅反彈”的定價格局。

博時基金則表示,隨着海外流動性逐步趨於寬鬆,人民幣面臨的貶值壓力繼續緩和,爲國內貨幣政策進一步寬鬆打開了空間。在市場風險偏好相對偏低的情況下,短期A股或將繼續波動。國內經濟延續修復的態勢不變,製造業景氣度相對偏低,國內有效需求還需繼續提振。(思維財經出品)■

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