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中醫養生有妙招

秋意漸濃,皮膚乾燥、掉髮、口脣乾燥、便秘、感冒、疲乏……你的身體是不是像這多變的氣候一樣狀況頻出?

中醫認爲,秋季氣候以“燥”爲主氣,這種特殊的氣候容易滋生“燥邪”,人體感受“燥邪”而發生的疾病統稱爲“秋燥”。“秋燥”會出現咳嗽、乾咳少痰、口鼻乾燥、便秘、皮膚乾燥、皺裂等症狀。

那麼,秋季應該如何養護身心,保持健康呢?

解秋乏

入秋以後,早上和傍晚的氣溫明顯降低,自然界萬物慢慢變爲收斂閉藏,人體的陽氣也開始進入收斂藏養狀態,因此我們的身體很容易產生疲憊感。

夏季天氣炎熱,人體容易大量出汗,由夏轉秋後,機體在夏季時損耗的陰津尚未恢復。陰津陽氣皆不足,故而人們常感疲乏倦怠、四肢無力、精神欠佳、睡意連綿、呵欠不斷的“秋乏”現象,此時我們的起居作息也要做相應調整。此外,還要適當午睡,有利於化解困頓情緒,特別是老人,宜“遇有睡意則就枕”。

飲食方面,我們可以適當進補,增加營養,可以選用一些具有滋陰效果的食品,如百合、芝麻、杏仁等。還可以適量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攝入,如雞蛋、瘦肉、魚、乳製品等。應注意不要過食辛辣和過量飲酒,以防生內熱而傷陰。

防秋燥

“燥”是中醫學中外感六淫的病因之一,燥爲秋金當令之氣, 故又名“秋燥”。

中醫認爲,燥性乾澀,易傷津液,意思就是燥邪爲乾澀之病邪,侵犯人體,最易損傷津液,出現各種乾燥、澀滯的症狀;而肺爲嬌髒,喜清潤而惡燥,意思就是我們的肺喜歡潮溼而不喜歡乾燥的環境,氣候或環境炎熱乾燥時,肺氣就會失去津潤,進而宣發與肅降的功能受到影響,出現乾咳少痰、鼻咽乾燥,脣乾口渴等肺燥的症狀。

肺主皮毛,燥邪導致皮膚和毛髮失去了滋潤,出現皮膚乾澀、毛髮枯燥等。並且,由於肺與大腸相表裡,肺津耗傷,大腸失潤,傳導失司,還可現大便乾燥等症狀。

因此,秋季要特別注重防燥養肺。根據中醫五行理論,白色入肺經,因此,秋季可多食蓮藕、百合、白蘿蔔、山藥、銀耳、白果、梨、蓮子、馬蹄等滋補柔潤的“白色蔬果”,可以起到清熱生津、滋陰潤肺的作用,讓人從內到外都潤起來;還可以做冰糖雪梨羹、銀耳百合蓮子湯、白蘿蔔鯽魚湯、白果老鴨湯等家常養生膳食來起到潤燥養肺的作用。

石斛、枸杞、菊花、決明子等中藥有滋陰養肝、清肝明目的功效,如果出現眼睛乾澀,可以這些藥材泡茶喝。除此之外,辛味發散瀉肺氣,酸味主收降肺氣,諸如姜、蔥、蒜、韭菜、辣椒、胡椒之品辛香宣散而瀉肺傷陰,在秋季不宜多食,若僅作爲烹飪配料,酌情少許亦無不可。諸如烏梅、山楂、楊桃、蘋果、柚子等酸甘生津之品可適當多食,有斂肺酸收,以使肺氣平降。

另外,由於秋天氣候乾燥,皮膚容易缺水引起瘙癢症狀,尤其一些老年人因爲自身皮脂腺分泌過少,更容易在秋季出現皮膚乾燥,瘙癢等。

所以,皮膚乾燥的人在秋季洗澡時間不要太長,水溫不要過高,而且洗澡的間隔時間不要太近,儘量避免搓澡,可以在洗澡後塗抹一些具有保溼作用的潤膚膏,防止皮膚皸裂。

貼秋膘

民間有立秋以後“貼秋膘”的民俗,是因爲很多人在炎熱的夏天缺乏胃口,飯食清淡,體重就會下降,故又稱爲“苦夏”,到了立秋後,秋風一起,天氣涼爽,胃口大開,體重也會有所增加,也就出現了“貼秋膘”的說法。

貼秋膘並不是一味的“大魚大肉”進補,也不要放縱食慾,隨意吃喝,很容易引起胃腸道的不適,尤其是血糖、血脂、血壓偏高的人,秋季飲食更應該謹慎。

如果素體胃腸虛弱,過於受補,反而會出現腹脹、腹瀉、不易消化等問題,所以飲食上建議清補而不宜過於肥甘厚味,可以在肉食中加入一些中藥,如燉煮豬肉或排骨時加入少量的陳皮、山楂,既可去腥,還能健脾消食,降低肉類的滋膩之性;燉煮羊肉時加入少量的綠豆,可以減少羊肉的羶氣和食物的燥性等。

另外,素食也能起到貼秋膘的作用,如豆類、菌類等素食富含蛋白質;奶製品以及蛋類食品的蛋白質含量也比較高,都可以作爲三高人羣和中老年人貼秋膘進補的選擇。

順秋氣,莫悲秋

秋天是萬物成熟收穫的季節,此時陽氣漸收,陰氣漸長,是由陽盛轉變爲陰盛的關鍵時期,人體的陰陽代謝也進入到了陽消陰長的過渡期。因此,秋季養生應遵循自然規律,做到順應秋氣,天人合一。

中醫認爲,秋氣具有“肅殺”的特質,秋屬金,對應的五臟爲肺,肺在志爲悲憂,因而人在秋季容易產生悲憂的情緒,稱爲“悲秋”。尤其是素體肺氣偏虛之人,有時候不知不覺情緒就莫名低落起來。這些不良情緒最易傷及肺氣,進而影響人體的正氣。

所以,秋季養生應當注意保持情緒樂觀,避免過於悲憂,收神斂氣,保持內心寧靜,不使神志外弛。

淄博市中醫醫院 李文豔