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國海水淡化工程規模日超252萬噸 釋放海水綜合利用潛能
自然資源部近日發佈《2023年全國海水利用報告》顯示,截至去年底,全國現有海水淡化工程156個,工程規模爲每日2522956噸,比2022年每日增加165908噸。我國海水利用工作穩步推進。
強化供水保障
數據顯示,我國沿海11個省(區、市)創造了55%的國內生產總值,而水資源總量僅佔全國的27%。海水綜合利用主要包括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化學資源利用,是緩解沿海地區水資源短缺、保障水安全的重要舉措。
在海水直接利用方面,目前國內海水直流冷卻技術成熟,節約替代了大量淡水資源。截至去年底,年海水冷卻用水量1853.79億噸,比2022年增加了83.32億噸;我國已建成海水循環冷卻工程22個,總循環量爲每小時193.48萬噸。
海水富含多種元素,經提取利用具有重要開發價值。根據《報告》,2023年除海水製鹽外,海水化學資源利用產品主要包括溴素、氯化鉀、氯化鎂、硫酸鎂、硫酸鉀。生產企業主要分佈於天津、河北、山東、福建和海南等地。
從地區分佈與用途看,全國海水淡化工程分佈在沿海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城市和海島,主要用於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工業用水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的電力、石化、鋼鐵等高耗水行業;生活用水主要集中在海島地區和天津、青島2個沿海城市。
自然資源部海洋戰略規劃與經濟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沿海多地積極推進海水淡化水的配置利用,將海水利用納入當地非常規水源配置、水資源利用、碳達峰、海洋經濟等政策文件中,海水淡化在沿海供水保障體系中的作用進一步增強。
攻關核心技術
在天津南港工業區海水淡化及綜合利用一體化項目一期工程現場,4條海水淡化產線正加緊作業。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所長阮國嶺告訴記者,該項目日處理規模達15萬噸,共有5條生產線,其中4條已於今年初陸續開始供水。
作爲世界上少數擁有海水淡化技術的國家之一,我國具備海水淡化規模化發展的技術條件和產業基礎,但關鍵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仍有差距。
中國工程院院士高從堦表示,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反滲透、多效蒸餾兩大技術研發和裝備製造體系,在新方法、新技術、新材料方面的探索日漸活躍。具體來看,超、微濾膜和壓力膜殼已出口國外並具備一定競爭力;相關藥劑通過國際認證,並用於10萬噸級工程示範。不過,海水淡化核心技術和拳頭產品依舊缺乏,產業鏈高端環節相對薄弱。
爲了實現關鍵裝備國產化,行業圍繞高壓泵、能量回收、反滲透膜等核心技術持續攻關。阮國嶺介紹,儘管整體起步較晚,但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效。由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團隊牽頭研製的單機3萬噸/日配套國產化海水淡化裝備,已在天津南港工業區開展試驗驗證,很快將用於實踐。
提升產業化水平
爲加速釋放海水綜合利用潛力,去年,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科技部等多部門統籌推進海水利用工作,將其作爲重要內容列入《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關於加強非常規水源配置利用的指導意見》《國家鼓勵的工業節水工藝、技術和裝備目錄(2023年)》等文件中。
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此前印發的《海水淡化利用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從強化技術研發、完善產業鏈條、提升服務能力等多方面提出14條舉措,推進產業規模化發展。
《行動計劃》提出,要完善產業鏈條,做好海水淡化產業補鏈、強鏈、延鏈工作,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一方面,鼓勵龍頭企業瞄準產業鏈高端環節,突破關鍵核心裝備製造瓶頸,逐步解決關鍵裝備受制於人的問題;另一方面,推進創新鏈與產業鏈融合,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領軍型企業,推動產業集羣化發展。
高從堦表示,要秉承新發展理念,補強產業鏈關鍵高端環節,構築安全穩定的產品裝備供應鏈。保障技術研發、集成示範等任務落地實施。(經濟日報記者 紀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