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場觀衆自發起立鼓掌,賈玲一出拳,人生的榮光回來了
誰懂啊,一箇中年大叔,在大年初一的電影院裡哭得稀里嘩啦的。
一句話概括我的觀影感受,就是渾身上下冒着熱氣,內心滾燙。
不僅是我,一個影廳的人都是看到結尾,站起來一半又坐下,聽完了大張偉唱的整首片尾曲。
感動我的,是電影裡賈玲身上的那股勁兒,那股爲自己活一次的信念感。
不藏了——《熱辣滾燙》。
導演兼主演賈玲,爲角色減重增肌,令電影從一開始就倍受矚目。
賈玲消失於公衆視野很久,甚至缺席了春晚。當她再次出現時,熱搜整個炸開。
看陣容,賈玲+雷佳音+張小斐+楊紫,還有沙溢、喬杉、李雪琴、馬麗、魏翔。
不火都難。
但另一方面,賈玲爲電影的巨大付出,也構成了另一種壓力——觀衆的巨大期待,需要電影實打實的品質來填平,否則,就可能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某種意義上,大年初一清晨,等待電影公映觀衆反饋的賈玲,就像電影中,那個準備開啓人生第一場拳賽的樂瑩一樣,她們都需要一個答案。
結果。
從電影開場,所有疑慮被徹底打消:
四個字:熱,辣,滾燙。
票房,熱。
首日破4億,初二下午4點半,總票房飆到6.87億,排片、單日票房雙雙逆襲第一。索尼影業宣佈買了電影的全球發行權。
賈玲,辣。
當賈玲帶着六塊腹肌出來的時候我整個人都驚呆了。那不是減重後瘦下來那麼簡單,而是健康和帥到爆的狀態。
電影給我的感覺,就是滾燙。
尤其是電影結局的那場拳賽,我整個人,彷彿跟着主人公一起燃起來。
但對電影來說,“燃”,只是它最表面的那一層。
高燃的外衣下。
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努力與汗水。
還有無數個夜裡。
面對質疑與否定,被生活放倒的迷茫與憂傷。
所以,當主角真正爲自己活一次,爲夢想搏到底的時候,人生才那麼滾燙啊!
01 想贏一次
這絕不是一部看了開頭,就能猜到結尾的電影。
實際上,我一直在猜錯劇情的走向。
女主樂瑩,是一個畢業短暫工作一段時間後,在家宅了十年,練就一身用大腳趾關電視絕學的姑娘。
每天睡到老媽使用叫醒絕學,醒了下樓溜溜彎兒,吃個棉花糖,舒舒服服回個家。
賈玲簡直拍出了我夢想中的生活,但快樂總是短暫的。
和妹妹樂丹(張小斐飾)飯桌上的吵嘴,最終演變成了一場姐妹掀桌。
這場架打完之後樂瑩就拖着行李箱離開家了。
缺錢,就到一家燒烤店“大碗魚樂”打工。
直到有一天,下班回家的時候,她看到了拳擊教練昊坤(雷佳音 飾),
一個念頭在內心蠢蠢欲動。
看到這裡,我第一次猜錯了故事走向——瘦身男女,瘦身男女朋友們,我猜的準沒錯。
劇情啪啪打了我的臉。
雖然樂瑩買了300元一節的拳擊課,還體會了浪漫男友抱。
但這絕對不是一部愛情喜劇,甚至電影的愛情線,其實並不是那麼重。
重要的,是樂瑩的蛻變。
電影裡沒有性緣腦,只有一個不斷往夢想進發的女主,這個夢想,就是參加拳賽。
看到這裡,我又悟了:《奎迪》啊老鐵們,我這次絕對不會猜錯。
那個在拳擊館揮拳的賈玲,動起來有板有眼。
在角色設定上,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但這就是個“瘦身”與“拳擊”的逐夢故事嗎?
當然不那麼簡單。
真正揭開故事真面目的,是樂瑩爲了楊紫演的電視臺遠房表妹能轉正,走上求職真人秀面對導師追問的一場對答——
賈玲:想贏一次。
這裡請允許我狠狠劇透一下:拳賽打完後,曾經從不發朋友圈的樂瑩發出的朋友圈是:我贏了。
我再提示一下,別把這句話,想簡單了。
樂瑩到底贏了什麼?
我也是看到樂瑩被專業選手擊倒在拳臺上,回憶隨着計時倒數開始“走馬燈”的時候,才弄明白的——
一個社恐+討好型人格的女主,遭遇閨蜜背刺、男友出軌,人家一句“這給孩子當大姨媽的,不出點血不行啊”,就乖乖把自己的房子過戶給妹妹,就這樣還被人吐槽,“杉子遲早蹬了你。”
爲了遠房親戚上真人秀,像滑稽的小丑一樣給人品頭論足,最後爲了節目暈倒,還收穫一句:這誰的親戚啊,一點爆點都沒有。
這樣一個女主,她想要的贏一次,只是在拳臺上贏一次嗎?
這纔是我,甚至許多觀衆感到最燃的地方!
有什麼比人生跌入谷底後的絕地反擊,更燃的!
這個故事,沒有逆天改命的英雄,結局也談不上多了不起,只不過是讓一個奮力變身的女孩——
人生,變得熱辣滾燙。
02 賈玲拼了
賈玲當然扛起了整部電影。
有觀衆不知道女主爲啥叫樂瑩,我們用拼音拼寫一遍:leying,玲。
好一個諧音梗。
映前,賈玲是絕對的焦點,那麼在影片中,也將會受到更挑剔的眼光,做得好是理所應當,萬一做得不好……
你能想象出那鋪天蓋地的質疑會是什麼樣的。
而結果呢?
看完電影,我只能說:賈玲這次不僅是外形上讓人震撼,更真的找到了演員的“適配感”。
她拼了。
過去的賈玲都演什麼角色?歡樂的,喜慶的,樂天的。
但當這一次的樂瑩慢悠悠地走在大街上,在家裡,低眉順眼一瞅,便露出人物內心的底氣不足,而舉手投足間顯露的氣質,都在透露出同一種感覺,不自信。
這也是賈玲的第一重拼,人設拼了。
樂瑩這個角色,賈玲是徹底顛覆了過去的角色。
在家,她是討好型人格,“感覺對人挺好的,但總是受傷害。”
離開家和拳擊教練對視時,她內心的一團火漸漸燃起。
而當人物真正開始完成蛻變,才真正展現出奔赴夢想的執念。
這也帶出了賈玲的第二重拼,爲角色改變拼了。
走進影院前,我以爲自己知道電影裡賈玲最震撼我的會是什麼。
看到角色脫胎換骨那一刻我才明白,我不知道。
表面看,是,賈玲瘦了,足斤足兩的。
但樂瑩變身後帶給我的感受,不是瘦,而是強。
電影裡,你看到樂瑩跑步、跳繩、打沙袋、沒日沒夜地訓練,爲的是獲取拳賽參賽資格。
然後你發現,角色跑起來渾身老帶勁兒了,每一次出拳都充滿着強勁的力量感,最後你會相信,這就是一個拳擊手的樣子。
到最後我甚至覺得,減重是最不值一提的。
角色精氣神徹底的改變,纔是賈玲真正拼出來的東西。
說白了,電影最震撼我的,是樂瑩整個人的變化。
就像電影裡,樂瑩爸再見到樂瑩時說她變了,但不是變瘦了,而是人變了。
體型的變化,技能的提升,只能完成這場改變的前半部分,後半部分,還需要一樣東西來完成——
這就是賈玲的第三重拼,演技拼了。
我認爲賈玲演的非常好,甚至是完成了自己的演技跨越。
因爲她要演出樂瑩從原來的討好成全型人格,習慣委屈自己,變成愛自己,追求夢想,尊重自己的內心意願的樂瑩。
電影前半段,這個人物一直委屈巴巴的,
委屈過戶、委屈當伴娘,委屈吃自己不愛吃的牛蛙……
賈玲把一切演得自然而然的,哪怕是受委屈,也帶着閃爍的眼神,小心翼翼的說話。
所以那句她解釋爲什麼喜歡拳擊的對白,我特別感同身受——“拳擊很有意思,兩個人打得不可開交,但是互相尊重,結束了還能心無芥蒂地擁抱。”
“我以前以爲,對人好纔會被擁抱。”
這是骨子裡透出來的善良和委屈,樂瑩的形象也立馬鮮活了起來。
再說我印象最深的一場戲,是人物跳樓的那場戲,摔下去之後樂瑩第一反應是:「好疼啊!怎麼一點傷也沒有」。
這場戲,賈玲的表演,像是過了電一樣 ,一下把我擊中了,只有真正經歷了人生多麼大絕境的人,才能理解這一刻樂瑩的舉重若輕。
當看到這裡,即使再鐵石心腸的人,也難免覺得辛酸。
這就是爲什麼在完成了重重人物鋪墊後,當關鍵一幕《送你一朵小紅花》響起,觀衆瞬間理解了,角色有怎樣想要割捨的過去,又爲什麼有如此決絕的決心,一次次說出,我可以。
還是那句話,我想贏一次。
贏什麼?贏一場和過去徹底的告別,贏一次成爲自己想要的樣子,贏一次真正學會愛自己。
贏一個,我樂瑩從今天開始,要爲自己而活!
贏一個,從永遠嘴角向下透着苦澀,到最後“贏了一次”後真正開懷的大笑。
贏一個,爽!
我不相信賈玲沒有融入過去自己的人生體驗,因爲非如此,無法對角色理解如此透徹,情感上的表現那麼好,讓人絲毫看不出表演的痕跡。
老實說,在觀影過程中,看着影片裡的樂瑩,我更多地是看到了自己,看到了愛自己在不同人生階段所呈現出的不同樣子。
什麼是愛自己?是熱愛?是堅持?
還是最終希望抵達的那個結果——贏?
這是《熱辣滾燙》所拋出的問題。
也是真讓我爲之感動的地方。
爲什麼?因爲賈玲透過人物不止是說成功與勝利。
她在回望。
幕後花絮的減肥之旅中,賈玲告訴我們,從「大哭」「心態崩了」「昨晚偷吃了一串羊肉」「哎」「摔秤」「凌晨三點,好餓」「殺青要吃兩串烤雞爪」——
到「我看啥叫極限,來!」「天啊!!!我有腳脖子啦!!!原來我有腳脖子!!!」「一百斤!一百斤!我做到了!!!要永遠爲自己驕傲!」……
愛自己,是愛每一秒快樂的瞬間,每一回付出的努力。
是包容自己做夢的權利。
賈玲拼了,她和樂瑩共同完成了一場蛻變。
她們贏了。
03、熱辣滾燙
說說結局。
這樣的題材,不可能讓主角不贏吧。
那電影還有什麼懸念呢?還真有。
重點是,怎麼贏,贏了什麼?
看到最後,你才能發現勝負更重要的是什麼。
對我來說,《熱辣滾燙》是最適合春節檔的那種電影,前半段是非常接地氣的喜劇,父母孩子都能看懂,笑得前仰後合。
後半段則非常燃,最後一段閃回,又那麼觸動人心。
除此之外,我特別喜歡的,還有電影裡透露的那股善良。
比如樂瑩和爹關於蘋果那段對話,太經典。
還有樂瑩離開家的時候,媽媽給他三千塊錢,她沒要;後來要用的時候,剛想找媽要,結果看到「這一次你讓媽刮目相看」,只能忍痛把打好的字刪了,可一會兒媽的錢還是打過來了。
我還喜歡電影的不落俗套。
尤其是大結局,沒有落入愛拼就會贏,努力就會變成更好的自己之類的套路中去。
還有面對浪子回頭,那句瀟灑無比的,“我不愛吃牛蛙”“看心情”,太痛快了。
我也真是喜歡電影那段夢幻的運鏡,那段樂瑩在大雨裡上樓的鏡頭——
大雨滂沱,無邊暗夜裡,樓道燈光逐層亮起,又逐層熄滅,一盞又一盞,畫面歸於黑暗。
最後窗口燈影閃動,樂瑩自己爲自己點起了一盞燈。
電影的主題,此時已經清晰無比,瘦身,拳擊都不是真正的重點,重點是,如何找到愛自己的勇氣。
這也是爲什麼,當那個走向拳擊場的六塊腹肌的樂瑩,看着玻璃牆裡曾經的自己,她笑了。
我卻哭得稀里嘩啦的。
這真是一部純粹的,體驗熱血的故事——每個人,都有資格燃一回。
不是贏,而是面對傷害,依然保持善良,爲自己而活。
纔是人生最大的燃!
賈玲拍出了電影該有的跌宕起伏,正是帶着那種心裡一直堵着的情緒,當看到電影的最後時,那種終於放下大石的暢快淋漓之感,才越發真切。
也讓我在那一刻相信,我也可以。
影片英文片名“YOLO”,意爲“你只活一次”。
爲自己而活,熱辣滾燙地活一次!
也許平凡,也許無人注視,人生也許不是曠野是荒野,但也可以自己發光。
結局是最不重要的,你就站那兒,爲自己站那兒。
拳擊臺也好,別的夢想之地也好,你就站那兒,不給任何人挪地兒。
我覺得就挺得勁兒的。
賈玲做到了,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拍了一部好電影。
這件事,也特別的,熱辣滾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