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教育會議停擺14年 教團:教育共識難尋、各階段我行我素
前教育部長吳清基(前)於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擔任「解說員」,向與會來賓說明各項展示內容。報系資料照
因應時代趨勢,我國自民國初年以來便召開全國教育會議商討教育政策,最近一次全國教育會議於2010年召開,距今已14年。數個教育團體和學者今呼籲520後的新政府,應再度召開全國教育會議,針對教育問題、社會變遷做系統性的檢討和迴應;凝聚教育方向共識,否則各階段我行我素,很難成事。
第一次全國教育會議於1928年於南京召開,時間正值北閥成功,定都南京,爾後如1939年對日抗戰時期,即便國民政府遷都重慶,仍在時任部長陳立夫號召下,持續擬定教育政策發展方向。又如1949年改爲全國善後復員會議,主要盼於戰後討論國家復原重整。
全國教育會議過去曾爲410教改等大型政策定錨,臺灣教育研究院社社長黃政傑表示,綜觀近期的行政院、教育部等,多是發生問題纔去解決、迴應,多是零星處理,已好一段時間,未針對整體教育問題和社會變遷做系統性檢討。
黃政傑指出,全國教育會議大概需要兩年時間做會前準備,針對各級教育找出討論議題,於會上討論改進方向並得出結論,進而成爲政府施政、預算編列依據。
黃政傑舉例,如近年國外均倡導終身學習,國內各教育階段如何迴應終身學習,再者,終身學習也不應只聚焦學習,也要能嘗試改變社會,要具備積極性的改造觀點。
再者,黃政傑也談到,教育近年也非教育部和學校間的事,也需要企業、社會機構的幫忙,因此期待未來的全國教育會議也能納入產業代表、民營機構、民間團體等,如家長、學生代表,針對教育方向凝聚共識,否則各界始終我行我素,很難成事。
前教育部長吳清基曾主持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他指出,第八次會議前,先針對學前到終身教育,邀請專家學者研究、擬定各主題,之後於各縣市辦理公聽會蒐集意見,再將各國發展趨勢整理成大綱,提至全國教育會議上報告,報告後再討論。
吳清基說,第八次全國教會議也是第一次善用網路等媒介蒐集聲音,工程浩大但能廣納意見,如今相隔14年,教育環境確實正在劇烈改變,「我也很支持,確實應重新檢討。」
新北市教育局長張明文則表示,現行工作都是忙着解決眼前問題,但針對未來10年、20年的前瞻性問題則鮮少着墨,雖然全國教育會議多被視爲是「大拜拜」,確實可以坐下來討論。時代也在改變,教師勞動權益、綠領人才等都是熱議題,甚至應該提升至行政院層級,跨部會召開會議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