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超2億女性,長期遭其折磨

月經羞恥在東西方普遍存在,

導致女性痛經時,

潛意識也覺得要小心翼翼,

不應該公開和人討論,

但痛是可以拿出來公開討論,我們去尋找解決辦法的。

徐冰醫生

徐冰,原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婦產科副教授、副主任醫師,

有超過30年婦科臨牀經驗,

最近出版新書《她的荊棘》,深入討論痛經問題。

許多女性認爲痛經不是病,

但痛經背後可能隱匿着複雜的疾病——子宮內膜異位症。

它會導致痛經和不孕,

據統計,每100名女性中就有10-15人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

全球超過2億女性長期遭受其折磨……

徐冰醫生在做卵巢巧克力囊腫的腹腔鏡手術,這也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一種

子宮內膜本應該在子宮腔的裡面,

當它在子宮腔以外的部位生根發芽,形成病竈的時候,

就叫子宮內膜異位症,

它可以到全身各個地方去生長。

如果落到卵巢上,就形成巧克力囊腫,

如果到子宮肌層裡面就叫子宮腺肌病

還有一些到更遠處,比如到肺裡面去了,

一來月經就氣胸,是典型的子宮內膜異位症。

徐冰是較早在國內開設子宮內膜異位症專病門診的婦科專家之一,

“我特別想借這本書,請她們的家長,包括她們的父兄,

這些周圍的人都能學習一些知識,

能夠幫助她們正確對待疼痛的問題。”

編輯:倪蒹葭

自述:徐 冰

《她的荊棘》出版後,常有患者看門診時帶着書來

月經羞恥在東西方都是存在的,導致的後果之一就是不能正視女性的盆腔疼痛,寫《她的荊棘》這本書緣起非常簡單,看到了大量被疼痛折磨的女性,帶着非常渴求知識的想法來到我的診室,希望能夠了解這個疾病的方方面面。

我從醫30多年,最近十幾年主要專注於子宮內膜異位症這個領域,通俗地說,我最擅長的大概就是治療痛經和不孕。

痛經它是一種病態,指月經期盆腔的疼痛、肚子痛甚至噁心嘔吐,它的嚴重程度影響到工作生活了。曾經有一個針對中國青少年痛經的統計,發生率大概是60%~80%,國外甚至還有發病率更高的報道。

月經週期中,子宮內膜發生變化

正常子宮內膜位於子宮腔內

月經爲什麼發生,實際上是一個未知的奧秘,科學角度也沒有一個完美的解釋。大概只有100多物種有月經這種現象,主要是人類和黑猩猩物種。

每個月,女性在雌孕激素的作用下,子宮內膜發生週期性的改變,雌激素使子宮內膜變厚,孕激素使內膜變得鬆軟,爲受精卵着牀做好準備。如果沒有成功懷孕,雌孕激素撤退,子宮內膜脫落就形成了月經。

疼痛的發生和一種物質——前列腺素有關。它可以在子宮內膜合成,正常人體內前列腺素不高,痛經人羣前列腺素分泌得多,導致子宮過度收縮,甚至痙攣,所以發生了疼痛。

子宮及其鄰近器官

前列腺素不僅僅作用於子宮,也可作用於胃腸平滑肌。所以有些女孩痛經時有胃腸道症狀,如噁心嘔吐,臉色煞白,出虛汗,大便次數多,甚至腹瀉等情況。

痛經分爲兩種,原發性痛經,很早年就開始痛經,找不到明確導致痛經的原因。治療上主要採用止痛藥或者短效口服避孕藥。

建議大家止痛藥要早用,感覺到痛馬上開始用藥,目的是阻斷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釋放,如果忍痛很久,已經產生了前列腺素,只能等它代謝掉了。

短效口服避孕藥是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和孕激素複合製劑,通過抑制排卵發揮避孕作用,同時使子宮內膜變薄,也能降低前列腺素合成,從而起到治療痛經的作用。對於有避孕需求的年輕人來說,一粒小藥丸,解決大問題。

當然了,大家還是要了解避孕藥可能的副作用如血栓風險,我們也會告訴患者注意事項。總的來說大家不必一談激素就非常恐慌排斥。

“長大了就好了,生一個孩子就好了”,的確有這樣的現象,小女孩發育尚未成熟,子宮比較幼稚,宮頸管狹窄,子宮位置前傾後屈,隨着生理髮育漸漸成熟,痛經可能就減輕了。

生了一個孩子之後,宮頸變得成熟,經血流出順暢,痛經也就消失了。

徐醫生用一種稱爲“VAS“評分的尺子,爲患者做疼痛評分

還有一種繼發性痛經,原來不痛,某一個時段,開始了越來越嚴重的痛經,這可能是伴隨一些疾病的發生,如常見的子宮內膜異位症(簡稱內異症)。這就需要針對病因治療。

子宮內膜異位症發病率在育齡女性中高達10%-15%,2023年全球發病超過2億人。發病率如此之高,和現代青年晚婚晚育、少生或不生孩子,工作生活壓力大等生活方式有關,也和我們周遭的環境因素有關係。

我選擇子宮內膜異位症作爲自己的專業方向,得益於早年間導師戴淑真教授的指點。再後來取得衛生部笹川獎學金資助赴日留學,師從北脇城(Jo Kitawaki)先生。他從1990年代就主攻子宮內膜異位症,日本重視這個疾病要早很多。

巧克力囊腫破裂

子宮內膜本應該位於子宮腔裡面,如果“異位”到子宮腔以外的部位,形成病竈,併產生症狀,就叫子宮內膜異位症。

如果異位到卵巢上,就形成巧克力囊腫,如果異位到子宮肌層裡,就叫子宮腺肌病,還有一種叫DIE,是深部浸潤型內異症。還有一些異位到更遠處,每逢來月經就發生氣胸,這是異位到了肺裡。

徐冰醫生看診中

特別希望年輕女性能夠學會自我檢查,對照下面的“內異症六大症狀”,如果有其中任何一條,都應該來醫院,請專業的醫生裡幫你做判斷。

1、慢性盆腔痛≥6個月

2、週期性痛經影響日常活動和生活質量

3、性生活過程中或之後發生深部盆腔痛

4、與月經週期相關或週期性的胃腸道症狀、排便痛

5、與月經週期相關的泌尿系統症狀,如血尿、排尿痛

6、與以上一種或多種情況相關的不孕)

有人說痛經導致了不孕,我想說,實際上可能是因爲內異症導致了痛經和不孕。如果這兩個症狀都存在,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什麼樣的女性發生內異症的風險高?月經初潮早,痛經越來越嚴重,月經量多,月經週期短,還有家族遺傳等都是內異症高危因素。

莎莎今年38歲,24歲被確診內異症。莎莎說:“我比較有典型性,就是中國女生這種疼痛的漫長曆程,從初中到高中基本上只要是來月經就請假,年長的女性跟我說,你結婚就好了,生完孩子就好了。24歲的時候,如果當時不是疼得站不起來,被推着輪椅去看急診,我應該還能再撐。B超顯示我的卵巢雙側都有囊腫,右側的囊腫已經7公分,直接做手術了,那時候我第一次知道子宮內膜異位症。就覺得原來白疼了這麼多年。”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診斷延遲,在全球都很普遍。診斷延遲是指從開始出現疼痛症狀,到去看醫生,到最後明確診斷的間隔時間。歐洲的流行病學研究顯示診斷延遲平均長達 6、7年甚至10年以上。

國外有專門針對青春期痛經的調查,發現60%以上有盆腔痛的女孩,經腹腔鏡檢查證實有子宮內膜異位症。這些女孩經過平均5位以上醫生看診,最後才明確診斷。

如果在疾病早期階段能夠對內異症進行干預,或許患者的人生是不一樣的,就不會出現我診室裡那些治療起來非常艱難的病例了。疾病早期,治療手段很簡單,如避孕藥即可控制疾病進展。同時我們也會告知患者,生活管理、情緒管理方方面面都跟上,而不是在盲目的疼痛中度過。

澳大利亞的一項在線調查顯示,多達76%的患者通過自我護理和調整生活方式,如冥想、鍛鍊和改善飲食,來應對內異症。

來源網絡,與文中人物無關

這是一個在我診室裡發生的真實故事,女孩31歲,痛經長達18年,看診的時候,她媽媽一直打斷她說話。反覆強調女兒體寒,愛吃涼東西,愛熬夜,嬌氣,用這些來解釋女兒非常嚴重的痛經。我給女孩檢查後,發現是非常典型的子宮內膜異位症。

我說:“診斷明確,我們馬上開始治療吧!,希望從今天開始,你不再疼痛下去。”我特別想提醒年輕人,要關愛自己的身體,不要在疼痛中忍過去,一定要尋求專業醫生來幫助你治療。

圓圓今年35歲,28歲被確診內異症。圓圓說:“從高中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痛經了,痛到可能我沒有辦法下牀,長達10多年,才知道是有內異症這麼一個病症,當時的內異症已經其實很嚴重了,備孕了挺長一段時間,也嘗試了各種手段都沒有成功,徐冰醫生給我做完手術之後,我第一次感覺到我的身體輕鬆了,第一次體驗到了原來不痛經是這麼美好的,原來我是可以做更多的事情。目前寶寶都已經出生5個月了。”

對所有需要手術治療的年輕患者,都要注重保護其生育力。像我今天做的巧克力囊腫手術就需要特別講究手術技巧。巧克力囊腫跟普通卵巢囊腫是不一樣的,手術時既要保護好卵巢功能,又要把病竈切除乾淨防止復發。

手術後不復發,卵巢保護得好,患者一旦備孕,就能順利懷孕生子,對主刀醫生來說纔是真正的治療成功。

所以我經常說,驗證手術是否真的成功,可能若干年以後纔得到答案。聽到患者們懷孕成功的消息我總會特別開心。

婦科檢查的一些用具

隨着大家女性意識的覺醒,網上開始了關於我們婦科門診工具——鴨嘴鉗的爭論,在過去我想很少會有公開的討論,大家有苦難言,頂多給小姐妹說一下,但是現在提出來我覺得也非常有意義。

鴨嘴鉗在醫學上稱爲窺陰器,是婦科發展史上非常重要的器具發明。發明者Sims醫生(James Marion Sims)被譽爲現代婦科之父。他在醫學史上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有人說他是萬千女性的救命恩人,也有人說他是一個惡魔,因爲他曾用黑奴做實驗來研發手術器械。

Sims發現,有一些黑奴因難產患上了膀胱陰道瘻,就是生完孩子以後,尿液從陰道里流出來,患者非常痛苦。爲了觀察陰道內結構和產傷到底是什麼樣子,他最初發明瞭一種像湯勺一樣的雙手柄器具,後來逐步改進成今天的鴨嘴形。

窺陰器的發明可以說使得婦科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醫生們能夠看到女性的陰道和宮頸,能做全面的盆腔檢查,還可以經陰道完成手術操作。

婦科診室門口

在我做住院醫師的年代,鴨嘴鉗都是金屬製造的,檢查患者使用過後,護士負責清理乾淨,再送去供應室消毒,如此反覆使用。這些窺陰器一般是中號,能夠用於各種體型的婦女,另外,在檢查臺上的消毒缸子裡,還特別放了幾個型號特殊的窺陰器,用消毒水浸泡着。其中有一種特別細小,專門給絕經後陰道萎縮的老年女性使用。

記得我剛畢業的那一年,老主任黃宗誠教授帶着我給一位80多歲的老人做婦科檢查。黃教授一邊給我講“愛傷觀念”,一邊特別選了最小號的窺陰器,塗上石蠟油,一步一步講解窺器的正確使用方法。可惜現在醫院只提供一次性塑料器械,只有大小兩個尺寸,再也見不到那樣細小的工具。

因爲內異症患者深受盆腔疼痛折磨,婦科檢查可能會觸發疼痛,對醫生的要求更高。爲了緩解鴨嘴鉗使用帶來的不適,我在日本學的方法是:先做婦科檢查,以輕柔細緻的手法使患者放鬆,最後使用窺陰器,儘可能來減少患者的不適。當然,如果考慮宮頸疾病,還是要先使用窺陰器。

最近這個話題被越來越公開地討論,國外一些團隊也在研究,用三片“葉子”取代傳統的兩片“葉子”,既看得清楚,又不產生令人難受的擴張感。材料的改進,還有硅膠製作的器具,觸感和外觀都更令人滿意。還有研究者設計了一種內鏡裝置,女性可以自己把鋼筆大小的器具置入陰道,觀察並拍攝陰道照片。希望這些發明改進也能儘快應用到臨牀工作中來。

陽光下運動,身體能自行產生內啡肽,是鎮痛的最佳藥物

這些年來,一個越來越清晰的想法在我腦海中浮現,既然內異症的發病和現代人的生活方式、環境因素、飲食結構、壓力等密切相關,那麼幫助患者從飲食起居做起,養成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應該成爲內異症管理的重要方面。

我從一個完全依賴醫學手段爲患者治病的婦科醫生,開始學習關注女性身體的自然能力。

我們身體本身就是個藥房,可以產生很多珍貴的激素,比如內啡肽,它和嗎啡的分子結構幾乎完全相同,是鎮痛的一個最佳藥物。在陽光下運動,我們身體就能自然產生。

另一種物質血清素主要在上午分泌。在陽光明媚、空氣清新的早晨,進行有規律的運動,最有利於身體合成血清素。血清素會使人內心平靜、穩定,做事專注,還會愉快地享受美食,甜美入睡。

壓力會使我們體內的激素髮生很大變化,比如腎上腺素飆升,體內胰島素和激素紊亂,從而推動內異症進展,有壓力時我們一定要想方設法釋放。

在早期階段,內異症病竈剛剛萌芽的時候,身體有機會通過自身的努力將這些異常消滅,修復被侵襲的區域。

電影《生命之樹》劇照

即使在內異症病竈已經形成的情況下,女性身體天生還擁有一種神奇的治療手段——懷孕。許多被明確診斷患有卵巢巧克力囊腫或疼痛性結節的女性,經過十月懷胎,病竈明顯縮小。還有準備剖宮產的同時切除病竈的患者,醫生們驚奇地發現囊腫竟然不見了,只留下依稀可見的內異症病竈退化的痕跡。

在哺乳期,這種治療效應還將持續。毫無疑問,孕期和哺乳期女性身體發生的神奇的變化,對於擊退病痛、修復自身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對內異症患者有利的生活管理(玻璃容器、不含雙酚A的密封袋、有機果蔬、淨水器、優質蛋白、環保袋)

另外,我們接觸的很多物質包括塑料製品、汽車尾氣、洗滌劑、不明成分的補品等等,其中有些成分,結構上非常類似雌激素,我們稱之爲“外源性雌激素”。它們可以假扮成假性雌激素的模樣,進入人體發揮雌激素的作用,從而內異症加重。

作爲健康生活的第一步,從遠離花花綠綠的各色塑料包裝開始,用樸素的玻璃瓶、玻璃杯或者陶瓷、食品級不鏽鋼容器,喝乾淨的水、盛放乾淨的食物,不要把食物帶着塑料包裝放到微波爐里加熱,在超市買來的水果、蔬菜,請先用清水沖洗乾淨,去掉表面可能殘留的殺蟲劑等化學物質……

對內異症患者來說,自我管理這部分特別重要。

當女性因爲月經而產生痛經,潛意識也會覺得是要小心翼翼的,而不應該是公開跟人討論,痛是應該可以拿出來公開討論,我們去尋找一個解決辦法的。

《她的荊棘》這本書寫得特別慢,構思大概有4年時間,真正從動筆到成書,也有3年多的時間。

我特別想借這本書,告訴年輕女孩們:痛經不要忍着,嚴重痛經的背後可能隱匿着疑難雜症--子宮內膜異位症,早診早治意義重大,年輕女孩們應該學會認識自己的身體,傾聽身體發出的警示信號。也想請她們的家長,甚至她們的父兄,這些周圍的人都能學習一些知識,能夠幫助她們正確對待疼痛的問題。

文中插畫出自徐冰醫生《她的荊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