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投入氣候變遷研究 中央大學前進全球最北端基地

中央大學今年新成立的「臺灣極地研究中心」,積極尋找國際合作,強化臺灣在極地科學領域之影響力。(中央大學提供/李侑珊臺北傳真)

中央大學科學團隊參訪德法聯合研究站AWIPEV相關儀器設備。(中央大學提供/李侑珊臺北傳真)

中央大學今年新成立的「臺灣極地研究中心」,在教育部和國家海洋研究院的支持下,8月由地球科學院院長許樹坤領軍,深入全球最北端研究基地新奧勒鬆(Ny-Alesund),開啓國際學術交流的火花。希望將臺灣的極地研究融入國際社會,強化我國在極地科學領域的影響力。

中央大學表示,許樹坤帶領新任中央大學臺灣極地研究中心主任倪春發、副主任錢樺等人,一同前往北極最具代表性的科學研究基地新奧勒鬆(Ny-Alesund)。這個位於北緯79度的研究小鎮,匯聚來自全球10個國家地區的科學家,專注於大氣科學、陸地生態、峽灣系統和冰川等領域的研究。

中央大學介紹,新奧勒鬆是極具特色的國際學術社區,各國科學家在這個小型城鎮中共同居住,宛如一個極地學術家庭。這裡每天有40名常駐工作人員,並不時有科學家的臨時進駐。此外,新奧勒鬆的科學研究設施也包括世界知名的大氣變遷測站齊柏林(Zeppelin)站,提供大氣二氧化碳和溫室氣體濃度變化的重要數據。

中央大學表示,在本次交流之旅中,臺灣研究團隊獲得來自德法聯合研究站AWIPEV及英國極區研究站的寶貴啓示。尤其是AWIPEV站,擁有世界頂尖的大氣量測技術,包括拉曼光達、風光達、雲雷達等,爲北極大氣科學的研究提供了寶貴數據。顯示北極大氣科學研究的重要性不容忽視,直接關係到全球氣候變遷。

倪春發說,這趟北極之行不僅加深了與德法、英國等國家極地研究機構的交流,也建立起與中國大陸的黃河極地研究站的聯繫。在研究人員的交流中,分享彼此科研面臨的共同挑戰,這種合作不僅豐富了研究內容,更彰顯面對氣候變遷的重要性,這是一個超越國界的科學使命。

錢樺指出,臺灣極地研究中心的角色不僅僅是推動國內極地研究,更應該成爲國際極地科學交流的橋樑。氣候變遷已成爲全球關注的焦點,國際合作與科學家的共同努力將成爲解決這個重大問題的關鍵。期待着臺灣在極地科學領域取得更多的進展,並希望透過國際合作,共同創造更多對抗氣候變遷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