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公所辦大目降學講座 保存家鄉文史
新化區公所結合在地文史工作者及學者舉辦「新化及大目降學講堂」,向民衆介紹新化牛墟、新化糖廠等地方文史。(李其樺攝)
1956年由農復會攝影家楊基炘拍攝的大目降牛墟照片。(李其樺攝)
1956年由農復會攝影家楊基炘拍攝的大目降牛墟照片。(李其樺攝)
保存下來的早期大目降糖業試驗廠照片。(李其樺攝)
新化區公所與在地文史學者、旅外學者合作,舉辦「新化和大目降學講堂」,即日起到年底針對大目降牛墟、大目降糖業試驗廠和在地文人作品研究舉辦系列講座,喚起更多民衆共同參與,協力保存家鄉文史。
這場由新化區公所舉辦的文史講座,講師名單陣容堅強,有在地文史工作者,也有新化子弟學成回饋鄉里,包括作家楊逵後代楊建、臺師大退休教授蔡錦堂和李勤岸、前西勢國小校長曾進發、在地文史工作者施進發和康文榮等人。
康文榮表示,先前作地方策展發現不少早年的老照片亟需整理,舉辦大目降學系列講座,除了有別以往的活動,能夠用更深入的方式向民衆介紹新化歷史,也考慮未來臺南市可能會區域合併,屆時「新化」地名將成爲歷史,希望藉着講座來保存在地歷史和人文記憶。
長年關注新化歷史的新化中正老街咖啡店老闆施進發表示,新化早年有不少珍貴的人文建設,其中早年大目降牛墟最興盛時曾有超過1千頭牛隻,至今雖然不復在,不過還能看到1956年由農復會攝影家楊基炘拍攝的一張位於牛墟前的老照片,邀請民衆一起尋找牛墟寫真的影中人。
「新化和大目降學講堂」從8月18日起在楊逵文學館開始,9月14日、9月21日、9月29日則在新化教會鬆年大學;10月20日邀請楊建、蔡錦堂、李勤岸教授在楊逵文學館館慶當天開講。11月和12月也將舉辦系列講座,竭誠歡迎民衆一同走過大目降的時光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